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外網】;
資料圖:豐田武漢工廠復工。(來源:共同社)
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日公佈了第一批87家可獲得政府補貼的企業名單,以便它們的生產線從中國撤離,並遷移至日本或東南亞國家。據悉,這87家日本企業共獲得700億日元的補助。訊息一出迅速引發國際輿論關注,日本此舉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政客鼓吹的“脫鉤論”。這是否意味著,日本企業在率先“去中國化”呢?
事情恐怕不是那麼簡單。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這87家接受日本政府補助的日本企業,就會發現“脫鉤論”對大部分日企來說並不現實。
一方面,這87家企業主要是中小企業,並且是製造如口罩、防護服、酒精、檢測試劑等醫療物品的中小企業,而像豐田、松下等日本大企業並沒有出現在名單中,這反映出此次撤離中國的日本企業主要還是以從事低端商品製造的中小企業為主,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從事金融、汽車製造、商貿往來的日本企業並不願意離開中國。
同時,從這87家企業撤離中國後選擇的新廠址來看,均是勞動力成本低廉、土地價格低廉的地區或國家。這其實反映出這些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最主要原因是經營成本壓力,即使沒有日本政府提供補貼,它們也有可能被經濟規律淘汰出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這87家日本企業難以代表在華日企的主流認知。在中國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階段勝利後,日本豐田公司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力度,4月2日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50%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正式成立,並研發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電動車。廣汽集團在2019年報中披露,廣汽豐田新投資專案——廣汽豐田新能源車擴產專案計劃投資金額113.3億日元,預計投產時間為2022年。此外,松下、本田等日本企業也都曾表示,疫情後將加大中國事業的發展力度。根據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經濟和日企白皮書》顯示,在華日企共有23094家,在所有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位居首位。 因此,不論是從日本企業對華髮展前景信心,還是與龐大的在華日企數量相比,這87家準備撤離中國的日本企業都難以代表在華日企的主流趨勢。
由此可見,並不是說有日本政府的出資,大部分日本企業就願意撤離中國。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3日就曾以《離開中國?不,謝謝,一些日本公司對東京的現金獎說不》為題報道稱,日本政府向公司提供補貼,以促使它們離開中國,進而實現所謂供應鏈多樣化,但這種做法不大可能促成大批人員迴流日本或前往東南亞國家。報道稱,受訪的5家日本公司全都表示,它們打算繼續在中國生產,理由是,中國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把大部分業務遷至別處不僅代價高昂,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尤其是在當前局勢下。
因此,在如何看待少數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問題上,需要區分背後的兩種邏輯。
一種是市場邏輯。自1978年中國開啟改革開放,日本企業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企,並且在中國過去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程序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勞動力、土地等成本的提升,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漸漸在中國失去競爭力,這些企業遷出中國是市場規律作用的自然結果。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外資撤離,也有外資進入,外資的有進有出本身就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無需過分憂慮。
另一種邏輯就是政治邏輯。在日本政府補貼日本企業撤出中國的 決策背後,很難說沒有追隨美國的政治意圖。不過,就像大多數美國企業並不願意放棄有14億人的中國市場一樣,大多數日企也不願意被分走利益的蛋糕。這些日企心裡很清楚,日企走了,剩下的市場份額反而會被其他國家企業替代。商業自有商業的邏輯和力量,並不是滿腦子零和思維的政客能夠改變的。(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