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許曉軍不再擔任領地集團總裁,轉任外部事業合夥人

由 閻桂榮 釋出於 財經

豔姐說

這兩天豔姐得到爆料,領地集團內部發了一則任免通知,宣佈:

聘任許曉軍先生為領地集團外部事業合夥人,兼領地發展董事長(平臺公司),不再擔任領地集團總裁職務。

如果說今年的高管離職有什麼共同特徵的話,那就是公告的套路幾乎如出一轍:不說離任,只說轉任事業合夥人。

跟風是地產圈慣有套路。

過去房企老闆挖產品總的時候話術都一樣:不需要創新,就把那套爆火的戶型原樣姿勢再來一遍;

如今更換高管的話術也是驚人的相似:擬聘請為集團外部事業合夥人,不再擔任總裁一職。

但背後總有一些事物遵循其自有的法則。

1

當高週轉能手

遇上碧桂園“信徒”

許曉軍加盟領地的時間,差不多也是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

彼時48歲的許曉軍正值年富力強,是地產圈的聲名赫赫。在加盟領地之前,許曉軍在恆大集團擔任副總裁、北京公司、天津公司董事長等職。

許曉軍離開恆大後,先在啟迪協信集團擔任執行總裁,後又任珠江投資集團總裁。隨後於2019年末入職領地集團任總裁一職。

不難看出,許曉軍的職業履歷中既有核心區域管理經驗,也有統籌全域性的韜略,管理過恆大這樣的頭部房企。對於領地集團而言,引入這樣高量級的職業經理人是其衝擊規模、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戰略舉措。

偶一個說法稱,領地的創始人劉氏兄弟是碧桂園的高週轉模式的“信徒”,領地集團從三線城市起家,深耕三四線。許曉軍主打三、四線高週轉模式,與領地集團不謀而合。

在許曉軍加盟之前,規模尚不足三百億的領地已經宣佈了“三大布局”戰略舉措,明確其在2020-2021年實現千億。在當時的市場行情下,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要對抗地產降溫週期,還要面臨領地自身艱難爬升的業績規模。

新總裁許曉軍的任務不可謂不重。

但今年初疫情突降,疊加三道紅線政策出臺,讓這個本就艱鉅的任務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但值得稱道的是,雖然經歷了一次招股書失效,領地集團終於踩在2020年末的尾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但值得玩味的是,身為領地集團總裁的許曉軍的名字,既沒有出現在領地上市的新聞通稿中,也沒有出現在上市公司董監高的名單裡。

難道如今的結局早已埋下了伏筆?

2

90後二代上位

與繞不開的家族化癥結

說起來領地當初引入許曉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淡化集團家族管理色彩。

領地是由劉氏兄弟於1999年創立,三兄弟分工明確,劉玉奇為領地集團執行總裁,劉玉輝為領地集團董事長,劉山為領地集團副總裁。

2000年,領地集團在樂山開發了自己的首個房地產專案,正式步入地產行業,20年後,這家房企已經成為了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三駕馬車協同發展的多元化企業。

2015年,領地規模首破100億,隨後這家深耕四川的區域型房企也開啟了自己的全國化步伐,加速在全國佈局。

或許放在全國排行榜上領地集團並不出彩,但在川系房企中,領地集團僅次於新希望地產排行第三。

只是,家族化的標籤一直成為領地繞不開的話題。在領地控股的招股書中,其股權仍牢牢掌控在劉氏家族手中。

根據招股書顯示,領地控股的股權掌握在劉玉輝、劉策、劉浩威、龍一勤、王濤和侯三利手中,其中劉玉輝、劉策、劉浩威分別持股領地控股32.83%、32.83%、32.84%。

劉玉輝是劉策和劉浩威的叔叔,劉策和劉浩威為堂兄堂弟關係,侯三利為劉策之母,王濤為劉浩威之母,龍一勤為劉玉輝配偶。

在領地控股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中,這種標籤並未淡化。4名執行董事中除了劉玉輝,侯小萍是劉策的姨媽,負責公司專案融資及集資。高管中的劉策和劉浩威,都在2019年1月1日升任公司副總裁。

劉策今年29歲,劉浩威27歲,兩人都是“90後”,均有海外留學背景,從父輩手中交接股權,領地控股也正式開啟了二代征程。

除了直系親屬外,在領地集團及關聯公司中還存在如妹夫、堂妹、姨媽、侄子等旁系親屬。

為淡化家族化標籤,領地在2019年先後引入了金科老將姚科與明星經理人許曉軍,並登陸資本市場後,按理來說領地在組織架構上本應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但在領地集團上市平臺的高管名單中,並未看到總裁許曉軍的名字。倒是2017年加盟領地的前蜀都萬達高管徐川海位列其中。

股東和高管的親緣關係或許只是領地家族化癥結的一個表象,根源在於領地股權上的平分秋色。

這種話語權上的微妙差距,可能會導致這家集團決策難度極大,常常會遭遇互相掣肘而導致計劃難以推行。

對於許曉軍這樣的明星經理人來說,能在擁有絕對權威的恆大建功立業,不見得能在三座山頭之間做好平衡。

其實地產圈有三兄弟成功合夥的先例,旭輝的林氏三兄弟分工明確:林中把握戰略,林峰管運營,林偉做關係,各自所長。

關鍵在於三人在旭輝控股中股權有落差,形成了旭輝有一個真正的核心——林中。

上市之後,旭輝能否成為領地效法的標杆,還有待時間驗證。

3

卡在規模瓶頸上的隱憂

按照領地集團的規劃,今明兩年是其衝擊千億的關鍵節點,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達成的希望極其渺茫。

參考克而瑞公佈的1-11月榜單顯示,規模Top100的銷售成績卡在232.4億,領地未能出現在榜單之中。考慮到疫情因素,房企能保持規模已經殊為不易。

但參考領地集團過去2017-2019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51億、235億、247億,排名分別為103位、92位、96位。這個成績對比同規模房企來說,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卡住領地的增長瓶頸可能來源於兩方面,一個是佈局過於集中;一個是負債隱憂。

領地招股書中坦言:業務及前景主要倚賴中國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四川省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截至2020年5月31日,其已確認的銷售面積接近90%來自於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

面對接下來頭部房企加碼佈局一二線核心都市圈,領地將面臨著“走出去”與捍衛大本營雙線作戰的艱鉅任務,全國化戰略如何走,仰賴掌舵者的智慧。

另一邊,領地衝刺上市期間,“三道紅線”政策落地,按照標準,“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來看,領地控股的負債比率、淨負債比率及現金短債比分別為80.2%、153.1%及1.1倍,觸及兩道紅線。

一邊是合規紅線,一邊是規模壓力,領地如何達成平衡更需審慎思索。

這一切,不僅需要管理團隊勠力同心,更需要掌舵人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