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印鈔機”企業誕生,但不再是銀行,而是一傢俬企。
8月18日,騰訊公佈了2021上半年財報,實現淨利潤903.54億元,約等於日賺5億元。這意味著全年淨利潤超過1800億元沒什麼問題,2020年國有四大行中,利潤最低的中行為1928億元,騰訊即將趕超國有四大行,成為新的“印鈔機”。
前段時間,騰訊、阿里都入選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最賺錢的50家公司,排在第13,14名。根據兩家財報顯示,2020年騰訊實現淨利潤1598.5億元,阿里2021財年淨利潤為1503.08億元,如果加上被罰的182.28億元,那就是1685.36億元,這樣的賺錢能力,讓華為、格力等都企業歎服。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阿里、騰訊如此賺錢,竟然還享受國家10?收優惠政策,這讓人很不解。不過,據說這一政策很快要取消了。
阿里、騰訊將被取消稅收優待
一直以來,我國為了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符合這類標準的企業都會有稅收優惠政策。為此,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在推出自己軟體產品時,都會打著高新技術的名義來爭取稅收優惠,國家也是睜一眼閉一隻眼。
然而,這就造成了一些亂象,一些大企業就會以各種名義來享受稅收優惠,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如今,這樣的好日子可能要過去了。有訊息顯示,國家將取消一些重點軟體企業的10?惠稅率,這意味著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將不再享受。
在本月初的阿里財報會議上,阿里也表示有部分業務將不再列入重點軟體企業,10?優惠稅率自然就沒有了,為此阿里的利潤將減少17億美元(110 億元人民幣)。所以,騰訊將來也必定會被減少稅收優惠,利潤也不會那麼高了,對於現在的利潤就且行且珍惜。
提高了網際網路企業的減稅門檻,那很有可能會向硬體企業進行扶持和傾斜,特別是華為、中芯國際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更需要稅收優惠,它們的利潤和阿里、騰訊無法相比。
阿里、騰訊實質做的是流量生意
過去20年來,中國誕生了兩家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個是阿里,一個是騰訊。阿里在電商領域擊敗眾多對手,成為了超級巨無霸企業,佔據市場支配地位,也因為壟斷還被罰款。目前,阿里的年活躍使用者突破了11億,憑藉著巨大的流量,業務不斷擴張到娛樂、出行、金融等等行業。
騰訊更是手握社交和遊戲兩大王牌,一個提供流量,一個賺錢。一個微信就有12億多的活躍使用者,遊戲更是中國市場老大,份額超過50?還有音樂、影片、金融等等領域,騰訊在多個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阿里、騰訊躋身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令不少人感到自豪。然而對比一下,其它進入的美國企業,如蘋果、微軟、谷歌等等,每一家都是真正的高科技企業,掌握著很多優秀的關鍵技術。而阿里、騰訊,實際上做的還是流量生意,和科技的關聯性並不強。
在中美貿易爭端中,美國對華為、中興等很多中國企業實施了制裁,但對阿里、騰訊這兩家超級網際網路巨頭卻不屑一顧,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它們不掌握什麼核心技術,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去年底,官媒還批評阿里等網際網路企業和小商販搶飯碗,不要盯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而應該更多地投入到科技研發上,然而它們並沒有聽進去,繼續瘋狂燒錢,搶佔市場。
華為納稅1000億,是騰訊的近5倍
前段時間河南發生水災,騰訊第一個捐款,並捐了1億元,受到網友們的點贊。“阿里系”更是捐款2.5億元,表現非常不錯。為此,很多人就開始逼捐華為,在捐了3000萬後,仍然有人覺得少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華為納稅有多強。2020年納稅額高達1010億元,與之對比的是騰訊納稅額才200多億元,華為是騰訊的近5倍。也就是說華為為國家貢獻了大量的稅收,利潤並不高,而騰訊、阿里利潤都超1500億元,納稅卻不多。
所以,可以看出來了,阿里、騰訊如此賺錢,捐這麼點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華為一直在默默地做貢獻。
中國的強大,不能靠金融立國、網際網路立國,而應該靠實體立國、科技立國,從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就可以看出來,規則真的要變了,華為等科技企業必然會受到更多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