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幾次大調整隨著不同時代的轉變而變。
新一輪的暗流湧動似乎正在騰訊內部上演。
4 月 7 日,騰訊年度報告的釋出,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這份報告披露了騰訊不少高層過去一年的薪酬狀況,其中:
騰訊執行長兼創始人馬化騰的年度薪酬為 4410 萬元,同比下降 25%;
騰訊總裁劉熾平 2021 年薪酬總額為 3.23 億元人民幣,2020 年為 4.277 億元,同比下降 24%。據悉,2021 年劉熾平的薪酬包括了 2.918 億元的股權薪酬和 2300 萬元的獎金。而 2020 年,其股權薪酬為 3.863 億元,獎金為 3360 萬元。
在眾人驚歎 CEO、總裁可以拿下這麼多的薪酬的背後,下滑的趨勢也似乎在默默地向外面釋放出一個訊號。
增速放緩
對於這一點,騰訊自身也並沒有避諱不談。
據悉,在 2021 年底的騰訊年會上,馬化騰曾主動談及「過冬」和「裁員」的話題。他也曾直言,“去年騰訊業績像自己的腰一樣不那麼突出。“
根據 3 月 23 日騰訊釋出的 2021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顯示,2021 年第四季度騰訊淨利潤(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48.8 億元,同比下降 25%。2021 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 5601.18 億元,同比增長 16%,淨利潤(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1237.88 億元,同比增長 1%。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十年來騰訊淨利增幅最低的一年。
此外,據財報顯示,騰訊集團有 112,771 名僱員,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年度的總酬金成本為人民幣 955.23 億元。
同比之下,騰訊在 1998 年成立往後的二十年間,員工數僅有 5 萬人。在 2020 年,這一數值上升到了 85,858,騰訊在當年的總薪酬成本為 696.38 億元。
不難看出,最近的 2-3 年間,騰訊以超乎過往的速度快速擴張。
但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人員規模的快速成長和騰訊業務增長並沒有成為正比。
騰訊也自 2021 年初達到峰值以來,截至目前,市值已縮水 4700 億美元。馬化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如是說道,「2021 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這一年裡我們擁抱變革並實施措施來加強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雖然這減緩了我們的收入增長。」
騰訊的困境
目光對準騰訊 2021 年度財報,我們發現騰訊當前的營收主要由五大板塊組成,分別是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社交網路、本土市場遊戲、國際市場遊戲、網路廣告。
其中營收最亮眼的並不是面向 C 端使用者且知名度最高的遊戲板塊,而是 To B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在數字化轉型趨勢下,騰訊研發投入了超 1200 億元,構建了伺服器、作業系統、晶片、SaaS 的完整解決方案。
相比之下,隨著監管、相關政策的收緊,其他業務的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遊戲業務受阻
在遊戲市場中,去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下稱《通知》)的正式釋出,其中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即除了週五、週六、週日以及法定節假日的晚上 8 點至 9 點外,其餘時間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服務。同時,遊戲版本號的停發也影響了遊戲的釋出節奏,版本號出不來,遊戲自然變現遇阻。
這一點在營收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據騰訊 2021 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在《王者榮耀》、《金剷剷之戰》等現有遊戲的推動下,騰訊本土遊戲市場業務增長 1%,季度營收為 296 億元。這比第三季度的 5% 的增長要減速很多。
不過,在過去一年裡,騰訊也加強了對海外市場的關注。在 Q4,騰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 34%,收入為 132 億美元,要比上一季度增長更快一些。
廣告業務面臨壓力
除了遊戲業務之外,2021 年,隨著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督監管政策的出臺、以及其他網際網路強勁對手的競爭,騰訊的廣告業務同比下滑 13%,第四季度的廣告收入僅有 215 億元。
突破口在何處?
過去一年的業績受挫,勢必會引起一些連鎖反應,但是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尚未可知,但是可以從哪些層面進行突破。
事實上,很多時候,不少人會對騰訊這家公司產生疑問,這到底是一家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公司,還是一家遊戲公司,亦或者是一家投資公司?
作為開創了“中國網際網路 1.0 時代”的重要建設者,騰訊這些年似乎一直很穩。從內部組織架構上來看,其調整的頻率不像阿里“兩年一大調,一年一小調”的節奏。自成立的二十多年間,騰訊內部架構的大調整次數似乎可以用一隻手數得過來:
騰訊的第一次調整是在 2005 年,那是騰訊上市的第二年,這次的調整被稱之為 BU(Business Unit)變革。彼時還處於初創團隊的騰訊,迎來了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多需求的時代,在開闢了遊戲娛樂、新聞資訊等業務後,騰訊內部原始的按功能模組劃分的架構早已不足以支撐業務迭代發展的速度。在這一年,騰訊內部架構在戰略上由單一的社交平臺變為一站式生活平臺,組織從職能式轉變為 BU 制;
第二次調整是發生在 2012 年,這次調整被稱之為“518變革”。此時正值移動網際網路爆發時代,騰訊從戰略上進行了升級,組織架構從 BU 制變成了 BG(Business Group) 制,以更加開發姿態迎接新時代;
第三次是 2018 年的 930 變革,這一次騰訊在戰略上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升級,組織架構上成立 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和 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
第四次是在 2021 年,騰訊正式宣佈公司戰略升級,以“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公司的大戰略,擁抱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對此,36kr 也曾評價道,這也許是騰訊歷史上第一次,不是因為商業,而是因為社會價值而進行的戰略升級。
可以很明顯看到,騰訊的幾次大調整隨著不同時代的轉變而變。
如今對於身處數字化時代,騰訊也於此前全面升級了產業數字化戰略,在這一層面上,劉熾平此前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我們的雲業務,包括 IaaS 和 PaaS,目前還處於淨虧損的狀態,而 SaaS 業務一直都有成本,但是還沒有產生很多營收,所以都是虧損業務。未來我們會不斷提升雲業務的盈利水平,也不斷提高 SaaS 業務的變現能力。”
因此在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板塊,是挑戰更是機遇。
來源:CSDNnews、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