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方IC
今天,來自某證券的一份研報刷屏了!
這篇“神研報”標題為——《天干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初探》。
對,你沒看錯,這不是一篇風水學說,而是教你炒股的券商研報。
陰陽五行如何用來“炒股”
下面歡迎進入進入“陰陽五行教你炒股”時間。如能看懂,為您鼓掌;如有不懂,純屬正常。
研報分為三個部分:
天干地支主導的時間週期
乾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思路
天干地支在A股擇時中的實證探索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簡化後的天干地支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研報稱,
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五行,而股市像水一樣流動,漲跌起伏,因此應該屬水。
股市如同大海一樣可以容納百川,百川即指各路資金,股市是各路資金的彙集地,能洩資金之洪,股市也如同一條條小溪直流向大海,源遠流長,因此股市定義為壬水或者更為合適。
研報引入了道家的
五行相生相剋
的邏輯,來推理每個年份的漲跌。
研報稱,按照天干分類,全部上漲的年份為丙、丁、己,全部下跌的年份為戊、辛;按照地支分類,全部上漲的年份為辰、醜、午,全部下跌的年份為巳、寅。
如果說天干地支一般人還稍微聽說過,接下來引入的
“四柱十神”
估計尋常人聞所未聞。
經過各種大資料統計和分析,
研報提出天干地支在A股擇時中的應用探索:
1、按年幹分析,年幹為丙、丁、己即尾數為6、7、9的年份上漲,年幹為戊、辛及尾數為8、1的年份下跌;
2、按年支分析,年支為辰、醜、午的年份上漲,年支為巳、寅的年份下跌;
3、按年干支的關係,幹生支的年份上漲;
4、按照十神的關係,年幹為丙、丁、己即尾數為6、7、9的年份上漲,年幹為戊、辛及尾數為8的年份下跌。
2021年為辛丑年,辛屬陰金,醜屬陰土,土生金,支生幹,A股的年幹十神為正印,年支十神為正官,十神組合為官生印。
2022年為壬寅年,壬屬陽水,寅屬陽木,水生木,幹生支,A股的年幹十神為比肩,年支十神為食神,十神組合為比肩生食神。
研報還用天干地支分析A股流月走勢:
最後,
研報算出明年各個月份上漲和下跌的機率:
該篇研報的分析師特意指出,本報告觀點全部基於歷史統計與量化模型,存在歷史規律與量化模型失效的風險。
券商用風水測股市早有先例
用風水預測股市在民間較為多見,而在券商裡頭也並非新鮮事。
例如香港的中信里昂證券,每年春節都會搞一份“風水指數報告”,但相比嚴肅報告,這份報告娛樂成分更多,最初只出現在新春佳節來臨時寄給客戶的賀卡中。
而早在2011年12月,一份所謂“招商證券”釋出名為《八卦2012壬辰年》的易經版投資報告截圖在網路上被瘋狂轉發。據截圖,報告內容是運用中國農曆干支紀年和五行等方法對全球形勢、國際國內經濟執行和資本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
但據當時媒體報道,招商證券市場部一位經理表示:
“我們不可能釋出這樣的研報”
,他同時表示沒什麼好澄清的,就當是一則笑談吧。
而對於今天這份刷屏的“陰陽五行研報”,有投資者戲稱,原來“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網友頓悟“炒股有時候和算命界限模糊”,有網友驚訝“驚呆了老鐵這是什麼表演”,還有網友建議——應該研究一下孫子兵法和望聞問切在股市中的應用。
還有哪些奇葩研報?
在社交媒體如火如荼的大浪潮中,眾多在過去具有“高大上”形象的金融機構放下身段,嘗試網際網路思維,迎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行文風格,試圖吸引更多流量,以期獲得更高的“變現”可能性。
相信民生證券當年那份
《和尚,你又在與哪個女人糾纏?——唐僧的911》
應該讓不少人印象深刻。不久後,民生證券再次打造出一份“網紅研報”——《“亞文化”深度研究系列之一:粉紅當道,宅腐盛行》。
隨後,民生證券緊急釋出一份處罰檔案,稱上述兩份研報文風失當,公司決定對研究院主要領導和直接負責人均進行通報批評和處罰。
還有長城證券(002939.SZ)的“放飛自我式”研報——
《我們堅決不要臉了》
,也曾受到廣泛關注。研報中寫到“上週我們還是大盤堅定的擁護者,但是黑天鵝事件後,我們堅決不要臉了,做賣方的就不能要臉。臉面重要還是投資收益重要?讓客戶賠錢還是讓客戶及時止損?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你永遠不可能是真理但請向真理靠近。”
市場上普遍認為,研報奇葩化是券商研究圈浮躁的表現,
一些研究員急功近利,希望快速成名。要獲得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認同並不容易,有部分分析師不惜成為“標題黨”或在內容上標新立異。
從2016年的《俠之大者為國接盤》到《有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再到《你大媽不是你大媽,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奇葩研報的頻繁出現引起行業內外關注。當年中國證券報就曾報道,有基金經理已坦言,看郵件時如果收到一封“標題黨”的研報確實可能會點進去看一下,但內容才是核心要義。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曾表示,這兩年很多研究員寫研報是“拍腦袋”,不談基本面,想找出真正有含金量的研報極其不易。另一位“80後”基金經理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標題黨”層出不窮,內容卻不“給力”,券商研報整體質量有所下降。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風格出位的券商研報並不會影響到基金經理的決策。
華南地區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更喜歡看到有資料和邏輯進行支援的研報,這種型別的賣方才會考慮作為長期接觸的物件。”
證監會多次加強研報監管
而在9月時候,證監會回覆網友“關於加強證券公司研究報告管理的建議”的留言時,證監會表示,後續將持續加強證券公司釋出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監管,規範從業人員執業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良好秩序。
證監會指出,《釋出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明確了證券研究報告形成、釋出、使用等監管規定,要求釋出證券研究報告的證券公司應當“遵循獨立、客觀、公平、審慎原則,有效防範利益衝突”“建立健全業務管理制度,對釋出證券研究報告行為及相關人員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做好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署名的證券分析師應當“保證資訊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
2020年至今,證監會依法對違反上述要求的證券分析師和證券公司採取8項行政監管措施,對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審慎、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流於形式等問題進行了嚴厲處罰。同時,指導證券業協會組織專業培訓、強化自律管理,完善分類評價機制,持續督促、引導證券公司加大業務投入、培育專業人才、強化合規管理,推動釋出證券研究報告業務高質量發展。
大家怎麼看待這麼一份券商研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