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縱深推進 改革訊號持續釋放

金融開放縱深推進 改革訊號持續釋放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初舉辦。服貿會期間,金融服務專題展以及多場金融論壇將舉辦,釋放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的訊號,吸引更多全球金融要素資源集聚。

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程序不斷加快,重磅政策不斷推出。下階段,我國將在統籌改革、發展、防風險基礎上繼續擴大金融開放。

金融開放程序加快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中國銀保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6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44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為946家,外資銀行總資產3.78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66家外資保險機構、117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為1.71萬億元。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0)》指出,2020年人民幣跨境結算規模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人民幣在跨境收支中的使用比例創歷史新高。同年,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28.38萬億元,同比增長44.3%。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程序不斷加快,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滬深港通、基金互認、債券通等人民幣投資渠道陸續放開。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時羅素宣佈或已將中國債券納入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為實施更高水平金融開放創新,今年以來重磅政策頻出。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釋出,這意味著浦東新區將進一步發揮在彙集全球金融要素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業內人士看來,服貿會的召開將繼續釋放金融開放的強烈訊號。

統籌開放與安全

專家認為,下階段我國將在統籌改革、發展、防風險基礎上繼續擴大金融開放。

央行下半年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有序推進金融開放。持續抓好金融業對外開放承諾落實,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平金融開放。

“中國的金融市場、金融監管體系發展不成熟,如果金融市場開放走得過快,特別是資本賬戶開放過快,可能給國內金融穩定帶來較大挑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表示,推動國內金融改革、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和監管體系,是保障金融開放行穩致遠的前提條件。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高水平的金融開放應該是制度型的對外開放。在開放過程中,應實現和國際經貿規則的接軌。但這並不意味著制度型的對外開放是一蹴而就的,仍要逐步推進、統籌安全。在審慎的前提下,未來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應當是只做加法、不做減法,繼續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開放政策的信心,更多吸引長期資金流入。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19 字。

轉載請註明: 金融開放縱深推進 改革訊號持續釋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