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創板醫藥企業IPO速度放緩“真”創新成為企業過審“金”標準

由 合永順 釋出於 財經

原標題:科創板醫藥企業IPO速度放緩“真”創新成為企業過審“金”標準

□馮玉浩

11月25日,杭州索元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上海證券交易所隨即終止其發行上市稽核。索元生物不是個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0日,2021年共有14家醫藥企業因主動撤回、稽核不透過等因素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這一數量超過2020年全年的兩倍,科創板醫藥企業IPO速度明顯放緩。

專家認為,隨著科創板監管趨嚴,企業是否符合科創屬性要求,在上市稽核中愈發重要。

IPO熱潮退卻

特殊的上市規則讓2019年開板的科創板成為不少醫藥公司的首選上市地。2019年3月上交所釋出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稽核規則》(以下簡稱《稽核規則》)放寬了對醫藥科創企業的盈利性指標要求,為未盈利、強科創的醫藥企業打開了一條新的上市渠道。根據《稽核規則》,在滿足市值等要求的前提下,尚未盈利的醫藥企業在滿足“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的情況下即可提交上市申請。

如果說上交所特殊的制度設定降低了醫藥企業的上市融資“門檻”,那麼自2015年拉開大幕的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則為國內醫藥企業的創新按下“快進鍵”。在一系列鼓勵創新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醫藥企業從“營銷驅動”向“研發驅動”的轉型速度加快。

眾所周知,醫藥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對於諸多尚未盈利的創新型醫藥企業來說,到指標門檻較低的科創板募集資金,顯然是一條快速“輸血”之路。此外,高估值也是醫藥公司選擇創業板的重要原因。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企業大資料庫資料顯示,截至12月20日,全國共有132家醫藥企業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2019年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的醫藥企業數量為37家,2020年猛增到67家,但到了2021年,驟降至28家。

與此同時,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的醫藥企業中,因稽核不透過及撤回上市申請而終止上市申請的醫藥企業數量也出現了變化:2019年僅有2家;在申請上市的醫藥企業數量達到近兩年巔峰的2020年,該數字也只有6家;但是在2021年,截至12月20日,這一數字已達到14家——醫藥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熱情正在逐步被“降溫”。

上市門檻提高

“相關政策的推出使得‘硬科技’的邊界更加清晰,部分研發能力較弱的企業隨著稽核要求的進一步明確不再適合科創板。”曾在西南證券投行部工作,現任重慶信託信託經理的王申博認為,監管趨嚴是醫藥企業在科創板IPO放緩的原因之一。

為了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發行上市稽核工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2020年12月,上交所對《稽核規則》進行了修訂,對申報企業的保薦人和證券服務機構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今年4月,證監會修訂並公佈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以下簡稱2021版《指引》),對申請企業的科創屬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對營收復合增長率、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專案數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2020版《稽核規則》、2021版《指引》的出臺讓申報企業面臨著更嚴格的稽核,研發能力成為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以下簡稱上市委)稽核的重點。如9月底,上海吉凱基因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於未能充分披露其核心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等原因折戟上市委會議;11月底,索元生物被上市委質疑其核心技術的先進性,最終撤回上市申請。

過度依賴License in(授權引進)模式也讓企業的科創屬性備受質疑。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瑞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於1月8日、5月26日撤回上市申請、終止上市稽核,兩家企業均在問詢階段被上市委問及引進的產品管線和自身的研發能力等相關問題。

此外,王申博認為,隨著已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創新型醫藥企業紛紛遞交上市申請,未來,科創板醫藥企業的來源將會轉變為以新興企業為主,而處在金字塔頂端的創新畢竟是少數,這是醫藥企業IPO上市速度放緩的另一重要因素。

迴歸科創屬性

研發投入是科創屬性的直觀體現,也是上市委稽核的重點。

以為生物製品生產及研發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例,4月29日,該公司科創板過會被否。其上會稿顯示,公司2018 年、2019 年及 2020年的平均研發費用僅為412.06萬元,遠低於近期過會的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892.67萬元、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8027.82萬元、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2.12億元;武漢珈創的三年平均研發費用率也相對較低,僅為6.2%,而安旭生物、諾唯贊生物、成大生物分別為6.67%、20.75%、8.56%。此外,截至2020年底,公司研發人員僅有14人。上市委認為其存在自行研發投入較少、技術人員較少等情況,對其是否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產生疑問。此外,同為研發服務型企業的成都先導在2020年初成功於科創板上市,該公司三年平均研發費用為6651萬元,三年平均研發費用率為54.13%,均遠高於武漢珈創。

相比於License in,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醫藥企業更應關注自研管線。9月底,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委會議中被否決,在業內引發不小震動。上市委審議認為,海和藥物已開展二期以上臨床試驗的核心產品均源自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報告期記憶體在持續委託合作方參與核心產品的外包研發服務等情況,不符合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的相關規定。而有37款處於臨床或商業化階段合作產品的百濟神州,則於12月20日成功掛牌交易,究其原因是其3款已上市藥物均為自主研發。此外,其產品管線中還有8款自主研發的臨床候選藥物。

門檻提高令部分醫藥企業“知難而退”,選擇換道上市。以仿製藥企業福元醫藥為例,2020年10月該公司與中信建投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擬掛牌科創板,但在2021版《指引》出臺後,公司決定轉板上市,上市輔導登記備案由科創板轉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

“對於企業而言,選擇適合自己的上市地很重要,否則即使上市也會面臨破發的風險。”從投資人角度出發,王申博認為高估值的企業需要高增長、強創新的支撐,部分企業可能並不適合科創板,可以選擇創業板和北交所融資。“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不同屬性的企業都能在資本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符合自身定位的市場上獲得融資。”王申博認為。(馮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