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在深圳長江商學院的線下交流會上發表了其對價值投資的看法。他說,投資就要知道公司的估值高低,還要知道優質的公司在哪裡,即價值投資是一整套系統,而不是“一根筋”。
林園說,醫藥集採沒有改變醫藥行業的投資邏輯,“以價換量”就可以了。他還分享說,未來晶片行業一定會誕生中國的偉大公司,但現階段判斷不了誰會勝出,因此不會為不確定性“買單”。
以下為演講實錄(精簡版):
大家都在討論什麼叫價值,說實話,我也搞不清楚。它是靈活的,不是機械的。大家認為這個有價值,它就是價值。
我覺得這沒有固定的方法,衡量它的參考標準可以是一些財務資料和指標。這就需要學一學會計,這樣才能真正地判斷企業的好壞或者該不該投。當然,這也是非常靈活的,實際上考驗的是人的能力,不是說書本上就能學到的。這只是一種我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種條件反射,一種直覺的判斷。基本判斷不能出問題,要知道好壞。
具體到投資上,我們也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首先要知道某個公司估值的高低或者股票價格的高低,不論多好的資產,貴了就不能投。其次,要發掘優質的公司需要洞察力以及好奇心。
所以說,價值投資是一個整套的系統,不是說“一根筋”(一種方法)。當下,我們首先要研究的是未來的行業,而不是過去的,未來應該投什麼行業很重要。這個行業的消費需求在未來應該是不斷擴大的,這是大方向。有些行業就不用去研究了,因為研究是要花錢和精力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對於模稜兩可的就不要研究了,比如我就不會去研究宏觀經濟,說對說錯都是五五開。
但是對行業的研究是可以預見的,比如在90年代我們接觸的第一行業是“半導體行業”,那時因為結婚都要買電視機,而電視機裡面需要半導體晶片。當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中國人的需求也剛剛被激發,電視機自然而然成為緊俏商品。因此,在投資上,我們的主攻方向就有電視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又興起了房地產、銀行、鋼鐵等等,當時我們都有參與這些熱門行業。因此,需要在某個正確的時點,抓住時代的主流,抓住當時的主要行業。
為什麼我們今天不研究銀行、地產了?以銀行為例,在2000年之前,銀行主要是賺貸款的錢,而當時中國各個行業都處於一種膨脹階段,是需要錢的。但現在中國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在變小的。從利率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來,最近幾年的貸款利率就在急劇下降。這主要由兩種因素導致,一是隨著銀行規模壯大,競爭更加激烈了;二是中國企業數量也在變多,如果銀行再給這些企業貸款支援,就會形成越來越多的重複生產。地產也是如此,在過去幾十年急劇形成了巨大的泡沫,現在是極度繁榮。另外,我們對那些未來靠投入來產出的這種行業要小心。
我們認為,未來有長期價值的還就是和健康有關的領域,這是確定的。因為中國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是最多的,即“保有量”最多,而這部分人的健康消費是持續的,並且每年是必須增加的,51歲比50歲在健康上花的錢一定是多的。所以,健康行業的消費速度在未來是逐步擴大的。即使和全球其他相關健康的公司對比,中國的藥企還是“兒童”。
有很多人提醒我,醫藥行業正在經歷集採,但我們只要規避仿製藥就可以了。要知道,即使在美國,仿製藥企也是虧損的。目前,這個行業很多醫藥公司的市值或者股價已經體現了市場對其未來的預期。以快銷為主的商品,只要判斷其未來的市場是否足夠大就可以了。我們認為,慢性病的市場需求就很大,最終會以價換量,把降價的因素抵消。
與之相似,中國資產管理的相關公司也才剛剛起步。比如券商,它們的市值都非常小。當然,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沒錢,沒有國外相關公司的資產積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有很多行業是未來能發展很好的行業,比如晶片,能夠改變人的生活方式,但這些行業不好把握。我們知道未來晶片行業一定會誕生中國的偉大公司,但現階段我們判斷不了誰會勝出,因此我們不會為不確定性“買單”。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