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集採穹頂之下,生物製藥如何破局?

由 敖學農 釋出於 財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周天產業分析,作者丨零露,編輯丨白雪

春節將至,被市場稱為「生長茅」的長春高新日子卻不好過。

一年前,它是東北大媽投資五萬升值到五百萬元的牛股,股價從 3 元飆升至高位時 522.2 元。然而到了今年 1 月 19 日,股價跌至 227.6 元,隨後兩天又以跌停開盤。

從千億白馬到持續跌停,4 個交易日內,長春高新市值蒸發 346 億元,跌幅超過 30%。

截止1月28日,長春高新收盤價174.55元

此次股價暴跌的源頭是醫藥集採。據長春高新發布的公告解釋,股價的異動是由於其子公司金賽藥業的主要產品生長激素,被納入藥品集採。

集採計劃中,最高有效申報價只有金賽藥業此前中標的 30%,隨著醫保談判,這個價格只會更低。這意味著,金賽藥業的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的降價幅度是 70% 以下。對此,市場猜測,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暴利或難以持續。

此前長春高新的高市值得益於金賽藥業的高利潤。據長春高新 2020 年財報顯示,金賽制藥佔整體的營業收入比重超過 70%。自 2014 年金賽藥業的全球第一支 GH 長效生長激素注射液上市後,其營收始終呈 40% 以上的快速增長趨勢。而如今,集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之後,即使長春高新連續釋出多份利好公告,高層持續增持,依然不能打破跌停頹勢。

醫藥集採的問題往往是「蜜糖砒霜」之說,造福患者的同時又會在初期使藥企利潤率大幅下降,但一種藥品身上,承載了藥學屬性、市場屬性、監管屬性等多重屬性,面對既是患者又是消費者的受眾群,生物製藥無論是在科研領域還是資本市場的影響都極為廣泛。

那麼醫藥集採對於藥企來說,真的是致命一擊嗎?長春高新還有辦法保持業績增長嗎?我們試圖以長春高新為例,剖析生物製藥行業現狀。

01、行業「小巨人」暴利難再續

能讓長春高新飆升、閃崩的都是一種東西——生長激素,俗稱「增高劑」,主要用於腦垂體的生長激素分泌功能障礙的患者。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兒童生長髮育障礙或者是身材較小,如果長期缺少就會導致肌肉量減少、骨密度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問題。

根據智研諮詢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矮身材兒童的數量近 4000 萬,在 2021 年需要治療的患兒超過 300 萬名左右,但是就診的患者數量不到 20 萬名,藥物治療滲透率不到 4%,如果相對於歐美髮達國家 10% 以上的滲透率來計算,未來生長激素潛在市場空間超 1300 億元,銷售規模將提高至 150 億元以上。

金賽藥業作為國內生長激素行業的龍頭,佔據了 70% 以上的市場份額。金賽制藥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完整的生長激素生產線的企業。在形成市場壟斷期間,也讓長春高新的市值一路飆升,2021 年三季度總營收 82.39 億元,同比增長 28.75%。

金賽藥業生長激素

即使有如此大的市場規模做背書,有「獨佔風騷」的產品為優勢,在集採名單公開後,股價依然被「腰斬」。藥品集採當真是所有制藥企業跨不過去的一個坎嗎?

目前,藥品集採的總體思路是:「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指的是藥品透過國家(或省、市)平臺,以公立醫院為集中採購主體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議價談判。希望藉此在符合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采購到價格最低的藥品。進而達到降低藥品價格,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的目的。

國家醫保局統計,2021 版藥品目錄品種增至 2860 種,67 種談判藥品平均降價 62%,全年累計惠及患者 1.4 億人次,減負 1500 億元。集採對於每個人來講,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安全可靠的藥品,是件好事。對於企業來說,則是高毛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以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為例,無論是粉劑、水劑還是長效製劑,這三種劑型儘管價格不同,但都十分昂貴。市場資料顯示,粉針治療費一年 2-3 萬,水針 5-6 萬,長效劑型則更高,每年 15 萬元,而且一旦開始打,就要連打 2 至 5 年。有網友戲稱,這樣打下去,一個月就打掉一部手機,一年就能打掉一輛車。但是,市場價格 800-1000/支的粉針,在集採的申報價格列表中,最高申報價格僅為 86.07 元。低於 0.1 折的「骨折價」也讓淨利率打了折。

遊戲規則的改變,迫使製藥企業的蛋糕切分方式發生變化,長春高新也並不是第一個面臨這個問題的企業。2020 年,華潤雙鶴、華潤三九的多個藥品擬中選國家藥品集中採購,同年的財報顯示華潤雙鶴實現的營業收入約 85.04 億元,同比下降 9.35%,輸液市場規模下滑超 20%。2020 年華潤三九的淨利潤也同比下降了 23.89%。還有樂普醫療因心臟支架等產品納入集採,大傷元氣,至今還未恢復。

基藥招標決定了公司利潤,而利潤來源 80% 都依靠生長激素的結構模式也使得金賽藥業度過此關卡的時間變得更難預測。早在幾年前,金賽藥業也遭遇過「僅靠生長激素產品能否撐起企業的長久發展」這樣的質疑聲,而如今,一語成讖,過度依賴生長激素,使得如今很難快速找到新的增長點。

集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製藥企業的發展。但同時也推動了市場的良性競爭。

華潤雙鶴的董事長馮毅曾表示,如今醫藥政策的連續出臺,推動了行業加速洗牌,但藥品的集採使得中標藥品價格下降的同時也會帶來銷售提升,充滿挑戰的同時也將伴隨著機遇存在。

雖然集採讓企業的市值與利潤縮水,但是以量換價也讓藥品真正踏上了最廣闊的消費市場,藥企有了充分發揮產品功效的舞臺。因此,集採更像是一層醫藥濾網,篩掉賺取靠仿製藥獲得暴利卻沒有創新能力的,留下真正具有研發實力的醫藥企業。

02、生物製藥要走下坡路?

隨著長春高新股價的斷崖式暴跌,生物製藥領域日漸式微的呼聲也再次響起。的確,自去年 7 月,生物醫藥板塊跌幅高達 8.6%,復星醫藥、藥明生物、泰格醫藥等一度跌超 10%。

哪怕在有著新股神話的 A 股,生物製藥板塊也一再失利,接連破發。據投中網統計,2021 年上市首日破發的 14 支新股中,醫藥生物行業佔 6 支,其中甚至有跌幅高達 29% 的股票。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難道香了好幾年的生物製藥領域真的不再香了嗎?

從更宏觀的層面上來看,和股市過冬氛圍截然相反,中國生物製藥領域碩果累累。從青黴素都要進口的一窮二白,到屠呦呦科研組創制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中國藥界已經完成了破繭新生。

全球投行 Torreya 在 2021 年 11 月釋出的報告中顯示,在亞洲地區,最有價值的前 20 名生物製藥的企業中,有 19 家來自中國。在疫情期間,無論是疫苗的研發速度還是研發質量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接種了近 11 億劑新冠疫苗,這些劑量佔了全世界注射的 40%。與此同時,中國還向國外提供了 4 億劑疫苗,國藥生物、北京科興這些生物製藥企業如今已婦孺皆知。

生物製藥產業規模已經逐漸取代了跨國企業藥品,在老百姓的心中對於進口藥和國產藥的界限也沒有那麼明顯了,穩步快跑的拉力賽,是目前生物製藥的賽程。

生物製藥領域前期具有「高投入、低迴報」的特性,在產業政策的紅利期,資本願意為「高風險」買單。在進入 2021 年之後,隨著產業政策收緊,前期投入的回報逐漸清晰,資本的口味也開始清淡起來。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在今年春節前表示,下一步將把「嚴」的主基調落實到方方面面,加大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的監管力度。這些都為今年的破發埋下伏筆。

在重拳之下,靠「低品質仿製藥」「偽創新」鑽空子的企業正逐漸被踢出隊伍。野蠻生長期過後,隨著戰線拉長,國內企業梯隊逐漸清晰。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復星醫藥等頭部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已經開始呈現出馬太效應。

證券時報編制的「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顯示,在上市的 300 多家醫藥製造企業中,38% 的公司僅有 1 個創新藥,而排名前 12 的上市公司均有 5 個以上的創新藥,而恆瑞醫藥的創新藥數量更是高達 31 個。

從企業的層面對比,要想在後期「穩定發育」,更應該保持跨種類的多線研發,做醫藥集採的朋友。比如恆瑞醫藥在面臨集採壓力時,也出現了業績下滑,股價下跌的問題。但與金賽藥業較為單一的藥品種類不同,恆瑞醫藥的產品線覆蓋腫瘤、麻醉、心血管等多種類別。2021 年恆瑞有 9 款產品被納入醫保目錄,累計總數達 85 個。

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

在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產業政策影響下,恆瑞醫藥掌門人孫飄揚曾表示,決心把一些已經進入一致性評價後期的仿製藥專案全線停掉,只做創新藥和有核心價值的高階仿製藥是未來生物製藥的發展方向。

與此相似,在長春高新意識到問題後,目前也在抓緊時間多線研發藥物,除了以生長激素為主的基因工程生物藥品,目前長春高新也在發力生物疫苗、中成藥業務板塊。

比如治療肺癌的單抗產品已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RSV 疫苗)也正在研發之中。而長春高新對於 RSV 疫苗也頗有信心,其官網介紹「RSV 疫苗在世界範圍內還是空白,一旦研製成功,必將成為銷售額十億美元級的‘重磅炸彈’」。

長春高新官網公佈的部分現有產品

因此總體來看,醫藥集採僅僅是階段性挑戰,並不能以此低估生物製藥的前景。

03、創新,藥企的靈丹妙藥

「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2021 年底,一則關於國家醫保局談判現場的影片看得無數人熱淚盈眶。在老齡化趨勢與大病發病率的持續提升的背景下,人均醫療費用正逐漸增加。而老百姓,是沒有議價權的。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 沒什麼別沒錢」二十年前,每個家庭都籠罩在「看病難,吃藥貴」的穹頂之下。

如今,在強監管之下,就醫環境已經逐漸好轉,多種天價藥被納入醫保,對老百姓來說,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醫保談判如果成功,就能讓很多價格偏貴的藥物降價不少。

除了前文提到的,還未正式納入醫保的生長激素外,70 萬元人民幣一針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諾西那生鈉,年費高達百萬元的佈雷病治療用藥阿加糖酶α,都已經被納入醫保。

被納入醫保後,企業利潤縮水也是必然的,但就像醫保談判代表張勁妮所說的那樣,「如果這個藥能進入醫保目錄,以中國的人口基數、中國政府為患者服務的決心,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市場了。」如果藥品企業規避集採只會飲鴆止渴。

由於藥品使用的專業性、對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響,所以醫藥行業一直處於高度專業與高度監管之下。那麼深受產業政策影響的藥業又該如何發展呢。趣學術 CEO 張瑞表示,在集採將仿製藥價格大幅壓低之後,藥企沒有研發就沒有出路。

如今的產業政策正在倒逼企業向「創新藥」「高階仿製藥」轉型,多個龍頭企業在「過冬」期間依然加大研發投入,「內卷」是生物製藥企業的現階段狀態。

以恆瑞製藥為例,恆瑞往年的研發費用約佔營業收入的 15%,近年逐漸加大,2020 年近 50 億,2021 年前三季度超 41 億,佔營收的 20.5%。中國生物製藥,近 5 年累計研發費用也近 90 億元。

得益於藥品註冊分類、優先審評審批、解決藥品註冊申請積壓等政策檔案利好,目前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集團、綠葉製藥等國內藥企的成果已經初見成效,已有近 30 個 1.1 類新藥產品處在三期臨床階段。

對比而言,長春高新離恆瑞的鉅額研發投入還有一定差距。據長春高新 2020 年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其全年研發投入金額約 4.7 億元,比 2019 年的 3.7 億增長了 28.12%,雖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仍僅佔全年總營收 5.5% 左右。足以見得,在研發投入及能力上,長春高新必須快步緊追,才能較快突圍集採帶來的消極影響。

如今,頭部企業都已經意識到,在生物製藥領域,不能只有一款「王牌」產品。在被納入醫保前,「王牌」產品是企業「金奶牛」,但是狂歡過後,搶佔生物醫藥的科技制高點,才是真正的過冬裝備。

可以說,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醫藥行業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寒冬,只是在政策、市場實時更新的遊戲規則下,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擁有更強的研發實力,才能具備擁有更大份額蛋糕的資格。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說: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因為追光者。

而追光者,不僅有醫護者、科研人員,製藥企業更應該拿出擔當,努力研發「創新藥」,以硬實力直面集採,探索出走質走量的生物製藥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