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延續去年年末的強勢,2021年首周,A股三大指數齊創2016年以來新高,5個交易日兩市成交額均在萬億元以上,而這一火爆開局的背後,“個股不漲指數漲”的行情特點也愈發凸顯。
一方面,本週上漲的個股共有1116只,佔全部A股比例僅約27%。另一方面,資金抱團優質核心資產,外資大手筆掃貨,就北向資金動態來看,其在1月8日淨買入額超206億元,距離2019年11月26日淨買入額214.30億元的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
“今年漲幅不會像去年那麼大,市場有調整的可能性,但調整不會發生在一季度,可能在今年年中左右會有一個調整。”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預計A股結構性牛市格局不會發生變化。
可以看到,儘管目前行情表現強勁,但是投資者面臨的操作難度越來越大,買不買?買什麼?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而素有“聰明資金”之稱的北向資金或許能給出答案。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資料統計,2021年首周(1月4日至1月8日),北向資金成交額達到7290.57億元,期間淨買入額合計達191.27億元,其中,後3個交易日,北向資金迴流明顯,淨買入額從1月6日的2.36億元,增至1月7日的32.63億元,再到1月8日的206.15億元。
金百臨諮詢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A股市場持續保持關注的市場參與者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每逢歲末年初,均有一波較為像樣的彈升行情。其誘因就是因為每年的此時,各市場參與主體資金面較為寬鬆的時節點,也是各路資金展望未來籌劃新佈局的時節點。目前A股有震盪壓力,但震盪的過程中,也是吸引新的增量資金進場契機,為A股春“升”行情提供新的做多能量,這也將是市場參與者調倉換股的過程。
從滬股通、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來看,2021年首周(1月4日至1月8日),共有32只個股現身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其中,15只活躍股處於期間淨買入狀態,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58.21億元。
具體來看,海螺水泥期間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最高,達到10.1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立訊精密,期間淨買入額為9.38億元,此外,上汽集團、牧原股份、京東方A等3只個股期間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也均在4億元以上,分別為7.47億元、6.13億元、4.48億元。與此同時,海康威視、愛爾眼科、五糧液、中國聯通、洋河股份、恆瑞醫藥、伊利股份等個股則成為北向資金期間撤離重點,期間淨賣出金額均在7億元以上。
廣州萬隆表示,北向資金迴流動向,基本驗證了外資目前調倉換股的邏輯。即外資從部分消費白馬強勢板塊撤出之後,重新迴流配置科技類板塊的資金行為得到階段驗證。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15只新年首周北向資金淨買入的活躍股中,以往大規模淨買入的食品飲料行業已降至3席,而電子行業為代表的科技類品種也涉及3只個股。
而除了消費和科技領域配置趨向均衡外,北向資金新年首周佈局可以用“滬市”、“大市值”、“績優”這三大關鍵詞來概括:
其一,滬市標的佔主流。上述15只新年首周北向資金淨買入的活躍股中,滬市個股達到10只,佔比66.67%。
其二,青睞大市值個股。截至1月8日,A股平均總市值為210.06億元,上述15只個股最新A股總市值均在1300億元以上,遠高於這一平均值。
其三,堅守績優股。截至1月10日,上述15只個股中,共有4只個股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股達到3只,佔比75%。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市場做多熱情高漲,市場願意給業績確定的個股更高的溢價水平和更高的估值水平,所以年報的業績披露可能是個股分化的重要參考因素。
表:新年首周北向資金淨買入活躍股一覽
製表:吳珊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趙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