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敏
本報訊 重磅利好!進口關稅迎來新一輪調整,送出惠民生和促經濟的政策“禮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印發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支援一些抗癌藥、醫療器材、嬰兒奶粉的價格下降,與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關的部分進口裝置以及零部件將有更充足保障。據瞭解,儘管本次關稅調整暫不涉及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框架內的稅收安排,但相關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政策紅利落地可期。
關稅迎調整 促經濟迎重磅利好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於2021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將有所變化。本次關稅調整是近年來力度較大的一次調整,不僅涉及稅率調整,也涉及以往幾年觸及不多的稅目調整,因此頗具看點。調整後的稅目總數達到8580個,比2020年增加了31個。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中明確,對部分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的進口關稅;降低乳清蛋白粉等部分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降幅甚至達到50%。有利於降低患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生活品質。
除了惠民生“禮包”,還有促經濟的重磅利好。記者注意到,燃料電池迴圈泵、鋁碳化矽基板、砷烷等產品的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從5%-8%降到2%-4%。像燃料電池迴圈泵這些聽起來有些晦澀的產品名字,實際上都是支援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裝置、零部件以及原材料。新一輪關稅調整還降低了一部分節能環保產品的進口關稅。例如,作為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部件,廢氣再迴圈閥的進口關稅由7%降到5%。此外,為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降低木材和紙製品、非合金鎳、未鍛軋鈮等商品的進口暫定稅率,並適度降低棉花滑準稅。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解讀指出:“超出預期、互利共贏。從目前產業結構來看,我們國家的傳統優勢在於下游製造業,尤其是加工製造環節。那麼降低這些中間產品的進口關稅,可以提高我們下游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可以更好地擴大出口,當然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同時,這些關稅調整措施有利於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促進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迴圈;有利於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
險資入市或新增3000億且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
多位險資人士昨日向記者透露,明年險企會隨保費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預計明年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增加3000億元左右,而且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擴大險資投資範圍和比例均出臺了相關檔案,明年險資投資將會是從政策落地“嘗試期”到“明朗期”。
對於明年險資投資的重點和機會,光大永明資產相關人士認為,明年一季度之前,很難看到利率水平的顯著變化。展望明年一季度,險資在大類資產選擇上的排序是:股票、商品、債券。股票方面主要是透過定向增發、大宗交易、舉牌高分紅優質藍籌股等方式積極參與,同時加大對H股中優質藍籌股的配置。主題機會方面首先是中高階製造,這些行業既符合全球補庫存尤其是中游補庫存的邏輯,又受益於內外需的共振。精選其中“偏硬”的板塊,例如元器件、半導體、專用裝置、通用裝置、新能源裝置(光伏)、軍工核心零件等方向。其次是順週期板塊,經濟強修復趨勢中不會缺席盈利能力較強的板塊。另外還有全球定價為主的有色、化工,受益於價格彈性持續擴張的白酒以及非銀等。最後,醫藥、汽車、家電等內需行業也會保持一定的關注。
北京一家大型險企權益投資部負責人表示,2021年總體採取穩中求進,結構為主的權益投資策略。一季度維持較高倉位,配置上在消費、科技、藍籌三個方向總體均衡。二季度以後逐漸降低倉位,偏重防禦。如果出現快速調整則會考慮提高倉位。從長期配置角度看好消費升級中的醫美、新能源及新能源車、軍工,同時看好製造業中的全球龍頭或潛在龍頭。
最後關於資金面方面,《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年末流動性投放大戲正在上演。本週以來,央行連續三天開展超千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累計淨投放3100億元流動性。央行呵護之下,資金面由偏緊轉為寬鬆,債市也持續回暖。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或運用組合拳對沖流動性缺口,春節前資金面大機率維持寬鬆。比如,中信證券明明團隊認為,春節前資金面大機率維持寬鬆。近期的MLF操作預示著貨幣政策未來將更加靈活,銀行負債端壓力有望進一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