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愛搞錢,是好還是壞?
市民參事
年輕人聚集的圈子,“養基”是今年的熱門話題之一。這一熱度甚至引發專家下場--近日,在節目《清談財富》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不太建議上班族直接下場買股票,“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告訴你,你真的很難賺到錢。”此前,管清友還建議年輕人不應著急投資。這一說法引起熱議,登上微博熱搜。
如今,年輕人談論基金、股票就像談論明星八卦、網紅美食一樣,成為一種社交語言。他們在提升理財意識的同時,也給自己挖了不少“坑”。
怎樣才是年輕人“搞錢”的正確姿勢?
為賺錢也為社交
僅27.78%受訪者表示“不理財”
“上大學時攢了1萬元錢,全部放在餘額寶裡,每天賺個一兩塊錢的收益,覺得特別知足。後來工作了,有了點存款,餘額寶的收益卻越來越低……”
“90後”市民霍蘊琪認為自己是同學中最早開始接觸理財的,當大家每到月底都開始吃泡麵時,她還能用餘額寶裡攢下的幾十元給自己加頓雞腿。今年,是霍蘊琪工作的第五年,她攢下了10萬元,並且在年初接觸到了比“寶寶類”收益更高一些的理財產品。
“最初我都不知道什麼是基金,總感覺基金、炒股是中年人投入大本錢才能玩得起的。但是經過朋友介紹,我發現在很多銀行的客戶端、支付寶、京東金融上就能簡單購買,都是搭配好的。”霍蘊琪說,自己在某銀行購買了一款貨幣型基金,雖然不會有大起大落,但風險低、收益穩定,這是她比較能接受的理財方式。“我身邊不少學金融的朋友比較大膽,幾十萬元都放在基金裡,經常能看到他們發朋友圈,說自己又‘被綠’了。”
霍蘊琪說,年輕人買基金、做理財,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社交語言,就像從前上班族坐在一起喜歡聊股票一樣。不過,年輕人的“喜劇人”屬性,讓基金即便跌得很慘,也被以段子的形式展現--
“當一個人在深夜開啟基金時,滿屏的綠色只能照亮自己。但是當大家都把手機朝上時,我們便能在繁華都市看到極光。”
“如果你買的基金跌了,不要說‘爹’,應該叫家長,加倍往上漲。”
“你可以‘綠’我,但是不能‘綠’我的基金。”
西南財經大學聯合螞蟻金服研究院釋出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家庭財富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新進入基金市場的群體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52.9%。蛋卷基金資料同步顯示,截至2021年3月1日,蛋卷基金持倉使用者中,18歲至30歲使用者佔36.2%。
你身邊的年輕人也愛上理財了嗎?日前,我們發出了一份關於年輕人理財的網路問卷,216名受訪者中,八成在40歲以下。其中,27.78%受訪者表示自己和身邊人都在理財,44.44%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少數人購買理財產品,27.78%受訪者表示身邊沒有人理財。
跟著博主盲目入坑
52.78%受訪者理財知識不夠用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愛買基金或其他理財產品?在市民陳菲看來,這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搞錢。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像我一樣,一邊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一邊指望理財能給自己帶來多一點收益。”陳菲是金融學畢業的研究生,相對許多人來說,她擁有比較專業的理財知識,在大學時期還幫父親炒過股。她認為年輕人愛上理財是件好事,這樣可以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合理規劃,並有機會獲得最大化收益。
“現在國民收入整體增高,大家的觀念也變了,理財模式不再是單一的儲蓄,從側面也說明了社會的進步。”陳菲表示,雖然自己支援年輕人理財,但這個群體的理財基礎知識很是薄弱,所以那些關於“綠”的段子才那麼多。
年輕人的理財知識從哪兒來?除了在校園中學習過專業知識的人群外,很多“小白”都是透過財經博主入“坑”的。
記者在小紅書、B站以及各大社交網站搜尋基金、理財等關鍵詞,發現基金、股票、證券、國債“新手入門”指南比比皆是,許多博主的粉絲數量甚至直逼一線網紅。在微博上有許多基金經理的超話、粉絲群,各類社交網路上都有投資興趣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投資心得,人數從幾百到幾千不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比過去的老股民而言,年輕人瞭解投資市場的渠道更多了,補充基礎知識的途徑也更多元。不過這也帶來了一些隱憂,那些博主到底是否專業?擁有超話的基金經理是否別有目的?”陳菲說,許多年輕人的理財知識甚至來自於平臺本身,這讓人很是擔憂。
你認為自己的理財知識夠用嗎?受訪者中,52.78%認為不夠,47.22%認為夠用。72.22%受訪者的理財知識來源於網路課程,51.85%來源於理財商家,親戚朋友、社交平臺等也是途徑之一,而選擇專業講座的受訪者僅有25.19%。
有人貸款買理財
62.04%受訪者認為需要正確引導
年輕人理財有多瘋狂?甚至有人開始貸款買基金。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釋出了一則自己“空手套白狼”的帖子。2020年7月,他使用某借貸平臺借了1萬元錢,10天免息,之後他用這筆錢購買了4只基金。一週後他在帖子標題中寫道,“時間到,盈利300多元,扣除手續費,實際賺取200多元,完美交卷。”
有人算了一筆賬,在借貸平臺先息後本全額貸出1年的利息為17%,如果拿這筆錢去買基金,超出17%的收益率等於是白賺。在社交媒體上,這種貸款買理財的例子並不少見。然而,他們卻忽視了無法按期還貸的風險。
根據銀保監會印發《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貸款不得用於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資。”某網路借貸平臺的頁面上也明確指出:“切勿將借貸的資金用於購房、償還貸款、投資、理財等。”
“有一部分購買理財產品的年輕人,是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入‘坑’的。而現在很多平臺為了盈利,也在過度宣揚理財的重要性,對年輕人有誘導行為。”市民秦峰認為,許多投資者的不理智行為都與這種“理財焦慮”有關,甚至還落入了不法平臺的陷阱,“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40多歲的人了,貸款10萬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買了一款P2P產品,現在平臺跑路追討無門。”
秦峰表示,年輕人理財要有專業的知識基礎,相關部門、學校應該對年輕人理財進行正向干預和引導,並且要對平臺進行嚴格監管,“對於網路上的‘理財導師’,也要進行甄別。”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66.67%受訪者認為,現在的理財平臺存在誘導或過度宣揚現象,62.04%受訪者認為應該對年輕人理財進行正向干預和引導。管清友也曾透過媒體建議,應當用95%的時間去學習,用3%的時間去制定投資策略和配置策略,用2%的時間去交易。
街採
市民高先生
我和身邊的朋友都有理財的習慣,基金、證券、股票都會買,理財知識的來源多數是銀行的客戶經理,會聽他們的推薦來選擇產品。我希望能給年輕人提供更多靠譜的專業知識來源。 市民孫先生
我沒有做過理財,身邊也沒大有朋友熱衷於這些。主要是因為沒有途徑去了解相關知識,所以無從下手。我認為學會理財是一件好事,能對自己的財產做合理規劃,有助於今後的發展。 市民王女士
我非常支援年輕人理財,自己也有理財的習慣,而且多是高投入、高風險的。但我覺得學生群體還是應該以學業為主,先多積累理財知識,多瞭解相關產品,可以追求財富,但不要盲目投資。 市民孫女士
我認為年輕人喜歡理財是一種觀念進步,起碼能改變大手大腳的習慣,讓自己的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清晰起來,長此以往也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
微觀點
投資理財不能盲目
知乎使用者 聽金社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最優投資方式,“70後”開廠創業,“80後”買房炒股,到了“90後”這一代,基金又成了投資風向。
投資理財的形式永遠在變,但有些內在邏輯卻是永恆的,那就是,只要是投資,就存在風險,收益越高風險必然也越高。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投資理財不能盲目,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畢竟我們的錢都來之不易。
這就要求我們在投資前多學習多思考,在投資的時候精挑細選權衡利弊,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偏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而不是用娛樂化的思維、無所謂的態度,最終被結結實實收割一波智商稅。
我們一定要明白,一旦某個東西成為風氣,背後肯定有人牟利,有人被收割。比如娛樂圈的“飯圈化”,背後是娛樂公司收割粉絲的腰包,還有風頭一時無兩的直播帶貨,不也是屢屢翻車嗎?同樣是在赤裸裸收割消費者。而這次的基金熱潮,必然會讓很多理財“小白”盲目入場。
要記住,盈虧的關鍵在於我們的認知,我們想投資理財,就得去學習,然後再行動,如果沒有一定的瞭解就敢入場,這不是勇氣,而是愚昧。
嚮往財富無可厚非 務必做好風險評估
網易號 華爾街報道
網際網路時代,投資理財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銀行理財、券商理財產品,以支付寶、理財通為代表的線上理財平臺等選擇日益增多,方便快捷。只需在手機上下載相關APP,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進行投資,哪怕是1元也能買貨幣基金。
更多年輕人加入理財大軍是一種趨勢,同時他們臉上也寫滿了“著急掙錢”四個字,昔日的“佛系少年”也不得不為自己立下了種種小目標--我要賺大錢、改變命運。從此,最浪漫的事不再是詩與遠方,而是何時實現財務自由,躺在家裡靠著“睡後收入”來生活。
不過,金融市場如同職場,現實往往會對他們教育一番。年輕人盲目進入,難免容易因無知而成為待割的韭菜--看別人賺得火熱,自己就按耐不住,於是一股腦湧入,今天買了明天就想著賺錢,心情跟著收益上下起伏,被套牢也就不稀奇了,甚至被稱為新一代“韭零後”。
每個人對財富都是嚮往的,年輕人想要透過理財創收的初衷亦無可厚非。只不過,他們只看到了投資帶來的高收益,卻忽略了高風險的存在。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都只能賺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賺到更多的錢,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財水平和認知,儘可能深入瞭解金融產品知識,做好風險評估。
同時,對市場必須要有清醒深刻的認識--沒有永遠上漲的市場,也沒有一直下跌的市場,保持良好的心態,投資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把本金丟了。
讓你的理財知識配得上“暴富”的野心
曾經,“90後”身上貼著“大手大腳”的標籤。可這幾年,關於年輕人對待金錢態度轉變的聲音越來越多--先是學會了“節流”,消費降級“越來越摳”,為了拼團平臺的幾塊錢差價、100元返現不惜“得罪”整個朋友圈;又學會了“開源”,餘額寶、小金庫的零碎收益已經不能滿足胃口,開始在基金、股票這些聽起來就“玩不起”的領域“梭哈”。
“梭哈”,本是賭博牌局遊戲中的名詞,指的是將全部資產作為賭注,孤注一擲的行為。關於年輕人理財的段子裡有這麼一句很是扎心,“看見那個最高點了嗎,我在那裡‘梭哈’的”。
急切地想要透過理財來增加收益,展現出年輕人對金錢的渴望。的確,第一批“90後”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房價居高不下、薪資入不敷出、存款捉襟見肘,讓他們不再對金錢佛系,甚至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與此同時,他們掌握的理財知識或許又匹配不上“一夜暴富”的野心。而逐漸“飯圈化”的理財圈,一個又一個爆紅的基金經紀人,像救命稻草一樣出現在眼前,很難不令人心動。
可抓住的是稻草還是泡沫,誰都不能確定,終究要靠自己的積累和嘗試來判斷。理財沒有捷徑可走,不能總是抱著不切實際的財富增值幻想,總想著“賺快錢”,它更多要靠自己的理性判斷。
其實,早在2013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就提出,“加大普及證券期貨知識力度,將投資者教育逐步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行先試”。
希望在年輕人對理財充滿興趣的當下,能有更多理性引導,為他們繫上一根安全繩。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