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所屬公司赴美上市的“靴子”終於落地。
4月17日,Waterdrop Inc.(下稱“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上市招股書,計劃以發行ADS的方式在紐交所上市,程式碼定為“WDH.”,高盛、摩根士坦利、招商證券、海通國際等多家機構擔任其聯合保薦人。
實際上,早在去年,關於水滴公司上市的訊息便不脛而走。2020年下半年,有知情人士透露,水滴公司或將於2021年上半年啟動赴美上市,對應目標估值約為60億美元。
1 受資本青睞
據介紹,水滴公司將自身定位為一家“致力於提供保險及醫療健康服務的領先技術平臺”,創辦者是從美團出來的沈鵬。
記者從公開資訊獲悉,沈鵬於2010年加入美團。僅過了兩年時間,年僅26歲的沈鵬以美團外賣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建立了美團外賣,並擔任全國業務團隊負責人。不過,因對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空間抱有積極態度,其辭去了眾人眼中的高薪工作,於2016年藉助社交網路推出首款產品“水滴互助”。
由於主打公益性的籌款服務,當病人家屬在線上發起募捐後,透過朋友圈等社交媒體的轉發來籌款,水滴公司也因此在短時間內得到傳播,打開了知名度。
自成立以來,水滴公司頗受資本的青睞。
天眼查資訊顯示,2016年以來公司已獲得多達7輪融資。2016年4月,水滴公司完成850萬元的首輪融資,睿嘉資產領投,初心資本、真順基金跟投;2020年8月,瑞士再保險集團和騰訊聯合領投,IDG資本、點亮全球基金等老股東跟投,對公司進行2.3億美元的D輪系列融資;同年11月,騰訊聯合博裕資本、中金資本再度加碼,追加了一筆1.5億美元的戰略融資。
獲多家知名投資方加持,水滴公司赴美IPO也獲得了市場更多的關注。
根據招股書,本次發行上市前,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的沈鵬透過NeptuneMaxHoldingsLimited持有9.6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6.4%。
此外,騰訊控股旗下公司ImageFrameInvestment(HK)持股22.1%,系最大的外部股東;其餘5%以上的大股東包括博裕投資(11.9%)、高榕資本(6.5 %)、瑞士再保險公司(持有5.7%的股份)。
2 業績虧損
作為依靠網際網路科技的技術平臺,水滴公司旗下核心產品主要包括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其中,大家較為熟知還是水滴籌,即公司的籌款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超過3.4億人透過水滴籌平臺向超過170萬名病人捐贈了總計超過370億元的資金,這一眾籌金額在中國當年所有醫療眾籌平臺中排名第一。
記者在水滴籌的官網瞭解到,這項業務主打“0服務費”和“1對1服務”,有籌款需求的人藉助這個平臺,透過填寫相關資訊,經過一系列的稽核流程後便可發起籌款專案。不過,由於這項業務本身是公益性質,給水滴公司貢獻的收入則較為有限。
招股書顯示,水滴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收入2.38億元、15.11億元、30.28億元,收入有了大幅增長。
不過,既然水滴籌主打的是公益性,那麼水滴公司的收入又是從何而來呢?
一位長期關注水滴籌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它(水滴公司)的三個產品形成了一個眾籌-互助-保險的業務閉環,先由水滴籌引入大量流量,之後將後者引流,利用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實現流量的變現”。
記者翻閱財報發現,除了籌款業務外,水滴公司近年來涉足最多的當屬保險業務,這也給其貢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
2018年,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1.21億元,這一數字在2020年大幅上升至20.45億元,在當期總收入中佔比67.54%,而這一部分的收入主要系推廣保險產品從中獲取的佣金費用。
據披露,截至2020年12月底,水滴公司已經與62家保險公司達成合作,提供200款健康和人壽保險產品,其中大部分是與保險公司聯合設計。2020年,“水滴保”平臺產生了超過144億元人民幣的首年度保費;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累計付費保單數量達到3070萬份。
然而,與收入快速增長形成“溫差”的是,公司的虧損“窟窿”在不斷擴大。
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2.09億元、-3.22億元、-6.64億元,三年間累計虧損11.95億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仍虧損1.4億元、1.59億元、2.47億元。
而至於大幅虧損,根據其招股書,主要是因為銷售市場費用這一項近年來增長十分迅速,由2018年的1.85億元上升至21.31億元,一度超過了其保險業務收入。銷售市場費用的支出明細主要包含了使用者抓取和品牌推廣、員工薪酬、設施等。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3月底,以“一人生病,眾人均攤”模式起家的水滴互助平臺日前宣佈終止互助計劃;此前,已有輕鬆互助、百度互助、美團互助等一批網路互助平臺宣告關停。有分析人士認為,水滴互助關停將使得水滴公司原有的業務閉環被打破,由水滴籌引來的流量或將無法盤活。
END
記者 楊紫薇
版式 王瑩
編輯 吳鳴洲
●快手市值破萬億,這倆80後嗨皮了……
●併購志 | 1.8億收購光雲動漫,“栽過跟頭”的華錄百納又要轉型了?
●倆月50家STOP!IPO市場鉅變?這兩點值得關注……
●製作《三十而已》的出品方要IPO了,又有騰訊,還有黃磊,超70億估值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