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每一個新能源市場參與者都可謂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其中,造車新勢力們陣營則更顯不同尋常。在這場淘汰賽中,多個品牌最終遺憾離場,而成功活下來的車企們,在度過了資本、市場的雙重考驗後,雖然順利走向正軌,但依舊需要面對像市場分化這樣殘酷的問題。
從市場格局上看,聚焦新能源市場的新造車品牌中,蔚來、小鵬、理想三家已率先實現出位,不僅陸續實現了IPO,在銷量上也開始逐漸體現出頭部聚集效應,由三者組成的第一梯隊已開始領跑市場。
而相比之下,在體量和關注度等各方面稍遜一籌的“第二梯隊”們,在經歷了2020年的洗禮與沉澱後,包括威馬、哪吒、零跑等車企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賽道,在這片藍海無限的市場繼續釋放無窮的野心,有望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IPO已成統一目標
作為不同於傳統車企的創業公司,新造車品牌們雖然最初各種質疑聲音不斷,但2020年隨著市場銷量的逐步穩定,從新能源細分市場佔比看,新造車品牌們已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根據乘聯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名的車型榜單中,來自新造車品牌的車型已佔據三席。
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傳統車企新能源產品逐步受到擠壓,一些傳統車企隨著政策和渠道優勢逐漸減少,甚至出現了市場銷量銳減。2020年,原為國內新能源市場“一哥”的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同比驟降82.79%,其中12月銷量同比下降了97.17%。
事實上,提到造車新勢力,更多人首先想到的依舊是以國外品牌特斯拉、國內品牌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頭部品牌,而相比已經成功上市,月銷突破5000輛的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而言,以威馬、哪吒、零跑為代表的“第二梯隊”無論在資本、市場和產品節奏上都要略遜一籌。
而隨著這些二線新造車品牌們逐漸站穩腳跟,新一年裡下一步的動作如何自然也引發眾人的關注。
其中,IPO已是一張明牌,目前,威馬、哪吒、零跑三家車企均已經官方透露了IPO計劃。
威馬的IPO進度最為靠前,近日,上海監督局已經發布公告表示,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意味著威馬汽車已完成上市輔導,不出意外,威馬汽車將成為首家登陸國內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資料顯示,威馬汽車2020年全年銷量2.24萬輛,同比增長33.3%,雖然較第一梯隊仍有些許差距,卻是第二梯隊中唯一年銷量突破2萬輛的車企,目前,威馬已經上市推出了兩款新車EX5和EX6,均為純電動SUV。
相比之下,哪吒汽車和零跑的IPO進度則要更晚一些,不過大機率也將在今年年內完成。哪吒汽車此前官方表示,計劃在2021年科創板IPO,截至去年年底的訊息顯示,哪吒汽車C輪融資已經完成,總額超過30億元。
而背靠大華股份的零跑汽車IPO進度在三者中最靠後,近日,零跑剛剛完成總計43億元的B輪融資,超募逾10億元,此輪融資戰略投資方包括合肥政府、國投創益,浙大九智,湧鏵資本等。零跑汽車此前曾表示,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檔案,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創板實現上市。
相比威馬和哪吒,首款車S01“啞火”的零跑汽車依靠第二款新車T03成功回到賽道已屬不易,後續資本運作上略慢一步可能是不得已的選擇。2020年零跑汽車全年銷量為1.14萬輛,不及哪吒1.5萬輛的全年銷量資料。
雄偉規劃展露野心
除資本層面外,在技術和市場層面,在2021年,威馬、哪吒、零跑三家車企也有諸多重磅動作,除繼續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經營路線外,在技術層面的大規模投入也是三家車企新一年的發展重點。
近期,威馬汽車官方透露了2021年的多項規劃,包括在今年上半年交付品牌第三款新車威馬W6、出海戰略、轎車戰略、下一代全新智慧化整車平臺研發、佈局換電技術等一系列動作。
據瞭解,作為體現威馬在自動駕駛和智慧化最新成果的階段性產品,W6由威馬汽車聯合百度Apollo平臺研發打造,是首款擁有“雲端智慧無人泊車系統”的車型,使用者可透過手機一鍵式完成在無人干預情況下的自動駕駛、躲避障礙物、車位智慧搜尋和自主泊入、泊出等功能。
無獨有偶,哪吒汽車近日也公佈了2021年的發展規劃,除現有哪吒V和哪吒U改款訊息外,還公佈了全新在研車型Eureka 03的資訊,新車將投資20億元打造,基於乙太網SOA架構,擁有部分場景下L4自動駕駛能力,搭載全新增程系統,續航超過1100km,純電續航里程將大於300km。
除開發增程系統外,哪吒汽車還透露了包括基於雙TDA4域控平臺開發智慧駕駛系統、純電750V高壓大功率充電平臺、推出換電車型及車電分離購車模式等。
而零跑汽車則在月初開啟了品牌第三款全新車型C11的預售,雖然這款新車的交付時間要等到今年四季度,由於整車較高的定位和配置,配合補貼後15.98萬-19.98萬元的售價,釋出後便獲得了諸多新能源購車意向使用者的關注,據官方透露,截至1月底,零跑C11預售訂單量已達到3388輛,佔據一月零跑汽車總訂單量超過60%。
隨著新的一年包括資本、技術在內的各項規劃的流出,可以預見的是,來自“第二梯隊”品牌的聲音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