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央行釋出訊息稱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發展,並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這是央行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援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援計劃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之後,又一項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這一貨幣政策工具創設並推出,使央行支援專業領域以及“特精新”環節又有了更加精準發力的能力與載體。尤其,坊間廣泛地稱之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即央行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宏觀產業經濟政策推出適時的貨幣政策工具,使央行的貨幣政策更能融合到社會經濟發展之中,更好地顯現貨幣政策的功效。
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創設並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用意明確:一方面,這是服從並服務於國家宏觀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已作出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決策部署,吹響了綠色環保發展的集結號,並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這一宏觀經濟發展政策要求,既需要行政資源合理調配並向之傾斜,更需要金融手段來催化其加速實現。
另一方面,我國已向世界莊重承諾“雙碳”達標時間表,中國當下產業經濟發展已圍繞“雙碳”目標作出了全面精深部署,金融已向“雙碳”傾注了“心血”,並取得了一定成效。據央行披露,截止到2021年Q3,綠色貸款累計餘額14.78萬億。這一綠色貸款資料相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相距甚遠,需要金融機構在綠色貸款方面繼續發力,尤其需要央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新工具,促成“雙碳”目標實現和中國綠色經濟的全面到來。
央行創設並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也是金融業實現自身發展新突破的需要。
從宏觀方面看,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並非是全面降息,而是央行根據商業銀行投向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三個重點領域進行再貸款利率的傾斜,不會引發貸款利率普降,而加劇全社會信貸需求的非理性擴張以及商業銀行貸款的盲目投放,在貨幣政策總量上利於掌控,使央行穩健貨幣政策不致因為支援“雙碳”而被輕易改變,從而確保央行貨幣政策方向的定力。作為央行來說,會更樂於透過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商業銀行將更多信貸資金投向“雙碳”產業經濟領域,同時也充分顯現出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靈活性、針對性、有效性和高超性,將發揮有效貨幣政策功效。
從微觀層面看,商業銀行當前無論是在融資方面還是貸款方面,都遭遇到了“天花板”,金融脫媒不僅讓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融資成本也越來越高。眼下不少商業銀行更為資產配置傷透了腦筋,“難貸款”與“貸款難”並存,融資難與融資貴並存。一方面,企業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缺乏較好專案;另一方面,企業經營內外環境不佳,陷入較為嚴重的貸款難“怪圈”。而綠色環保企業比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大都起步晚、規模小、盈利弱甚至虧損,前景不確定性大,且缺乏有效的質押品,往往不為銀行信貸所青睞。
央行透過碳減排支援工具實施,估算可能釋放約1萬億元級別的貨幣量,無疑能有效緩解這些矛盾。碳減排支援工具1年期貸款利率為1.75%,比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都要低,央行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顯然,碳減排支援工具較低的利率,可讓金融機構獲得較低的再貸款支援,可有效提高金融機構支援“雙碳”產業經濟的興趣,這一工具也有助於推動銀行資產配置多元化。尤其在目前地產、城投等領域融資受限的監管背景下,碳減排工具為銀行提供了一個資產配置的新方向,有望引導銀行逐步熟悉此類客戶,豐富資產投向,提升該領域的資產配置能力,對提高商業銀行盈利能力起到有效作用。同時,對於綠色企業來說,可以不同程度地節約利息支出,有助於緩解經營壓力。除此之外,也有利於引導商業銀行將信貸資源更多地引導至碳減排重點領域,讓相關領域享受到更低成本的資金支援,從而形成支援“雙碳”產業經濟發展的強大金融合力。
最為重要的是,從操作層面看,央行汲取了以往各類貨幣政策工具的不足,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即央行按照1.75%的利率水平、貸款本金60%的規模給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意在鼓勵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透過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地提供碳減排貸款,投放好“雙碳”信貸,減少“雙碳”信貸盲目性,消除完全向央行“等靠要”思想,實現“雙碳”信貸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同時,為消除“雙碳”信貸中的弄虛作假行為,央行規定金融機構申請碳減排支援工具時,需提供碳減排專案相關貸款的碳減排資料,並承諾對公眾披露相關資訊。金融機構參考碳減排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報告或市場認可的專業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以及貸款佔專案總投資的比例,計算貸款的年度碳減排量。這些政策要求大大提高了碳減排支援工具的約束性,可有效堵塞碳減排支援工具的漏洞,讓有限的碳減排支援工具發揮出更大、更多的貨幣政策效能,推動我國綠色產業經濟發展。
文/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莫開偉 編輯 孫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