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他們或會把美元兌換稱港幣,透過陸股通去買A股,也有一些是真的是把美元兌成人民幣。”這兩個月,菲律賓群島私人銀行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產品及客戶關係總經理孫志強覺得他的高淨值客戶對投資A股市場的興趣越來越大了。
3月全球股災後,從4月到7月初,北上淨流入規模超過1800億;而在近兩週,北上又以大規模速度撤離,僅7月20日-24日單週北上累計淨流出近250億。
有分析師認為近期外資流入流出主要是交易型短線資金為主,不過7月快速提升的交易型資金佔比已經出現明顯回落,後續交易型資金主導的大進大出有望告一段落。未來,長線配置資金仍將是北上長期主力,由於A股估值仍處於全球低位水平,“水往低處流”仍將是外資配置A股的長期趨勢。瑞信策略分析師認為目前斷言牛市行情已經終結為時尚早,將繼續看好中國股市,預計A股下半年表現強勁。
哪些外資“交易”人民幣資產
“最近兩個多月,我的客戶也開始關注A股市場,他們或會把美元兌換稱港幣,透過陸股通去買A股,也有一些是真的是把美元兌成人民幣。”孫志強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的客戶基本都是菲律賓和香港的高淨值客戶,戶均資產由100至800萬美元不等,這些客戶一般都喜歡用美元做全球資產配置。
根據wind資料顯示,經歷了3月全球股災後,二季度外資捲土重來,4月和5月北上淨流入分別達到500和300億,陸股通累計淨買入重回萬億以上。儘管5月中美關係再度緊張,但依然沒能阻斷外資持續增配步伐,伴隨6月指數擴容生效,富時羅素第一階段A股納入收官,國際指數擴容進一步催化外資加速流入。繼5月超300億迴流後,北上資金6月繼續大幅流入541.26億元。
孫志強告訴記者,他的高淨值客戶關注到很多外資資金進入A股市場,對投資A股市場的興趣也越來越大了。此前,投資A股市場及中資美元債的客戶只佔他全部客戶的5%,比例很低,最近他看到這個比例已經漲了大概8%,從整體的資產配置而言,他們投資理念的轉變開始有了較為明顯的體現。
wind資料顯示,7月以來,A股市場波動加劇,北上資金呈現大進大出走勢。7月2日-8日,5個交易日內北上通道淨增持規模逾500億,而在近兩週,北上又以歷史罕見的速度撤離,7月20日-24日北上累計淨流出近250億。
“我的客戶對A股的配置多數以長期持有為主,大概八成以上配置都是長期持有為目標;但由於近期市場比較波動,他們也會進行一些短炒,但比例不會太高。”孫志強說。
到底是什麼樣的資金流入流出中國市場?一位在中資股份行香港資管的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們的業務都是美元業務,並沒有投資A股市場;而據瞭解,香港的中資機構作為海外平臺,一般主要目的是拓展美元港元生意,不會把好不容易換匯增資的外幣轉為人民幣,即便有中資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也不會是主力。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指出,流入A股的資金主要是外資,其構成十分複雜,包括主權基金、對沖基金、共同基金甚至部分繞道香港的“假外資”等,而且他認為近期外資流入主要是交易型資金為主。他根據陸股通資金的託管機構型別來大致對應資金屬性,其中,海外長線配置型資金,多數託管在外資銀行席位;而對沖基金、量化基金等“洋遊資”出於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數透過外資投行的PB系統託管;而託管於中資券商機構的資金,則可能“假外資”的機率較大。傳統意義上的“真外資”,基本屬於上述第一類,也即長線配置型資金;而後兩者則更多屬於交易型短線資金。他根據關於北上重倉股託管機構的統計發現,7月以來北上資金結構中,“假外資”佔比出現了明顯提升:其中,與交易型資金掛鉤的外投行託管市值佔比從6月底的16.7%提升至18.1%,而更多代表配置型資金的外銀行託管市值佔比則從81.7%降至80.8%。
多位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報,影響外資短期流入或撤離的因素有很多,導致外資實際入場節奏同樣難以精準預測。短期來說,如果行情好,投資者情緒比較高漲,北上資金也會比較大,反之行情差的時候,北上資金也會短暫流出;長期來看,和A股納入MSCI國際指數的比例有關,納入因子提升,也會提高外資資金對A股的配置比例,從而加大流入。
A股的吸引力
“我沒有看到美元指數下跌對那些高淨值客戶配置的影響,他們並沒有拋售美元,相反他們還是比較喜歡持有美元的。”孫志強告訴記者,不過他們的確會擔心受疫情影響的美國經濟,所以他們的資產配置開始從美國轉移到別的國家。他們之前買了很多不同型別的美元資產,例如美國高收益債券或者美股,現在賺了錢套現後,再去投資其他國家的資產,但依然使用美元進行投資。除了美元依然是國際通用貨幣之外,孫志強看到有些高淨值客戶比較喜歡持有美元的原因是有一些客戶會去買英國倫敦投資物業,美元去兌換英鎊會相對比較划算一些。
受美國疫情形勢嚴峻、美債實際收益率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目前僅約-0.9%,加上美聯儲擴表近4萬億美元),美元指數自3月以來不斷下挫。從3月的103.9降到5月的100,再到6月的97,進入7月美元指數繼續下探,跌破93.5,於7月29日觸及93.17,創2018年5月17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儘管美元整體疲軟,但因為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從7月15日的6.97升至7月24日的7.03。截至7月31日發稿前,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6.9907。
尤其7月30日晚公佈的美國第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錄得-32.9%,創歷史最大降幅,預期為-34.5%。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初值錄得-34.6%,預期為-34.5%,同樣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大降幅。多位分析師認為,美元指數在短暫探底創新低後一度大幅反彈,這是能夠想象的。可是,假如展望未來四到五個月的走勢,都認為美元指數仍有續跌空間。“外資未來依然會不斷流入A股,因為A股估值還是比較低的。”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根據彭博“全球重要市場指數 PE估值”資料來看,A股估值有所回升,但整體相對仍處於全球低位水平,15個全球重要指數中上證指數估值處於倒數第三。根據7月初的資料來看,納斯達克指數與巴西IBOV指數估值靠前,分別為42.05和36.65;恆生指數和越南證交所指數估值靠後,分別為10.96和13.91,上證指數為15。而A股行業中,估值歷史分位數前五行業分別是食品飲料、休閒服務、醫藥生物、汽車、計算機;後五的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採掘、建築裝飾、房地產、輕工製造。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指出,經歷近期持續離場,7月快速提升的交易型資金佔比已經出現明顯回落,資金結構也已經大致迴歸至6月底水平,後續交易型資金主導的大進大出有望告一段落。此外,結合北上資金流入風格調整看,7月週期+金融大幅流入的風格也陸續出現拐點,北上流動風格重回消費主導,北上流入風格有望迴歸。未來,長線配置資金仍將是北上長期主力,“水往低處流”仍將是外資配置A股的長期趨勢,繼續看好下半年千億級別的外資增量。
受惠於新冠疫情防控得力、中國經濟持續復甦、A股市場深度、廣度及投資者結構持續改善等多項利好因素,加之全球史無前例的流動性寬鬆,瑞信中國/香港研究部主管、中國股票策略師黃翔表示將繼續看好中國股市,預計A股下半年表現強勁,建議投資者適時逢低吸納。“對比當前與2015年的市場情況,我們認為兩次牛市在經濟前景、貨幣政策、股市槓桿、散戶參與度、估值水平、全球流動性以及政策傾向上均存在一定差異。散戶高槓杆配資、小盤股被持續爆炒和高估值泡沫等引發2015~2016牛熊鉅變的幾大主要風險轉折指標在本輪行情中多數並未出現;從散戶人氣和交易情況來看,當前股市交投趨向活躍。當前斷言牛市行情已經終結為時尚早。”黃翔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