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動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然而很多歐洲國家的民眾似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一方面他們在全力聲討俄羅斯,想要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對該國進行制裁,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自身能源需求嚴重依賴俄羅斯的情況,如果制裁導致俄羅斯油氣供應發生重大變化,他們不僅要承擔天價賬單,而且還可能面臨沒有天然氣做飯的窘境。
![俄羅斯斷供,拿到這個月的氣費單後,英國有人直接哭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a0/73f820e31177fc5c.jpg)
讓普通民眾感到脊背發涼的天然氣賬單
在英國的社交媒體上,一位網友講述自己鄰居拿到近期的天然氣費賬單時哭了出來的經歷引發了很多歐洲國家民眾的共鳴。那位網友表示,自己一名業已退休的鄰居本週收到繳費單後哭了出來,因為她上月的氣價單從30英鎊上漲到88英鎊(約合人民幣735元),而她根本無力承受,甚至不能開火做飯。
![俄羅斯斷供,拿到這個月的氣費單後,英國有人直接哭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2e/719ec5bb67b21342.jpg)
之所以會引發廣泛共鳴,原因在於英國和歐盟的民眾都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能源價格飆漲給自己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事實上,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還未爆發之前,歐洲乃至全球其它多國就都已經出現能源價格大漲的情況,而戰爭的爆發,更是讓歐洲各國更加壓力山大。因為歐盟進口天然氣中約40%、進口原油中約30%來自俄羅斯,而俄羅斯出口石油中近一半流向了歐洲國家。從這些資料中不難看出,歐洲各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存度相當高,在當前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 歐洲居民的能源支出費用必然還會進一步提高,這讓相當大一部分民眾苦不堪言。
美國和中東也無能為力
在嚴峻的能源危機面前,歐洲很多國家都將目光轉向了中東和美國這兩個能源輸出地區。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東和美國都有想要賺歐洲錢的願望,但他們也根本不具備短時間內完全替代俄羅斯能源供應國地位的能力。
![俄羅斯斷供,拿到這個月的氣費單後,英國有人直接哭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17/beef1722c5bee64c.jpg)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從中東還是美國進口能源,都要花費比進口俄羅斯能源高得多的成本,畢竟從俄羅斯可以直接透過低成本的管道大量進口,而其它地區進口的中間成本要高得多,這些增加的費用對本就不堪重負的民眾來說無異於是雪上加霜。
部分訊息參考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