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規模536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5%和14%,A股的這兩項關鍵資料,預計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即將告別的2021年,全球IPO市場保持活躍態勢,A股表現依然搶眼。近日,安永、畢馬威等機構釋出報告盤點IPO特點,均印證這一點。而註冊制的深入推進、北交所的橫空出世,正成為A股IPO市場的新亮點。
全球十大IPO
中國企業佔6席
2021年將是全球IPO活動近20年來最活躍的一年。12月15日,安永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至今共有2388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45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上升64%和67%。
A股和港股仍是全球IPO最活躍的市場,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全球的25%和28%。從證券交易所看,繼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之後,上交所和深交所IPO數量將以254宗和227宗分別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位。
在今年全球前十大IPO中,中國內地企業多達6家,即中國電信、快手科技、滴滴、京東物流、三峽能源和百濟神州。其中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今年7月登陸滬市主機板,這隻“巨無霸”募資總額高達542億元人民幣,僅一家就佔到A股IPO募資總額的十分之一。
儘管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投資者情緒,可全球IPO市場仍保持強勁勢頭。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及執業技術主管合夥人劉國賢對此認為,新冠疫情推動了政府和企業對可持續發展方案的關注,加速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其他專注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公司的上市宗數增長。“儘管經濟持續存在不確定性,資本市場將繼續為這些快速成長的公司提供所需的資金,並推動來年的集資活動。”他表示。
北交所“入場”
拓寬中小企業IPO渠道
“內地改革證券法以及後續推出創業板註冊制、科創板制度區域性改善、北交所成立、試點紅籌股迴歸和新三板精選層轉板等,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正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表示。
回顧A股市場,全年預計將有492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5363億元人民幣,IPO數量和募資額同比分別增長25%和14%,均呈現雙位數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A股中小IPO佔比進一步升高,10億元以下IPO數量佔77%,比去年多出4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A股工業行業與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分列數量和籌資額首位,生物科技與健康IPO數量和籌資額雙雙進入前五。分地區來看,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和北京分列前五名,IPO數量分別為86、85、81、47、36,佔IPO總宗數68%。從募資額看,前五是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和江蘇,佔總籌資額的72%。
註冊制已經成為首次發行上市主流。根據安永報告,2021年A股有超過七成的IPO以註冊制方式發行,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比75%和66%。創業板IPO數量居首,科創板則拿下募資額的第一位。
今年9月橫空出世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在11月正式開市,迎來首批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共有11家北交所新股成功上市。資料顯示,在A股IPO中,北交所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全年總數的2%和0.4%。
北交所是註冊制的進一步試點,它的“入場”也在拓寬中小企業IPO渠道,加速A股市場資本與科技的融合。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表示,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相輔相成,為內地高增長創新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北交所將培育中小企業成長為“小巨人”。
中概股迴歸獨角獸上市
強力支撐港股
百度、B站、攜程、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的迴歸,加上快手、京東物流、聯易融等獨角獸的上市,其募資總額就佔前十大IPO的九成。2021年,港股預計共有94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3237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其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減少35%和19%。從行業看,共有33家生物科技和健康公司今年赴港上市,IPO數量列首位。
美股方面,預計今年共有39家中國企業首發上市,募資額為140.39億美元,IPO宗數和募資額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18%和15%。進入下半年,中國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活動陷入低谷,僅有3家赴美上市。
對2022年IPO展望,安永方面稱,儘管疫情不確定情況仍會影響股市盈利增長,但多方面利好因素將影響IPO活動。這包括中國內地仍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上半年較2021年下半年寬鬆彈性或將更大;中國經濟持續復甦走向常態化,金融市場開放引入更多外資。北交所成立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IPO。
A股目前有770家公司正在申請IPO。畢馬威報告稱,這主要是受到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眾多上市申請推動,顯示出投資者及市場對這兩個板塊的信心及認可。
而港股方面,中概股迴歸勢頭或將延續,部分原計劃赴美上市公司可能轉向香港市場。業內預計,明年新經濟公司如科技、傳媒和電訊,及生物科技與健康企業等,將是IPO的增長引擎。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孫杰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