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Echo,編輯丨範志輝

1月20日,臺灣的文創投資基金“天使放大”攜手獨立音樂平臺“StreetVoice街聲”(下文簡稱“街聲”)組成戰略聯盟創投合作,將創投資金注入音樂製作。

據悉,此次合作由街聲提供產業諮詢及評估,“天使放大”主導投資決策,將音樂製作與資金對接,全年收件評估,重點投資專案為音樂專輯、EP版權與演唱會,但不限其他音樂內容的可能形態。獲得投資的音樂作品,可由“StreetVoice街聲”旗下的數位發行品牌派歌Packer代理發行。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其實從2007年開始,臺灣地方政府就不斷加碼對流行音樂的補助,近10年已經達到每年平均投入3—4億臺幣(約1百萬人民幣)的規模。雖然獲得不少成果,但受限於體制的公共資源缺乏流動,行業也在政府補助之外尋找更多機會。如今,將創投運用到獨立音樂領域,並進行公開招募,算是臺灣流行音樂產業邁出的新一步。

據瞭解,臺灣數字音樂平臺KKBOX在三年前就成立了創投基金KKFarm,專門投資獨立音樂製作公司。但總歸來看,這種直接對獨立音樂人進行天使投資的模式在整個華語音樂行業中都是比較少見的。隨著近幾年獨立音樂的聲量日益壯大,事情似乎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創投界開始關注到其潛力。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創投的風吹向獨立音樂?

單案平均投資額至高120萬,投資報酬僅限收益抽成

在“天使放大”與街聲合作開展創投的行業意義之外,其具體模式、資金細節等也值得玩味。

據媒體報道,此次創投的單案平均投資額為新臺幣150萬至500萬元(即人民幣35至120萬左右),主要採取“收益回報型投資”模式,不取得版權或公司股權,以作品發行後的收益抽成作為投資報酬。

據悉,“天使放大”是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及文策院合資成立的文創基金,鎖定文創業為主要投資領域。也就是說,此次“天使放大”與街聲的合作,本質上還是由臺灣文化部牽頭,但採用更加市場化的模式,並採取公開招募的方式,最大程度脫離了政府申請流程的繁瑣與限制,與臺灣流行音樂現有的補助政策形成互補。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目前,“天使放大”已經釋出了該創投專案的報名網頁。在樂隊/個人自行提交完整提案書的前提下,單曲或EP要求曲目總數為5首以下,專輯要求曲目數為6首以上或作品總長度30分鐘。有需要的獨立音樂人或樂隊,可以透過網頁提交相關作品或演唱會的企劃,稽核通過後得到資金支援,完成作品或演唱會後所獲得的相關收益,再與投資方進行分成。

這等於將作品的市場風險完全轉移到投資者的頭上,從而為參投的獨立音樂人創造了一個最小壓力的創作環境。同時,投資人不佔有版權這一方式也給了音樂人在決定自己作品的收益抽成方面更多的協商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將創投資金直接注入獨立音樂的製作這一方式的選擇,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參與主體的訴求所決定。2020年5月成立的“天使放大”,其主要目的就是協助創作者分擔財務的早期風險,以保障創作自由為前提,讓投資型的群眾募資進入文創領域。背靠母公司“貝殼放大”的群募經驗及行銷資源,也便於它幫助音樂作品進行市場驗證。而與其攜手的街聲,本就一直致力於獨立音樂這一領域,更關注的是它的長期發展而非短期變現。

對於其他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這是否是一個樂意接受的方式?創享投資的投資總監何君霆向音樂先聲表示,“這一方式在投資界其實是不常見的”。

總之,“天使放大“攜手街聲發起的此次創投無疑是利好於音樂創作人的。但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無法取得版權這一長期有效的價值,無疑會帶來更大的投資不確定性。從其可推廣性來說,其中的消費者買單取向是否會讓投資者和參投者更加看重當下的市場口味?這些還有待觀察。但投資的低迴報率,必然也會拉高這一模式的參與門檻,投資者進入也會有多有顧慮。

從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補助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十多年來,臺灣政府已累計向音樂產業投入了數十億元臺幣,讓內地音樂產業豔羨不已。

回顧臺灣流行音樂全面補助年代的發展,大致有3個階段:2007年開始的針對獨立樂團的錄音補助;2010-2014年擴大的“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不限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補助規模與範疇同步擴大;最新階段則是2015年開始的第二期“流行音樂產業發展旗艦計劃”,升級後包括人才培育、錄音製作、品牌與經紀發展、行銷推廣、跨界製作、數位化發展、裝置升級、融資貸款,種類齊全。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流行音樂補助方案對臺灣原創音樂的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2015年,草東沒有派對申請到30萬臺幣的樂團錄音補助,用來錄製他們的首張專輯《醜奴兒》,這張拿下金曲獎的專輯加速了臺灣樂團進軍內地的程序。而在2018年獲得金曲獎的茄子蛋,同樣獲得過補助。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在後來的“三千臺團上大陸”的現象中,嶄露頭角的落日飛車、椅子樂團,以及《樂隊的夏天》中露臉的傻子與白痴,幾乎半數我們熟知的臺灣樂隊都是透過補助生出了第一張專輯。而那些來內地巡演的臺灣音樂人,多數都可以拿著票據去相關部門報銷。除了進軍內地,大象體操等臺灣樂團也在錄音、巡演的多項補助下大步走向國際市場。

但是,在豐碩成果之外,補助政策也正在暴露出它的侷限性。

首先,流行音樂的補助目標是活絡市場,但由專家評審決選的採購案到底對市場口味能有多大掌握?由於身處體制內,案件競爭下所決定的得標案件的產製內容必須冠上一些價值以回應政策想象。臺灣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簡妙如認為,久而久之,反映在實際的流行音樂內容上,難免是各種不意外的“創意”,以及符合政審部門認知的同質化的“創新”。

其次,流行音樂補助政策的預算來自公共資源,但評選制的公平性卻存疑。多年下來,開始出現某個人、團體反覆拿到補助的情況,結果很可能是將資源集中於了擅長寫補助案的人,而不是擅長音樂創作的人。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其中,某些不符合補助條件的音樂人所收穫的鉅額補助不斷引發輿論聲討,如2013年簽約福茂唱片的陳妍希釋出第一張專輯時竟然也成功獲得了350萬臺幣的補助;成名許久的陳綺貞在2017年舉辦的創作展獲得800萬臺幣的補助;椅子樂團在2019年拿到金曲獎以後,2020新專輯《巴黎·德州》仍然申請並獲選錄製補助。

目前,政府並未設定任何補助天花板,也沒有區分新申請者或已獲得補助者的審查標準,而且文化部硬地(音譯自“indie”)樂團音樂補助執行在超過10年後才在2018年訂立追蹤機制。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利益團體勾結政審人員,趁機渾水摸魚,如冒名茄子蛋詐領補助的有料音樂。

2017年3月13日,茄子蛋突然在臉書發表宣告,稱有料音樂在沒有他們授權的情況下,將茄子蛋歷年來放在網路上的6、7首Demo燒製成CD(其中包括《浪子回頭》)放進有料音樂申請文化部“流行音樂產業輔導促進計劃”補助案裡,補助金額達600萬元臺幣。

對此,民進黨黃國書表示,有料音樂與文化部合作密切,其負責人祝酈雯同時也是臺北流行音樂重心諮詢委員會之一,特此重新檢討相關廠商身兼文化部聘任委員是否合適。可見,臺灣流行音樂補助政策的確存在人謀不臧的情況。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針對以上的種種現象,臺灣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簡妙如在2019年就開始鼓勵私人的天使投資進入原創音樂扶持隊伍,政府提供一定的免稅額,更符合公共性。這樣的做法就像近幾年各大音樂平臺搞的原創音樂人計劃,不過音樂平臺做的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最終目的是人才搶奪、版權大戰,公益性有待商榷。

而如今由“天使放大”與街聲攜手組成的創投聯盟,更能彰顯出天使投資對獨立音樂的扶持效果,也是面臨困局的臺灣原創音樂補助邁出的新一步。天使投資組織自行決定投資物件,一來可由其承擔一部分的市場風險,二來能免去由政府組成各種評審委員會的職責與侷限。

換句話說,從扶持方式、合作模式、評審邏輯甚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是臺灣原創音樂補助值得內地學習的。

做內容的音樂公司能否獲得資本青睞?

對於臺灣音樂產業來說,引進天使投資有著文化部門的推動,並且也剛剛開始。在內地,近幾年也有一些類似案例,除了文旅部的一些獎勵扶持專案,也出現瞭如2016年陳鴻宇“眾樂紀”拿下十三月唱片200萬天使投資、2018年“星巢計劃”百萬創投的案例。

但如前所述,從投資回報、合作模式、扶持體系等角度,“天使放大“將創投基金投入獨立音樂創作的模式是否值得內地仿效跟隨,音樂創作環節能否獲得資本青睞?音樂先聲也跟一些資深從業者聊了聊。

我們在強調獨立音樂的時候應該意識到,當下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的分野已然非常模糊。“市場上流通的音樂作品如過江之鯽,留給行業的問題是,‘好的製作還重要嗎’?”十三月唱片創始人盧中強對音樂先聲說道,“如今,天使放大將創投資金投入音樂製作過程,是一個比較迴歸傳統的做法,但它似乎並不符合當下這個渠道為王、流量至上的音樂傳播邏輯,其可能取得的商業效果是未知的。”

從更大的領域來看,音樂產業的投資環境似乎也並不成熟,更談不上火熱。而其中的原因,除了盧中強提到的當下音樂產出環節中重流量、輕製作的商業邏輯,更多是音樂產業的歷史遺留問題與其特殊的文化屬性所致。也有從業者表示,音樂的滲透性雖然很強,但在IP化的過程中往往是為影視業、遊戲業作配,獨立開發的價值難度較大。

近年來,中國音樂市場增速驚人,2018-2019年持續位列全球音樂市場第7位,但是音樂的投融資環境並沒有跟隨音樂產業規模的增長而向好。何君霆認為,這是由於它受限於整個文化產業投資形勢的冷卻。“自2018年後,整個文化產業的投融資都是在急遽下降的”。他認為,這是由文化產業的重創意屬性及其非標準化的商業模式決定的,而且在國內資金環境偏緊的情況下,音樂作為文化產業的子行業並不具備優先順序。

但即便如此,近幾年一些盈利模式相對清晰的獨立音樂公司也得到了資本層面的助力。

比如,草莓音樂節的主辦方摩登天空在2015年就累計完成了5輪融資,從現場音樂、音樂版權、藝人經紀擴充到各類泛娛樂IP宇宙的打造;迷笛音樂傳媒也於2017年6月份已獲得宋城演藝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7年9月,旗下前有聲音玩具、Mr.Miss等藝人的草臺回聲完成了華人文化的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戰略融資,估值達1億元;2017年10月,火星電臺成員曾宇聯合創始的飛行者音樂在獲得了太合音樂的戰略投資;創立於2019年3月的獨立音樂廠牌“美麗音樂”在同年9月就獲得了百萬級融資。

這些成功案例,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雖然目前音樂產業本身的變現模式有限,獨立音樂也不像主流唱片公司有流量,但只要穩紮穩打,仍然能夠贏得市場、資本的認可。

對於音樂產業未來的投融資環境,何君霆認為,內地音樂產業現在已經迎來一個黃金的發展時期,產業規模的持續增長、更多音樂型別的出圈、版權環境的改善、付費習慣的養成,包括騰訊音樂的上市,都向投資者釋放出了諸多利好資訊。

音樂行業是個十足的慢生意,雖有千難萬難,只要真正能熬出頭的,都是理想主義的勝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78 字。

轉載請註明: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