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區域特徵明顯 企業業績分化搶攤中高階市場

【環球網 記者 劉曉旭】隨著天氣轉暖,啤酒行業也迎來了盛宴。一般來說,二、三季度是啤酒行業的傳統消費旺季。我國啤酒行業從分散走向集中,龍頭企業對高階化及利潤訴求強勁,行業競爭整體性趨緩,啤酒龍頭公司體現出明顯的業績增長彈性。

行業集中度提升

啤酒已經成為國內消費者的主流酒水飲料消費品種,廣受大眾青睞。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我國啤酒行業發展迅速,2013年我國啤酒產量達到歷史高點,達4982.79萬千升。但隨著啤酒產能接近飽和,產能增速逐漸放緩,整體啤酒消費量缺乏增長動力,自2014年以來,產銷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從近三年資料來看,2018年我國啤酒產量為3812.24萬千升,同比下降13.4%;2019年我國啤酒產量為3765.3萬千升,同比下降1.23%;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對啤酒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啤酒企業產量為3411.11萬千升,同比下降7.04%。銷售收入1468.94億元,同比下降6.12%;利潤133.91億元,同比增長0.47%。

華西證券認為,2018 年開始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收窄至 25%以下,人均消費量和核心人群人均消費量觸底反彈,供需回暖。結合人口結構和行業現狀,預計未來5年啤酒行業總產量將基本穩定,以人均消費量計,預計未來5年產量年化提升0.4%-2.5%。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劃到2025年我國啤酒產量達到3900萬千升,年化增長2.2%。

天風證券認為,啤酒行業短期銷量承壓,但長期來看結構升級仍是主要抓手。2021年,行業有望實現量價齊升,一方面2020年疫情影響,行業銷量受損,結構升級因即飲場景缺失有所放緩;另一方面2021年是體育大年,如奧運會和歐洲盃如期舉辦,則聚飲性場景有望增加,帶動結構持續升級。此外,近幾年行業透過產能最佳化,效率逐步提升,隨著產能最佳化的持續推進,業績彈性有望持續釋放。

在採訪中,業內人士對啤酒行業依然看好,認為啤酒行業目前在成本擠壓下,供給格局更加固化,集中度提升明顯。行業集中度提升,一方面是併購增加了龍頭企業的收入,另一方面則是行業去產能導致的小微企業退出,從而使我國啤酒行業發展階段從分散走向集中,未來將呈現出“軍團化發展”的特徵。

位列格局或將迎來改變

大多數啤酒品牌,成立之時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哈爾濱啤酒(1900年)、青島啤酒(1903年)、重慶啤酒(1958年)、燕京啤酒(1980年)、珠江啤酒(1985年)、惠泉啤酒(1997年),都是以地域命名。這些地方既是啤酒製造商的誕生地,也是各品牌的主戰場。

同一時期出現的兩個百年啤酒廠命途迥異,哈爾濱啤酒已經旁落外資,青島啤酒被地方政府牢牢把握。

重慶啤酒,創建於1958年,公司由建廠之初的60萬資產,發展為擁有資產近35億元,年銷售啤酒近100萬千升的西南市場(重慶、四川、湖南)領先啤酒企業。起初由重慶啤酒集團(重慶國資委)持股54.06%,是第一大股東;2013年,全球第三大啤酒商、丹麥嘉士伯集團經過多年的增持,以60%的持股比例成為重啤股份第一大股東。在嘉士伯集團的重點支援下,重啤也形成了“本地強勢品牌(重慶、山城)+國際高階品牌(嘉士伯、樂堡、1664)”的品牌組合。

珠江啤酒坐落於廣州,95%的銷售收入來自華南市場,其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政府持股54.38%,世界第二大啤酒製造商英特布魯最終持股29.99%。

燕京啤酒起家於華北地區(佔營收比重45.55%),並逐步滲透至華南地區(佔營收比重33.32%),攻入珠江啤酒的腹地。燕京啤酒的實際控制人是北京市政府持股57.4%,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幾乎是唯一一家沒有引入外資的本土啤酒製造商。

截至目前,中國啤酒行業從多年的群雄混戰過渡到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五強爭霸的格局。

從目前啤酒三巨頭來看,可謂各有特點。華潤雪花早年憑藉低價大單品走量,10年前就透過年銷量千萬噸進入世界啤酒頭部陣營,但盈利能力一直是軟肋;青島啤酒在規模上被壓制,但中高階更突出,盈利能力較強;百威作為夜場啤酒之王,一度在高階及超高階市場處於壟斷地位。

從趨勢來看,華潤啤酒背靠央企華潤集團,並且有荷蘭喜力啤酒加持,市值(約1921億元)和市佔率(2019年為25.2%)是目前國內最高的啤酒製造商。東部市場貢獻營收超50%,中、南部平分秋色。而青島啤酒1993年先後在A股和H股上市,立足華北、繼續深化高階優勢。因產品差異和勢力範圍的分割,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雖然競爭不可避免,但從未短兵相接、劍拔弩張。他們共同把矛頭對準了層次更高的百威和嘉士伯,以及身後的各色追趕者。

而百威正在與這個寶座漸行漸遠,以前依仗旗下百威、科諾娜、福佳等品牌在高階及超高階市場的絕對地位。但隨著進口啤酒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以及中國啤酒廠商在高段位市場的發力,百威的優勢,正在被瓦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環球網財經採訪時認為:“2021年第一軍團將品牌格局將有所改變,嘉士伯大機率會超過燕京躍居行業第四,燕京將與行業前四拉開距離,未來大機率掉入第二軍團。青島、華潤、燕京、珠江、重啤、惠泉、金星等國產品牌初步建立起自身的產品金字塔,塔尖高階空白基本已有佈局,未來中國啤酒消費層次將有六個(超高階。高階,中高階,中檔,中低檔,低抵擋)。2021年疫情讓進口啤酒大幅減少,高階國產啤酒迎來全國化推廣的最佳時機。” 

企業業績分化,高階化持續推進

由於啤酒製造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再加上產品以低檔啤酒為主,想要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搶攤市場愈發不易,這也是為何絕大多數啤酒製造商都要涉足高檔啤酒的原因。

中國知名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在接受環球網財經採訪時表示:“啤酒消費結構在上升,品牌多元化在發展,包括進口啤酒在內的高品質產品在消費升級趨勢下開始崛起,伴隨著中國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理念的成熟,以及健康飲酒理念的普及,中國的啤酒消費更加朝著這種精品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頭部品牌擁有品類代表、品牌價值等多重優勢,依然是主要的價值高地,部分割槽域小眾優秀品牌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啤酒行業來看,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啤酒行業總量增長停頓,且幾大啤酒廠商均已佔據穩定的份額。在此情況下,啤酒行業的競爭主線由從“銷量為王”變為“產品高階化”,行業形成量減價增的局面。

以公佈2020年業績的啤酒公司來說,均在發力高階市場。青島啤酒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7.6億元,同比下滑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01億元,同比增長18.86%;基本每股收益為1.629元。青島啤酒提到,公司充分發揮青島啤酒的品牌和品質優勢,多措並舉積極開拓國內產品市場,加快聽裝酒和精釀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發展,不斷推進創新驅動和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等,實現了利潤的逆勢增長。據瞭解,早在2010年,青島啤酒率先推出“奧古特”、“逸品純生”兩款高階產品後,不斷對高階產品進行迭代更新,同時向聽裝、精釀等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升級。青島啤酒近年的高階化轉型效果顯著。截至2020上半年,青島啤酒高階產品實現銷量97.1萬千升,佔公司總銷量的22.04%,佔“青島啤酒”品牌銷量的46.44%。而2010年啟動高階化戰略初期,青島啤酒高階產品銷量在同期公司總銷量及“青島啤酒”品牌的銷量中份額佔比約為15%和28%。據業內分析師預測,2020年,青島啤酒的罐化率在27%左右,與上年相比約提升2個百分點。

重慶啤酒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9.46億元,同比增加7.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7億元,對比上年同期增長3.30%;基本每股收益1.74元。其中公司在業績快報中提到,公司本報告期銷量相比去年增長約3%,主營業務穩步增長,首先,公司持續實施產品高階化戰略,高檔及以上產品銷量結構佔比持續增加,每百升主營業務收入提升4%。據瞭解,國賓醇麥及重慶純生持續搶佔重慶中高階市場份額,嘉士伯、1664、烏蘇大單品引領全國高階浪潮。

珠江啤酒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42.49億元,同比增加0.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5.69億元,同比增加14.43%;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對於此次業績逆勢增長,珠江啤酒表示公司透過聚焦產品創新,推動高檔結構產品銷量佔比同比提升、噸酒銷售收入同比提升,使公司營業總收入在銷量下降情況下增長0.13%;積極開展開源節流等,促使營業成本同比下降6.17%。

蘭州黃河宣佈預計2020年全年淨虧損2900萬元–3200萬元。公司表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二、三季度降水明顯偏多影響,公司屬地市場啤酒消費需求較去年繼續下降,加之競品加大營銷投入、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導致公司啤酒產銷量均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等。

對於啤酒企業如何在高階化程序中勝出?中信證券認為,企業要以產品為基,完善產品矩陣,高階樹品牌、中端求放量、主流做減法;第二,渠道為王:區域因地制宜,渠道改革賦能;第三,供應鏈提效。民生證券投資策略認為,在2020年低基數情況下,行業產銷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行業成本壓力(包材及大麥成本)將更加明顯,而龍頭對高階化及利潤訴求加強,行業競爭有望整體性趨緩。考慮到今年春節後置及去年疫情下的超低基數,預計2021年一季度行業產量及龍頭業績將體現出明顯增長彈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10 字。

轉載請註明: 啤酒區域特徵明顯 企業業績分化搶攤中高階市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