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被騙12年?它靠奇葩模式成為“國貨之光”,靠賣吊牌年賺40億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不斷髮展,國貨受歡迎程度已經越來越高。正因如此,國貨成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選擇。據阿里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80%國人消費者的購物車中是國產品牌。
除了著名的華為和小米品牌,南極人這個牌子意外地成為95後心中最鐘意的品牌。
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品牌商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品牌效應也越來越明顯。因此,賣家逐漸放棄了之前的產品,開始成為品牌賣家,而品牌方也在為打造品牌效應付出大量努力,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從最早的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似乎都有南極人的身影,小米這個牌子跨度就比較大,除了手機,它還有其他類別的產品,不過跟南極人相比,這也只是小巫見大巫。
既然南極人的產品種類眾多,這是不是就代表其生產線非常多?非也!南極人的發展模式很特殊,簡單來說,它只是一個賣吊牌的,在你使用的所有的南極人的產品中,或許只有吊牌是真的!
以前南極人確實有自己的生產線,當時南極人主要賣貼身衣服,南極人的衣服質量好,價格低,俘獲了眾多消費者的心。
以前的南極人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生產的每一件衣服質量都很棒,可現在它卻只是靠著\\\"賣吊牌\\\"圈錢。所謂\\\"賣吊牌\\\",就是南極人把授權給下面的合作工廠以及經銷商,使其可以生產售賣南極人的產品。
2008年,南極人資金告急,不得不削減工廠來維持運轉。但即使這樣也沒能挽救南極危機。
也許是受到老對手恆源祥的啟發,南極人後來賣掉了他們所有的工廠,放棄了他們的原生產線,專注於“吊牌銷售業務”。
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探索“聯營”的商業模式,即與工廠簽訂合作協議,工廠可以使用恆源祥商標,雙方都可以享受利潤分成。由於受到了啟發,南極人也開始轉型,走上了售賣吊牌之路。
這也就意味著,不少消費者已經被南極人騙了12年之多,很多人買到的南極人商品相當於是假貨,畢竟這些產品只有吊牌是南極人產的,但生產線卻不是自己的。消費者買到的南極人產品跟南極人根本沒啥關係。
業務轉型後的南極人確實嚐到了甜頭。根據2019年財務報告資料,南極人最新合作供應商1113家,合作經銷商4513家,授權門店5800家。如此龐大的授權規模,堪稱中國授權最多的品牌。開啟淘寶網,搜尋南極人,立馬會出現上百頁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根據今年5月釋出的《2020年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年度授權商品零售額達992億元,南極人一家就佔了30.8%。而靠賣吊牌這種經營模式,去年南極人就賺了40多億!
這種經營模式卻是創始人所驕傲的:別人賣產品,南極人賣品牌。雖然南極人只是賣吊牌,但質量不比別人差。
但在我看來,南極人的發展模式雖然在短期內很有效,但過快擴張之後,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品牌授權帶來的質量控制問題。
雖然Nike、Adidas等品牌也以OEM為主要模式,但相應的質量控制要求極其嚴格。但由於准入門檻低,南極人的質量控制正閃著紅燈。近年來,產品質量翻轉時有發生。
從50後信賴的品牌再到95後的最愛,南極人難得的成為了國貨之光中的一員,但這種“奇葩”的商業模式,恐怕很快會被消費者所鄙夷。
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了南極人的品牌背後,可能大家嘴裡都會說出這句:所謂的國貨之光?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