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里曼研究所“歐亞網”文章,原題為“中國在中亞推動多元化——道路、管道、煤電廠,沒那麼多了”。北京已改弦易轍。中國現在很少為中亞的大型基礎設施專案提供資金。中企轉向製造業:這裡建個公共汽車廠,那裡建個水泥廠。如今北京提供貸款時,仍是由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負責,但最好是在獲得當地合作伙伴或其他國家的聯合資助後。
這種變化在過去兩三年中逐漸凸顯,有兩個驅動因素:受援國要求提供有就業、出口和工業能力的專案;以前為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的中國金融機構如今希望分散風險。這在中亞國家都有不同表現。
在哈薩克,中國的第一波投資是2007年到2013年,主要集中在油氣開採和對華輸送管道方面。過去三四年來,中方投資更加多元化。製造業如今是中國在哈參與經濟活動的支柱。中國的銀行仍向哈國有實體提供貸款,但如今會努力拉入地方資金。中企也越來越善於在當地贏得歐洲資助專案的合同,比如太陽能和風電場。
在烏茲別克,在中方資助下,該國謀求變成製造業和油氣加工強國。塔什干已與中信集團和華為簽訂協議,為其國內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此外,中企還在當地建造了水泥廠和紡織廠。同在哈薩克一樣,製造業如今也是中國在當地經濟交往的支柱。
在塔吉克,過去五年裡,中國對該國不再有大規模貸款。但中企卻穩步增加對採礦、水泥、紡織和農業的投資(有時以合資企業形式)。與貸款不同,塔吉克政府不必償還這些錢。在一些行業,中國投資者創造了出口。比如,2013年該國水泥產量僅3萬噸,進口量約300萬噸。到2018年,該國生產380萬噸,出口140萬噸——幾乎全是中企生產的。
在吉爾吉斯斯坦,中方貸款也在減少,因為吉政府擔心債務負擔。但中國私人投資源源不斷湧入該國,主要投資在煉油和金礦方面。(作者德克·範德克利,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