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儘管已經退休,但67歲的王鍾敏依然心心念念著大海。

這位老人是曹妃甸的“建港功臣”,曾任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他見證了曹妃甸從一個不足4平方公里的帶狀小沙島,到成為210平方公里的廣闊陸域。

王鍾敏清楚記得第一次登島時的情景。2004年2月的一個清晨,他和十幾個人從碼頭乘漁船向曹妃甸島駛去。“十海里的路程,顛簸了3個多小時才到。”王鍾敏回憶。

登上陸地,王鍾敏才發現,所謂的小島,即便在落潮時,也不足兩個足球場大。舉目蒼茫,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燈塔。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曹妃甸建設前為一片帶狀沙島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供圖

“但曹妃甸建港條件優良,岸陡水深、不淤不凍,每年可省去大筆清淤費用。造地沙源主要為挖港池所得泥沙,這既形成了港口岸線,又造就了新的陸域,可謂一舉兩得。”王鍾敏說。

修路、造房、建碼頭……為了吹沙挖港趕工期,建設者們用漁船將裝置運到島上。王鍾敏和同事常因工作錯過漲潮滯留島上,只能擠在簡易帳篷裡過夜。漫漫長夜,伴隨他們的是洶湧的海和肆虐的蚊蟲。

第一條18公里通港公路貫通,第一條跨海線路併網送電,25萬噸級礦石碼頭建設完工……這些建設者,見證了真正的“滄海桑田”。

如今,曹妃甸港區已建成生產性泊位98個,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建設內陸港15個,開通國內外貿易航線110條,助力唐山港吞吐總噸位躍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碼頭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碼頭裝載上船的貨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首鋼集團京唐公司的產品。“透過曹妃甸港區進口礦石和外運產品,可以大大節約物流成本。”首鋼京唐公司技能操作專家高鐵芹說。

2005年,以首鋼集團從北京石景山搬遷到曹妃甸為標誌,北京產業外遷的序幕徐徐拉開。當年,高鐵芹告別在北京的妻女,踏上這片熱土。

在升級後的“海上鋼城”,高鐵芹仍然在鍊鐵作業部工作。不過,他不用再蹲在高爐前面,用勺子舀起1400多攝氏度的鋼水倒在沙子上看“碳花”,而是透過電子測溫,鐵水溫度瞬間在主控室的大螢幕上顯示,實現了智慧化。

“首鋼從北京搬遷到曹妃甸,絕不是‘異地複製’,而是一次轉型升級。”高鐵芹說,“現在我們生產的是清一色的汽車板、5G基站用鋼等高檔板材。”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首鋼京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供圖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又給曹妃甸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年7月,京冀簽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兩地互派幹部掛職,曹妃甸承接產業轉移專案加速。

2017年,北京海德林納建材有限公司從通州搬到了曹妃甸。公司部門經理龔惠忠表示,企業很怕折騰,一開始他們並不想搬,現在來看,選擇到曹妃甸安身立命是對的。

龔惠忠說,曹妃甸為公司提供標準化廠房,從2017年10月公司註冊到11月投產,實現無縫銜接,一點兒沒耽誤生產。公司搬到曹妃甸,比在北京時增加了一條生產線,產量翻了近一番。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大批企業湧向曹妃甸。據統計,從2014年至2020年底,曹妃甸區已簽約京津專案509個,協議總投資5336.3億元。累計實施京津專案235個,總投資2809.96億元。

在承接京津轉移專案的同時,曹妃甸與京津在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合作也在加強。

京唐曹動車成功開通、唐山港與天津港共用航道、錨地;北京景山學校在曹妃甸建立分校5年來,學生人數由200餘人增加到2100餘人;北京安貞醫院、婦產醫院、友誼醫院與曹妃甸當地醫院合作掛牌開診……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曹妃甸夜景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供圖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曹妃甸這個昔日漁民避風的小沙島,正蝶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來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華社聚焦丨曹妃甸故事:從小沙島到橋頭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