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基金大年,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爆款頻出,這些管理著龐大資金量的基金經理甚至成為“網紅”。基金素以大為美,但拉長時限來看,一些小規模基金同樣表現優秀,隨著今年市場風格切換為小市值品種,這些基金的表現值得期待。今天基金君就來扒一扒那些管理規模不足百億,穿越數輪牛熊的基金經理。
扒一扒管理規模
百億以下的資深基金經理
拉長維度來看,許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快速跑出,躲過熊市最大程度的保全了收益,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得到展現,其中不乏較少“出圈”但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
基金君透過四大維度進行篩選:1)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超過7年;2)在管總規模百億以下;3)單隻管理規模在5億以上 ;4)自2014年以來一直管理該產品。統計範圍覆蓋資料庫內普通股票型基金和所有混合型基金(包括偏股型、平衡型、偏債型、靈活配置型),規模資料截至最新年報。
透過梳理發現,符合四大維度的基金經理一共有26位。從投資型別來看,大部分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此外,還有一隻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
截至4月15日,如上表所示,2014年至今,業績回報在300%以上的有3人,分別是管理富國天博創新主題的畢天宇、管理工銀瑞信量化策略的遊凜峰、管理建信優選成長的姚錦。此外,業績回報在200%以上的有14人,包括管理上投摩根核心優選的孫芳、管理光大新增長的魏曉雪、管理華泰柏瑞量化增強A的田漢卿、管理國富中國收益的徐荔蓉等。
基金君發現這26位資深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也各有特色。其中,上投摩根的孫芳屬於全市場視野的投資人,成長為主,輔以其他風格。她會透過行業研究挖掘有持續盈利增長趨勢的優質賽道,並且在這個方向做主要的投資。同時她也追求收益來源的多樣化,行業配置上相對分散。
光大保德信的魏曉雪注重戰略規劃、戰術籌備,以系統化思維應對市場變化,靈活、順勢而為,不固守某個主題或某個板塊,亦不拘泥於價值或成長,以全行業視角選股;同時,強調深度研究,個股挖掘能力突出,持股較為分散,換手率較低。
國海富蘭克林的徐荔蓉具備24年證券從業經驗,管理基金近14年,是公募基金行業非常資深的價值投資老將。他偏好逆向投資風格、是典型的自下而上“選股型選手”,對上市公司基本面做深入研究,高度重視風險控制,追求長期可持續回報。
華泰柏瑞的田漢卿則善於利用量化選股策略,在有效控制主動投資風險的前提下,力求繼續獲得超越市場的超額收益。
對於後市
資深基金經理們這樣看
春節以來,市場震盪加劇,不少基金遭遇大幅回撤,這讓基民們有些措手不及。對於後市,基金君也採訪到了其中的4位寶藏基金經理,聽一聽他們對市場觀點。
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量化與海外投資團隊負責人田漢卿向基金君表示,對A股中長期堅定看好。主要基於幾個方面,第一個層面看基本面。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經濟增速雖然不像過去那麼高,但是在全球來講中國的增速還是很不錯的,加上中國還有非常大的市場,所以經濟基本面中長期對股市是有支撐的。從上市公司基本面來看,她提到,這兩年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也在提升,以3-5年為視窗,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整體還是比較可觀的。第二個層面看估值是否合理。她認為目前來看,很多股票的PEG都在一倍以下,很大部分股票的估值基本在合理範圍之內,特別是過去幾年被市場忽略的板塊和股票,估值價效比是很不錯的。
田漢卿提到,過去多少年,國內總體的流動性並不決定股市的上漲或者下跌,因為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產市場,但未來,資金流向股市的機率會加大,比例也會加大。從中長期角度,在大類資產裡面,A股的投資價效比和吸引力還是最大的。從資產配置來看,當前不管是國內的機構還是個人,總體而言,對股市都還是低配的。中長期,全球投資人對A股整體的配置也會逐步增加。中長期,流向A股市場的資金增量是可期的。
所以,無論從基本面,市場整體估值,還是資金流動的角度,A股市場在中長期有很好的投資機會。當然,中長期看好,並不排除短期或者期間市場波動的風險。只有能夠承受股票市場波動風險的資金,才應該配置到股票市場中。
此外她還提到,在過去兩年極端的結構化行情中,中小市值股票較長時間被忽略,目前投資價效比較高,有不少上市公司成長性不錯,估值也比較低,可以從中挖掘投資機會。不過,長期來看,A股市場大盤與小盤風格輪動,不能僅以市值來區分投資機會,這背後也與中小市值公司業績明顯改善有關。
上投摩根核心優選基金經理孫芳表示,展望後市,中國經濟在全球依然處於優勢位置,宏觀經濟繼續改善,A股整體盈利增速提升,企業基本面向好,這給市場奠定了穩定的基礎。對於政策取向在後續可以持續觀察,但她認為最大的變化已經被市場所反映,此後影響將越來越小。
投資方向上,長期看好大消費、科技、先進製造、醫藥等行業,這些行業將長期受益於中國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和國內的人口素質紅利。中期來看,順週期產業中亦有部分公司可以持續佔領行業高位,獲得穩定利潤。
今年影響市場的因素比較多,政策的微調也可能比較多,可能會造成短期波動,這些需要密切關注和評估。比如經濟增長的強度、通脹的高度、金融風險的情況、房價控制情況、美國回收流動性的時點,這些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國內貨幣政策,需要評估是否超出現在的預期。當然,經濟本身的基本面也需要重視。總結來說,今年從頭到尾的漲一年的大板塊機會不一定會有,總體上還是呈現一個結構化的行情。
光大保德信研究總監、光大新增長基金經理魏曉雪表示,今年對指數沒有太多的想法,2021年絕對不是熊市,但也不是大牛市。大環境是中外宏觀經濟共振復甦+流動性邊際緊縮的組合,今年是考驗基金經理和研究員選股與研究深度的一年。從看好的方向看,看好汽車的電動化和智慧化、5G在工商業中的運用,自主可控三條產業趨勢,另一方面,經濟復甦之時也會積極佈局順週期板塊,同時長期看好中國的消費市場。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徐荔蓉認為,總體而言今年宏觀經濟偏好,超預期機率較大,從情緒和風格來說,對一些偏低估值的行業,比如金融、地產、週期等更有利。從一年維度來看,部分在過去幾年中持續表現較好的“抱團股”,可能需要一定時間的休整,但也要看具體公司的具體情況。
徐荔蓉表示,今年行情總體還是偏震盪向上。影響因素有三,一是宏觀經濟情況,目前判斷超預期的機率較高;二是企業盈利增長,目前來看一些偏週期的低估值公司,盈利超預期的機率和幅度都會高於市場預期;三是資金面情況,今年貨幣政策預計收緊,流動性偏緊,市場上漲的幅度受到制約,可能出現較大波動,長期來看,一些優質公司可能會出現較好買點。行業方面,他認為今年機會相對更大的行業有:以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為主的金融行業、可再生能源、大消費行業。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