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醫藥推行研發支出資本化AB面:接軌行業趨勢還是應對業績壓力?

本報記者 張敏

11月20日,恆瑞醫藥釋出公告稱,公司決定對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的估計進行變更,使公司研發費計量更加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據瞭解,如果企業將研發支出作費用化處理,那麼,在研發當年,企業即可將其實際發生的研發投入作為成本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是資本化處理,企業則需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將研發支出確認為無形資產,在未來的無形資產使用期間,以攤銷的方式計入損益。

長期以來,恆瑞醫藥一直重金投向研發並採取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處理。如今,一項保守的恆瑞醫藥變更會計處理政策,釋放了什麼訊號?

A面:接軌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恆瑞醫藥釋出的《關於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本次會計估計變更後,公司按照以下標準劃分內部研發專案的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第一類是需要臨床試驗的藥品研發專案,其研究階段支出是指藥品研發進入Ⅲ期臨床試驗(或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前的所有研發支出;開發階段支出是指藥品研發進入Ⅲ期臨床試驗(或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後的研發支出。第二類是其他藥品研發專案:研究階段支出是指專案開始至取得藥品註冊批件前的所有研發支出;開發階段支出是指取得藥品註冊批件後的研發支出。

恆瑞醫藥表示,為了最佳化公司產品結構,豐富公司產品的種類,以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同時公司對研發專案推行了資訊化與精細化管理。隨著研發實力和經驗的積累,公司成立了專家組定期對研發專案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業務發展需要及市場情況適時對研發專案進行調整,減低了研發結果及商業化成果的不確定性。

“公司根據研發專案的進展召開專家評估會,開發階段支出經評估滿足資本化條件時,計入開發支出,並在研究開發專案達到預定用途時,結轉確認為無形資產。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則計入當期損益。研究階段的支出,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恆瑞醫藥表示。

由於醫藥研發高投入、高風險、長週期的特點,國內有不少藥企都採取了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方式。同花順資料顯示,2020年,A股醫藥生物行業171家上市公司將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28家上市公司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超1億元。此外,51家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資本化比例超30%。相比之下,恆瑞醫藥上市以來研發投入總額超200億元,沒有進行資本化處理。

“在研發支出的處理方式上,恆瑞過去一直是非常保守的,將所有的研發支出都直接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相比較而言,同行業其他企業,有的資本化比例就比較高。對研發支出進行資本化之後,恆瑞的財務表現將會與其他同行業公司更具有可比性,不過總體而言,從藥品研發進入Ⅲ期臨床試驗(或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後開始資本化,恆瑞在時點的選擇上相對也還是比較保守的。”

B面:會計處理變更背後的業績承壓

作為醫藥研發企業,恆瑞醫藥多年來將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研發投入,2021年前三季度累計投入研發資金41.4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20.5%,創下歷史新高。

同時,近年來,恆瑞醫藥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不斷加大國際化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海外研發支出6.43億元,打造國際化臨床研發團隊、佈局創新藥物國際臨床試驗的步伐不斷加速。

即使醫藥研發投入較高,但恆瑞醫藥一直將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處理,這也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但不可忽視的是,在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政策常態化之下,研發投入的持續攀高,一方面是帶來恆瑞醫藥豐富的研發管線和創新產品落地,同時也使得業績承壓。

恆瑞醫藥2021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99億元,同比增長4.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07億元,同比下滑1.21%。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同比下滑14.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億元,同比下滑3.57%。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改變會計處理方式背後,是恆瑞醫藥難以承受的業績壓力。根據公司釋出的2020年股權激勵計劃書,授予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的公司業績條件為:以2019年淨利潤為基數,2020年、2021年、2022年各年度的淨利潤較2019年相比,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42%、67%。

“將研發費用資本化是一種利用會計手段調節財務報表的方法。醫藥企業的新藥研發成本確實很高,如果不進行資本化攤銷,就可能給某一期計入大量費用而影響當期的利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編輯 孫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55 字。

轉載請註明: 恆瑞醫藥推行研發支出資本化AB面:接軌行業趨勢還是應對業績壓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