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第一財經
中報期來臨,房企密集披露上半年成績單。從多家企業經營資料看,錢難賺、房難賣,正在成為行業越發普遍的現實。
8月20日,榮盛發展釋出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342.24億元,同比上升30.85%;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33億元,同比減少14.02%;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5.12%,比同期下降1.64個百分點。
此前一日,遠洋集團釋出中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205.13億元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10.1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7%;每股基本及攤薄溢利為0.133元,同比均下降17%。
這是兩家規模相當的公司,前者上半年銷售金額599.22億元,後者銷售金額523.7億元。放在房地產行業,屬於中等規模的企業,一腳踏進了千億陣營,但距離行業龍頭還有不小的距離。
針對利潤空間變窄這一問題,榮盛發展管理層表示,行業整體的利潤率都在持續下降,在當前“房住不炒”的環境下,毛利率還會繼續下降。未來,房地產行業不再透過規模實現高利潤。
遠洋集團也披露了相關資料。期內,遠洋物業開發的平均土地成本,從2020年上半年的5800元/平方米,上升至6100元/平方米,主要是由於期內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的專案結轉較多,相應土地成本較高。
與此同時,遠洋來自投資物業的營業額減少了25%至2.03億元,主要由於集團對投資物業推進中資產化模式。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團及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合共有超過19個經營中投資物業。
點評:地產商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曾經日進斗金、高歌猛進的地產大佬,突然發現已然變天,行業高光不再,再也不能躺著大把賺錢了。
購房者可能有話要說,房子那麼貴,開發商怎會沒錢賺?不過在很多房企身上,確實如此。曾經房企熱衷囤地,即便不立即蓋房,靠地價、房價上漲紅利也能大賺一筆。但是,當房價成為“三座大山”之一,這條狂飆的巨輪必須降速,房價平穩、地價上漲,留給開發商的空間便越來越小。
習慣了曾經的暴利,並不代表那就是健康的。正如有房企日子難熬、在調控中苦苦掙扎,有房企卻能叢容切換風格、適應新時代的節奏,從最開始便懂得控制慾望、克己審慎的企業,很難會走上暴雷的結局。
從這一角度看,利潤、生存空間受限,一定程度上也能對行業進行肅清,排除有風險的選手,強制企業轉變思路,放緩節奏、精耕細作。
榮盛發展管理層便稱,公司目前的任務是去庫存,搶抓回款,放棄規模,審慎投資,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管理好流動性。公司25年來,按時足額兌付了各類債務,過去沒有、現在不會有、將來也不會出現違約事件。
“生存第一、穩健為上”的導向顯而易見,但企業能否如其所言,絕不出現任何違約事件,還需後續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味衝規模,在地產商這裡已經行不通了。財務不穩健、空賺流量不賺錢,遲早會失意地產江湖。
世茂服務8.42億元收購環衛公司
8月20日,世茂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世茂天成,將收購無錫市金沙田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交易代價為8.42億元。
資料顯示,金沙田科技為一家總部位於無錫市的智慧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業務覆蓋新能源環衛裝置的研發製造、城市環衛的運營管理一體化服務,汙水處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領域。
對於上述交易,賣方及原股東對業績做出承諾,金沙田科技於2021年將實現淨利潤不低於9460萬元,以及於整個業績承諾期間,2021年至2024年之目標集團的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
點評:圈地做大規模、想方設法從社群賺錢、走向城市空間,已經成為當下物業公司的基本動作。據悉,一家上市物企在戰略分析中,將物管行業比喻為“黃金賽道”,不知道隔壁身陷泥潭的地產大哥聽了,是會哭還是會笑。“孩子”翅膀長硬了,奈何自己已日落黃昏。
再者,資本市場的熱情這麼高,隨便拿來“一塊地”的錢,就能讓物業公司沸騰一下,何樂而不為呢?不過,2021年,整個市場環境已跟去年大不相同,哪個行業有泡沫、有監管,資金就會加速出逃。這不,東莞剛剛發了檔案,要重點查處物業、業委會等違法違規行為。沉迷在資本泡泡裡的物管大佬,也要時刻保持清醒、不忘服務之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