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要聞
【堅持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有機統一】日前召開的國資委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會提出,要堅持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有機統一。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有機統一的,因此,必須要有一個主體來履行這兩項職責。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這兩項職責,是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經濟參考報)
【我國吸引外資魅力不減 下半年開放政策將加碼】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來自豐田、永旺、希傑、豐益國際、泰森食品、林德、路易達孚等多家知名跨國公司的專案落地山東,投資總額達到118.5億美元、合同外資超過50億美元。(上海證券報)
【二季度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今年二季度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當地時間7月19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今年2月16日以來首次跌破1.20%。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13%,創2月11日以來新低。相較於今年3月30日1.774%的高點,已經下跌超過60個基點。(證券日報)
證券要聞
【資本加持科創企業揚帆出海】統計資料顯示,從2020年報或上市公告書資料看,30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海外業務收入的達到206家,佔比66.67%。其中,傳音控股所有收入均來自海外市場,奧泰生物、東方生物、瀾起科技等企業的海外收入佔比也相當高。(證券時報)
【半年報業績成“勝負手” 高景氣行業持續領跑】經歷了短暫的橫盤整固後,A股市場昨日再度放量衝高,個股呈現普漲格局。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562.66點,漲0.73%;深證成指報15212.60點,漲1.34%;創業板指報3560.05點,漲2.78%。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2092.61億元,重返萬億元大關。(上海證券報)
【311家科創公司展示細分行業研發“硬實力”】今日,科創板迎來開市兩週年,從零起步的科創板如今已擁有311家“硬科技”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研發投入高、機構踴躍調研等特徵,也從不同側面印證了311家公司的“硬實力”。(證券日報)
基金要聞
【二季度基金盈利8700億元】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昨日全部公佈完畢,二季度及上半年基金盈利情況也浮出水面。天相投顧資料顯示,二季度各類基金合計盈利8700.1億元,而一季度虧損2102.66億元,因此,上半年公募基金利潤為6597.44億元,較2020年上半年7268.52億元的利潤,出現一定程度縮水。(證券時報)
【基金經理:看好港股基礎未變】受外部環境變化和市場風格輪動影響,二季度QDII基金業績明顯分化。特別是受突發因素影響,部分基金重倉的網際網路、教育等行業和個股表現不盡如人意。有基金經理坦言,看好港股的基礎沒有發生變化,對港股市場依然樂觀。(中國證券報)
【公募規模突破23萬億元 基金公司首尾差距繼續擴大】儘管二季度權益類基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贖回,但隨著公募基金整體業績回暖,二季度總規模仍突破了23萬億元。其中,千億元級別管理規模的基金公司達到37家,合計規模佔到全行業的近八成,行業首尾差距繼續拉大。(上海證券報)
期市焦點
【發改委:確保實現今年價格總水平調控目標】國家發改委7月21日訊息,7月15日至16日,全國價格工作會議召開,部署做好“十四五”時期及下半年價格工作。會議分析了當前價格形勢,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著重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和預期管理,強化大宗商品價格調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確保實現今年價格總水平調控目標。(中國證券報)
【玻璃市場“淡季不淡、旺季持續”,如何把握行情走勢?】今年以來,玻璃市場呈現供需兩旺局面。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6月,平板玻璃產量為8707萬重箱,同比增長10.3%;1—6月,平板玻璃產量為50841萬重箱,同比增長10.8%。與之相對,玻璃需求也相當旺盛,中空玻璃產量同比增速依然維持較高增長,1—5月的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7.7%,顯示出房地產用玻璃的強勁需求。(期貨日報)
【銅價上行趨勢未完?】銅價大機率在中樞高位振盪,不排除基於供給干擾和宏觀波動引起短時間的價格衝高或探底的可能。短期銅價修復後可根據產業補庫節奏適當佈局多頭頭寸,“金九銀十”旺季大機率會給多頭一個再次發力的機會,空頭仍需等待政策轉向時機。(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