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小長假必糾結的“持基過節OR持幣過節”,成為很多投資者的苦惱之一,尤其是在當前市場震盪的情況下,持基過節擔心利空,持幣過節擔心節後踏空。
如何才能不再為“持基過節OR持幣過節”焦慮呢?今天給你三個理由,讓你遠離這一煩惱,從此再也不為這個問題焦慮。
歷史資料說:有漲有跌你猜不透
近來市場行情分化,滬指走勢優於深指,週期股行情優於賽道股。而隨著中秋節臨近,許多股民面臨“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的選擇題。回顧歷年中秋節前後A股市場的走勢變化,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間,滬指在中秋節後的市場表現要優於節前。節前5日(交易日,下同)各有6年下跌,4年上漲,上漲機率為40%。而節後表現相對較好,10年中,節後5日、後10日均有6年上漲、4年下跌,上漲機率均為60%。
具體而言,去年中秋前後,滬指表現良好,以上漲為主。2018年A股整體表現欠佳,中秋前後為先揚後抑走勢,節後10日市場回調了8.20%。而2015年則與之相反,彼時恰逢牛市結束市場大跌,節後10日反彈了9.67%。
投資大師說:價值投資長期持有
股神沃倫·巴菲特說,如果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10年,那就連10分鐘也不要持有。雖然股神的話可能有所誇張,但理念是對的。投資尤其是投資基金,勝敗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堅持。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在投資的過程中重要的不僅是賺多少錢,更是賺錢背後的邏輯。
那麼,投資賺的是什麼錢?
有一種說法是賺市場的錢,還是賺企業的錢。賺市場錢的投資者透過和市場上其他參與者博弈,在股價波動中實現獲利。但這種模式並沒有為資本市場創造真正的價值增長,這也是其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而賺企業盈利的錢,才有可能成為持續創造收益的一種路徑。
長期價值投資者,堅定地相信企業,尤其是優秀的企業長期持續地發展和成長,是投資回報的主要來源。
短期我們無法預測,長期相對有跡可循。中證基金指數自2003年開始計算,到2020年底的年化收益率大約在13%左右。
市場總有熱點。但相較於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最大的優勢在於沒有投資業績、排名、時間等考核壓力,不用考慮自己選的投資標的短期內是不是比其他人收益更高,可以獨立思考我們自己的風險偏好屬性、資金的流動性安排,以及希望達成什麼樣的投資目標,透過時間的複利讓自己慢慢變富。
資產配置:合理配置更加安心
其實,讓你不能安享假期的除了可能發生的利空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你的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太重啦。
假如你的總倉位是10萬元,你的固收資產的比例為80%,只有20%的權益資產(也就是2萬元),那麼你還會擔心市場的利空嗎?
我想你完全不會擔心啦,因為即使出現權益市場的利空,節後基金出現了罕見的10%的跌幅,你也只跌了2000元。相對於10萬元的本金,也只有2%,而這期間在“股債蹺蹺板”效應影響下,你的80%固收產品可能還會賺到一點錢,降低你的損失。所以,你完全不會擔心假期市場的變化。
但是,如果你的權益基金的倉位高達80%以上,同時你對市場短期的變化又很敏感,那麼你確實會比較擔心“黑天鵝”事件發生。因為,一旦下跌10%,你的損失就是8000元,即使固收部分賺取一點收益也不足以彌補你的損失。
所以,投資者需要將資產進行一個合理的配置,讓你能夠面對突發事件時也能做到心不慌。這樣就不會有持基過節還是持幣過節的焦慮。
短期市場難以預測,長期持有才是王道,而長期持有不慌亂的前提是,你需要一個合理的資產配置,才能從容應對市場變化。
(文章整理自金鷹基金、睿遠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