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不是什麼陌生的詞彙。一家上市公司做出回購行為時,一方面意味著管理層和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和內在價值有更強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裕的體現。
8月4日,凱萊英開盤大漲,截至午間休市,報價168.97元/股,漲幅6.20%。
訊息面上,昨日晚間,凱萊英發布了回購預案。
公告稱,公司擬不低於4億元、不超過8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290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及登出減少註冊資本。
昨日收盤時,凱萊英報價159.1元/股,公司最高回購價溢價高達82%。凱萊英表示,該回購價格上限不高於董事會審議透過回購決議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150%。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購預案公佈的前一天,凱萊英股價剛剛跌出近兩年來的新低,最低報價154元/股,年內累計跌幅已經近50%。
年內回購額已超675億元
今年以來,A股公司回購股票的熱度不斷攀升,大額回購也頻頻出現。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超過700家公司釋出回購預案,二季度擬回購公司超過了450家。其中,有近80家公司回購金額上限達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共有30個行業的公司釋出回購預案,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板塊公司數量居多,均超過70家。
透過回購穩定股價,已成不少龍頭上市公司的“必選項”。一邊是新的回購計劃頻頻推出,另一邊是公司拿出真金白銀積極“護盤”。
資料統計顯示,截至8月3日,A股已有868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超675.57億元。其中,順豐控股、比亞迪、海爾智家、萬科A、美的集團、榮盛石化等已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恆力石化回購額更是超過20億元。此外,中國平安去年丟擲的大額回購計劃,截至7月底也已經回購超過50億元。
具體來看,美的集團已回購2944.7萬股,耗資約16.38億元;順豐控股累計回購3677萬股,耗資18.99億元;東方雨虹已回購1276.55萬股,耗資5.44億元;英科醫療已回購836萬股,耗資約2億元。國瓷材料、天賜材料、用友網路等今年以來回購金額也分別突破了2.50億元、3.87億元、8.03億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機械裝置、化工這五大行業的回購熱情最高,分別有45家、45家、39家、33家、23家企業在7月份實施股份回購。
從回購金額來看,醫藥生物、家用電器、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回購意願強烈,已回購金額位居前三,累計回購金額分別達47.52億元、37.72億元和31.84億元。
大額回購難逃股價下跌
因此,在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不甚理想時,回購成了管理者善用的一種提振股價、展示信心的手段。但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同一種手段用得多了,市場也不會一直買賬。
如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東方雨虹、順豐控股等,雖然在回購方面持續大手筆投入,但股價卻是連連走低。其中,中國平安日前創下近5年新低;用友網路日前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低;美的集團、東方雨虹、順豐控股、恆力石化等個股的股價也距離近兩年來的低點不遠。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是市場風格轉變,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賽道股更受青睞;另一方面或是投資者對回購有了“抗性”。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不乏有上市公司將回購作為抵消公司負面新聞的手段,在公司爆出利空訊息,比如業績爆雷、公司實控制人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等導致股價大跌時,火速推出回購方案“救急”。
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回購“雷聲大、雨點小”,如宋都股份、敏芯股份、正源股份、青龍管業等,都有“忽悠式”回購的嫌疑,還有不少公司已經“撤回”了回購計劃。這就彷彿“羊來了”的故事,讓投資者對“真假回購”更為謹慎了。
此外,有錢進行大額回購的多是“不差錢”的白馬股,但是部分白馬股的下跌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之前漲幅太大。
從這些越回購越跌的白馬來看,大部分集中在家電、食品、日用品等大消費及醫藥行業,這些個股在此前疫情環境下業績迎來爆發,股價也基本出現較大升幅,不少股票透支了未來2-3年的上攻動能,即使公司頻頻回購也難以令投資者看到短期內的上行趨勢。
回購初心有待甄別
總的來說,回購雖然向市場傳遞出了積極的訊號,可以視為投資決策時的參考,但更多的還是應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及成長性。因此,股價回購方案是否能夠起到提振股價作用還是值得商榷的。
歸根結底,A股上市公司不能太著眼於短期,回購的功利性不能過強,總是發生在股價暴跌階段。這樣幾乎是擺明了告訴投資者,回購目的就是為了拉昇股價,想借此增強市場信心,讓持股的投資者不要拋售,但越是這樣投資者越擔心公司股價未來的走勢。疊加有些公司,回購計劃與股東減持同時進行,又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消極情緒。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質地良好的公司,在市場低迷時積極回購可以幫助股價走出低谷,但如果公司自身的經營出現較大問題,回購不僅無力挽回股價頹勢,而且還進一步惡化了公司的現金流狀況。
因此,是否進行回購,也需要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不能為了“蹭熱度”而丟擲回購預案,公司業績、回購動機、回購價格、回購能力都合理的情況下公佈的預案,才是市場真正認同的積極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