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在肥東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主播在直播銷售農特產品。連日來,該縣將線下年貨節搬到線上,一鍵下單,貨送到家。 通訊員 許慶勇 管青雲 攝
大歇嶺、張盛溝,七溝八嶺路難走,
只見高山不見田,一年只收半年糧。
大歇村地處大別山腹地,平均海拔700米,因境內有一梅嶺古道,翻山越嶺至此需“大歇一夥兒”而得名。
過去,大歇村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如今,綠水青山環繞,紅瓦白牆輝映,村容村貌整潔,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人均存款達到3萬元……
從窮山村到“明星村”,這一變化背後,是大歇村黨支部書記汪品峰帶領幹部群眾苦幹實幹加巧幹得來的。
大歇村之困:說啥沒人聽,幹啥沒指望
“以前的大歇村男娃找個物件特別難,原本說好的親事等女方家看了門樓後,往往都要退親。為啥?大歇村窮,誰也不想閨女跳火坑。 ”大歇村村民張海青說。
2004年,原大歇村和張盛溝村合併而成新大歇村,轄12個村民組,211戶810人,其中黨員33人。 “村部是危房,寅吃卯時糧,說啥沒人聽,幹啥沒指望”。這句順口溜便是當時大歇村的真實寫照。
生於斯、長於斯的汪品峰,比誰都著急。從小家境貧寒,家中8口人靠父親一個人掙工分,揭不開鍋的時候總是鄰居們接濟。
高中畢業後,他外出務工,承包工程小有成就,2005年收入就超過10萬元。然而,眼看家鄉越來越窮,與外面的差距越來越大,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大歇村再也不能這樣窮下去。”汪品峰說。 2008年,他主動回鄉參選村書記,一門心思想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剛上任不久,汪品峰一手解近憂,一手謀遠略。 “為了讓山上的村民搬下來,他就把自家的宅基地無償讓出來。 ”妻子黃寶玲說。
山上的梅嶺組海拔1000多米,交通不暢、生活不便,村民日子過得苦。汪品峰提出高山移民,主動讓出自家宅基地,讓祖祖輩輩深居高山的23戶村民,順利搬遷至安置點。
搬下來是為了能過上好日子。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村集體經濟為零,想幹點事談何容易。
汪品峰找銀行貸款,需要提供抵押。大歇村一窮二白,汪品峰便領著銀行工作人員來家裡讓妻子簽字,他要把自家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40萬元,作為村裡修路修停車場的啟動資金。
“平時他就把私車當公車,最後把自家的房子都抵押了,就是想讓村民知道他們沒有看錯人。 ”黃寶玲說。
公生廉,廉生威。當過老師、做過老闆的汪品峰,無論幹什麼事都看得遠一點、想得深一點,村黨支部成了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大歇村之治:三幹三不幹,三年一大變
數九寒冬,群山莽莽。
1月15日上午,村民儲德秋的家門口十分熱鬧,汪品峰和十幾位村民圍坐在一起,一一簽訂《土地入股合作合同書》。
“這次利用農戶低產田和拋荒地,採取‘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種植香榧,總共有500畝,村裡又一富民專案落地了。 ”汪品峰告訴記者。
去年8月份,汪品峰召集村民組長、村民代表開會,商議香榧種植,大家意見不一。會議結束後,他便組織大家前往黃山香榧種植基地參觀學習、實地考察。後來,大歇村多次召開村民會議,會上大家一致透過土地入股種植香榧。
祖祖輩輩生活在深山裡的大歇村人,不僅對香榧瞭解得清清楚楚,還時常從嘴裡蹦出 “AI技術”“森林康養”“研學旅遊”等新鮮詞兒。這些新鮮詞兒都是出自汪品峰,他不僅自己學習,還經常帶領大夥兒一起學。
“他很愛學習,眼光和眼界都讓人驚奇。如果不是汪書記本人的人格魅力,我們也不會來大歇村投資。 ”合肥金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方負責人丁辰說。
大歇村位置偏僻,剛開始推動產業發展困難重重,多次招商毫無進展,但汪品峰從不氣餒,從不輕言放棄。
深山裡有一個山洞,原是“三線廠”舊址資源。為了喚醒村裡 “沉睡的資本”,汪品峰十幾次前往合肥推薦這個資源,軟磨硬泡終於把投資人請到大歇村來考察。
“我們剛來時,汪書記真的很激動,一刻不停地跟我們介紹,馬不停蹄地帶我們看點,比20多歲的年輕人還要精力充沛,一直都不讓我們‘休息’。 ”丁辰說。滿滿的誠意,深深的感動,最終大歇村與合肥金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投資1000萬元的協議。
如今,集互動體驗與科普教學為一體的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企業拓展基地、青少年冬夏令營基地、星空帳篷營地、大歇灣漂流等旅遊專案正式營業,農文旅融合新業態蓄勢待發。去年共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0萬元。
“大歇要發展產業,但不能裝到籃子裡都是菜,我們也拒絕過一些專案。 ”汪品峰說。已連任四屆村支書的汪品峰始終堅持“三幹三不幹”,即:有利於大歇村長遠發展、有利於增加群眾收入、有利於壯大集體經濟的事情,堅決幹;搞形象工程、只顧短期利益、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堅決不幹。
2017年,一家公司有意向到大歇村投資山羊養殖專案,承諾每年給村裡不低於10萬元。汪品峰考慮到這個專案會對生態環境“不友好”,堅決予以否決。
三幹三不幹,三年一大變。現如今,村裡家家住上了 “茭白樓”,“小茶葉”變成了“黃金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9915元增長到2019年17814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人均存款達到3萬元。
大歇村之美:幹部幹在前,村民日子甜
劉小平是村裡的老黨員,也是汪品峰家的鄰居。有時候,他去串門,經常看見桌子上擺著泡麵或餅乾盒。
“品峰啊品峰,你就是再忙,也要正經吃飯呀。弟妹常年不在家,你要照顧好自己,實在沒有時間就到我家來吃一口。 ”劉小平說。
汪品峰答應著,卻從來沒有放慢工作的步伐,無論多累多忙從來沒有想過要歇一歇、停一停。
腳步不停歇,農閒人不閒。1月16日上午,村民範蔚平、劉燕夫婦一直在自家廚房裡忙活著,準備接待當天中午預約來農家樂就餐的顧客。
在大歇村開農家樂、辦民宿的村民共有20餘戶。 “過去的大歇村是窮鄉僻壤,從未想過發展鄉村旅遊,真沒想到我們還能吃上這碗飯。 ”範蔚平笑呵呵地說。
去年7月18日,一場山洪沖毀了大歇灣漂流所有基礎設施,工地一片狼藉,合作方萌生退意。關鍵時刻,汪品峰拍著胸膛承諾共渡難關,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施工,大歇灣漂流專案正式建成營業。開業之初,大歇灣漂流成為網紅景點,工作人員數量跟不上,合作方急得滿嘴起泡。汪品峰動員10餘名黨員第一時間頂了上去,幫助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90後”小夥儲安陽原來在浙江闖蕩,看到大歇村的鄉村旅遊發展日漸紅火,他回鄉在村裡的旅遊公司當起了計調,承包經營由村集體出資建成的一幢特色民宿——“大歇作家村”。
汪品峰千方百計動員外出務工經商“小能人”、“海歸”人才回鄉創業,提出村莊變景區、農民變職員、傳統農業變現代農業“新三變”改革,大歇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成立夕陽紅老年協會、希望教育協會,汪品峰帶頭捐款籌集資金,為村裡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養老金,給貧困生、優秀生髮放助學金、獎學金,累計超過30萬元。
“堡壘”強起來了,旅遊火起來了,山村美起來了,口袋鼓起來了,大歇村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美。
有人問汪品峰,天天忙得跟陀螺一樣,什麼時候歇一歇?汪品峰哈哈一笑,好日子還在前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能停歇。(記者 張嶽)
短評:當家人引領致富路
從一窮二白的小山村到遠近聞名的幸福新山村,大歇村的蛻變得益於有一個好的當家人。
好的當家人是政治上的“明白人”。汪品峰書記、主任“一肩挑”,連續7年獲評嶽西縣“十佳村書記”。他聽黨話、跟黨走,學中幹、幹中學,抓班子、帶隊伍,始終做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錘鍊堅定的黨性,在政治立場上“過得硬”。
好的當家人是致富路上的“帶頭人”。大歇村之所以強,強就強在當家人的眼界和眼光。汪品峰本人有經營頭腦,早早就擺脫了貧困,然而個人的“一枝秀”不是他想要的“滿園春”。他回村主動參選村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實現了大歇村“新三變”目標。
好的當家人是作風上的“乾淨人”。一碗水端平,公道在人心。他一上任就在村支部會上以決議形式,明確所有村幹部不得承攬本村專案,他以身作則,講到做到。在村裡低保戶評定中,他斷然拒絕了不符合條件的堂妹婿申請要求,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張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