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上,中國恆大、合生創展雙雙釋出公告稱,合生創展對於恆大物業50.1%股權的收購終止。據瞭解,這筆收購交易對價約為200.4億港元,基於恆大物業協議總值400億港元而定。
對於終止原因,中國恆大表示,從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外的其他方所得的資訊,公司有理由相信受讓方未能符合對恆大物業股份作出全面要約收購的先決條件,公司於2021年10月13日行使權利解除/終止該協議。
但合生創展同步發出公告回應,不接受恆大所聲稱予以解除或終止該協議的任何實質內容。
合生創展:至今仍準備根據協議完成買賣股份
據瞭解,該筆收購協議中,賣方是CEG Holdings (BVI) Limited,為中國恆大的間接全資子公司;買方是合生活科技集團,為合生創展的附屬公司;賣方擔保人為中國恆大。
對於終止收購的原因,合生創展提出不同解釋。合生創展在公告中表示,10月13日,買方發出通知要求賣方按照協議履行責任,但是接獲賣方通知予以解除或終止協議。儘管買方準備根據協議完成收購銷售股份,但礙於賣方通知,難以確定能否按照協議以完成買賣銷售股份。
合生創展還表示,公司重申,買方至今仍準備根據協議完成買賣銷售股份,但恆大方面在訂立該協議後提出修改其中包括代價的付款條款,買方認為不可接受。
根據協議,買方應將收購款先行支付至恆大物業的銀行賬戶,待結清恆大物業與中國恆大及其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應付款後再行將餘額支付予賣方。買方不接受協議他方要求改為將代價先直接付給賣方,因為在買方未完成對恆大物業進行盡職調查以結清恆大物業與中國恆大及其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應付款之前,此舉將難以確保恆大物業收到中國恆大及其關聯方的應付款。
值得指出的是,根據合生創展公告,雙方在收購協議中設定了違約條款,倘若該協議一方違反該協議致使訂約方無法根據該協議落實完成,非違約方有權終止該協議。在終止後,違約方須向非違約方支付違約金10億港元。
不過,從合生創展公告可以看出,該公司並未完全放棄這項收購,其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現正探討各種選擇,將在適當的時候刊發進一步公告。倘若根據協議的條款完成買賣銷售股份,買方將根據收購守則就收購銷售股份提出強制全面要約。
上演“蛇吞象”,中國恆大欲出售物業以自救
關於恆大物業出售股份,早在9月份,就有市場訊息稱,碧桂園服務、萬科曾與恆大進行過接洽,商談物業併購事宜,但均沒有落地。
直至10月4日,中國恆大、恆大物業及合生創展三家公司同時停牌,稱等待刊發相關公告。合生創展公告稱,公司即將刊發的公告涉及同意收購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份。不過,三方均未透露任何訊息,彼時市場猜測與恆大物業股份出售有關。
但是10月19日,事情發生變化,有媒體報道,合生創展停止與中國恆大磋商收購恆大物業股權。
合生創展收購恆大物業股份,被業內稱之為“蛇吞象”。公開資料顯示,合生活科技集團主要業務是提供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及小區增值服務。截至2020年9月,合生活科技集團服務150餘個專案,物業管理面積逾8000萬平方米。
根據公告,恆大物業及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綜合物業管理服務,業務覆蓋22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及香港300多個城市,截至2021年6月30日,總在管面積約4.5億平方米。
上演“蛇吞象”,且恆大物業出售股份距離其在港交所上市不足一年,這背後是中國恆大出現了流動性危機,其正試圖通過出售旗下部分資產進行自救。
而早在8月10日,中國恆大曾釋出公告宣佈,公司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於出售本公司上市附屬公司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權益。
對於中國恆大的流動性危機,10月15日,在央行新聞釋出會上,央行市場司司長鄒瀾強調,(恆大)集團總負債中,金融負債不到三分之一,債權人也比較分散,單個金融機構風險敞口不大。總體來看,其風險對金融行業的外溢性可控。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武新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