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9日電 (王玉玲)近日,貝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貝普醫療”)披露了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並更新了招股書。
成立於2000年的貝普醫療,主營業務為一次性醫用穿刺注射器,本次公開發行數量為2100萬股,募資5.98億元。
中新經緯注意到,貝普醫療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其他自然人股東均為實際控制人張洪傑親屬。在IPO之前,貝普醫療進行了分紅,還對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王興國等人進行股權激勵,從而導致貝普醫療2020年度增收不增利。
上市前分紅6000萬元
據貝普醫療招股書,貝普醫療最大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張洪傑,直接持有貝普醫療72.29%股份,並透過擔任溫州貝益和溫州貝拓的普通合夥人間接控制貝普醫療5.86%的股份,合計控制貝普醫療78.56%的表決權。
招股書中股權關係
此外,在股權結構中,王興國系張洪傑表弟,張林鋒系張洪傑堂弟,王朝陽系張洪傑表妹、王興國姐姐。不僅掌握股權,張氏家族成員還多在貝普醫療擔任要職,王興國為董事、副總經理;張林鋒為董事、銷售部經理;王朝陽為銷售部經理。
同時,根據天眼查,中新經緯注意到,張洪傑的妹妹張小華、張洪傑父親的妹妹張玉英、張洪傑母親的妹妹姜美玉等人透過溫州貝益管理諮詢合夥企業間接持有貝普醫療股份間接持有貝普醫療股份;張洪傑妹妹的女兒馮淑、張洪傑父親妹妹的兒子王靖其等人透過溫州貝拓資訊科技服務合夥企業間接持有貝普醫療股份。據中新經緯計算,張洪傑親屬直接或間接持有貝普醫療25.72%股份。
在此股權結構之下,貝普醫療曾在2021年進行大手筆分紅。2021年2月,貝普醫療分配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計可分配利潤中的6000萬元,佔2020年淨利潤3941.23萬元的152.34%。6000萬分紅之下,貝普醫療2021年流動比率降至0.83,速動比率降至0.51,流動負債增速超過流動資產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貝普醫療的持股股東大部分為張洪傑及其親屬,分紅也大部分歸屬於“自家親戚”。實控人張洪傑本人收到現金分紅3473.29萬元,用於購買銀行大額存單和定期儲蓄存單,公司第二大股東王興國則將分紅款912.04萬元用於購買定期儲蓄存單和購買房產等。
除了分紅,2020年,貝普醫療還對董事及副總經理王興國、溫州貝益及員工持股平臺溫州貝拓進行股權激勵,2020年股份支付費用達到2705.38萬元,佔管理費用的63.51%。
相關股份支付成為貝普醫療2020年增收不增利,2021年淨利潤增速遠大於營收收入增幅主要原因。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貝普醫療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1億元、2.73億元和4.22億元,同比增長23.74%、54.44%;實現淨利潤分別為5665.38萬元、3941.23萬元和9707.72萬元,同比增長-30.43%和146.31%。
除了上市前分紅與股權激勵拖累淨利潤外,中新經緯注意到,王朝陽為新晉股東,2021年7月,張洪傑表妹王朝陽增資入股,價格為每股10.31元,持有貝普醫療近1%股份。
在此前,王朝陽所控制的藝展貿易為貝普醫療關聯方,在2020年和2021年一度成為貝普醫療第一大客戶。為減少關聯交易,2021年6月,貝普醫療以615萬元價格收購藝展貿易擁有的醫療器械相關客戶資源。
除了收購藝展貿易,貝普醫療還在2020年12月分別以248.74萬元和414.08萬元的價格收購了貝普貿易及碧普進出口全部股權。兩家企業實控人均為張洪傑,主要從事外貿業務,業務模式為從公司採購產品後進行出口銷售。
貝普醫療還與近期同樣處於IPO程序中的宏宇五洲同屬張氏家族,宏宇五洲的主要產品為注射器、醫用穿刺針及輸液輸血器,其實際控制人為張洪傑的弟弟張洪瑜。兩者還因存在關聯交易被證監會關注。2019年-2021年,貝普醫療分別向宏宇五洲銷售採血針、注射針等586.6萬元、182.72萬元、247.72萬元。
在回覆問詢函時,貝普醫療否認了同業競爭,並表示兩家企業股權控制結構存在差異,相互或單方面利益輸送、讓渡商業機會等風險較低。對於貝普醫療向宏宇五洲銷售採血針價格低於平均價格,貝普醫療表示,主要源於對採購數量較多的客戶給予一定價格優惠。
存業績下滑風險
受益於疫情接種疫苗需要,貝普醫療廣為人知。2021年,貝普醫療實現營業收入4.22億元,增幅達到54.44%。對此,貝普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2021年疊加新冠疫苗接種的外部因素,市場對注射針及非專科注射器產品的需求旺盛,上述產品營業收入合計較上年增加1.15億元,增長193.29%,因此進一步提升了公司 2021年的營業收入水平。
在回覆問詢函時,貝普醫療進一步披露稱,2021年,因新冠疫苗影響收入增長9137.88萬元,佔增長比重為61.49%,注射針及非專科注射器產品85%以上銷往美國等北美洲地區及德國、英國等歐洲地區。
2022年上半年,貝普醫療營業收入為1.9億元,同比增長26.41%。但貝普醫療在招股書中也對未來業務可持續性提示了多種風險,一方面,由於外銷業務佔比較高,將受到國家出口政策、進口國進口政策與經濟狀況、匯率以及國際市場需求變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另一方面,2022年以來,全球新冠疫苗接種增速有所放緩,對貝普醫療新冠疫苗注射相關產品需求降低,若未來新冠疫苗注射需求大幅下滑或停止新冠疫苗接種,則注射穿刺類產品市場需求也將回歸常態,貝普醫療將面臨經營業績下滑風險。
此前已有英科醫療和藍帆醫療等上市公司因手套等防疫物品產能過剩而股價腰斬,貝普醫療是否也同樣存在產能過剩危險?
據招股書,貝普醫療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和庫存商品構成。中新經緯注意到,貝普醫療的存貨賬面價值在報告期內逐步增長,2020年至2022年6月末,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4400.22萬元、6983.70萬元和6994.74萬元,佔流動資產比例為24.26%、38.33%和36.44%。
就庫存商品而言,2020年-2022年6月末,貝普醫療庫存商品餘額分別為1382.79萬元、2806.25萬元和2400.36萬元。對此,貝普醫療表示,主要因為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2021年末公司未發貨訂單較多導致。
同時,貝普醫療在報告期內也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擴大,未來存貨餘額可能會繼續增加,如果沒能及時銷售或者結算,公司的存貨週轉能力可能下降,資金利用效率受到影響。
而在本次募集資金用處中,除了研發中心建設和補充營運資金,主要資金將用於年產20億支醫療器械產品技術改造及擴建專案。
庫存量顯著增長,同時業績存在下滑風險,募集大量資金用於增加產能是否合理?對於以上問題,中新經緯近日向貝普醫療致電致函,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覆。(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絡本文作者王玉玲:[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