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拿到格力鈦絕對控制權,格力電器加碼新能源是喜還是憂?
圖源:官網截圖。
格力電器遭遇多事之秋,董事長董明珠與孟羽童之間的話題還未平息,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鈦的訊息又引發熱議。12月20日當日收盤,格力電器報收30.80元/股,跌幅7.09%,股價年內新低。
股價下跌前夕,格力電器公告稱,擬以10.15億元增持格力鈦24.54%股份,交易完成後合計控制格力鈦表決權72.47%。未來12個月內,公司擇機開展公司協議受讓格力鈦合計不超過27.53%的股份。這意味著,格力電器或將完全控制格力鈦。
格力鈦原名銀隆新能源,董明珠是其第二股東,不過格力電器的公告強調董明珠不參與本次交易。
有業內專家指出,格力鈦公司的資產與負債相當,公司經營多年虧損,對此資本市場可能對公司前景不太有信心。
格力鈦以鈦酸鋰電池為核心,是格力電器新能源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格力電器增持格力鈦,有助於增強對格力鈦控制,有助於解決格力鈦現階段的經營問題,也有利於格力電器多元化戰略的推進。
格力鈦資產負債相當連續虧損,估值高達41.38億,12名交易對手是誰
格力電器股價年內新低前夕,格力電器公告稱,公司擬透過受讓現有股東持有的股份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鈦股份,公司已於12月19日與12名交易對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受讓其合計持有的格力鈦的24.54%股份,交易作價10.15億元。公司將合計控制格力鈦表決權72.47%,其中,格力電器直接持有格力鈦55.01%股份,並透過表決權委託安排擁有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鈦17.46%的表決權。
圖說:此次交易的12名交易對方,以及格力鈦的估值。
格力電器表示,除前述12名交易對方外,公司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在未來十二個月內,以不超過本次交易估值,擇機開展公司協議受讓格力鈦合計不超過27.53%的股份,實際成交價格以屆時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的為準。此舉意味著,格力電器未來12個月內或將完全控制格力鈦。
12月20日開盤,疊加市場大勢,格力電器股票波動下行。對此,產業分析師家梁振鵬認為,格力鈦公司的資產與負債相當,公司經營多年虧損,對此資本市場可能對公司前景不太有信心。
“格力鈦公司發展狀態不佳,格力電器增持後,有可能影響格力電器的業績,這可能是資本市場對這一行為的反應。”產業觀察家丁少將表示。
實際上,格力鈦原名銀隆新能源,格力電器與銀隆新能源的交集源於2016年,董明珠曾計劃透過格力電器以130億元收購銀隆,由家用空調進軍汽車空調市場,同時佈局儲能、新能源汽車等相關產業,推動企業多元化。但該收購計劃遭股東否決,隨後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資入股銀隆,成為第二股東。
2018年後,銀隆新能源頻遇坎坷,公司上市之路也被迫終結;董明珠也與銀隆新能源原董事長魏銀倉矛盾升級。不過,經歷五年的拉扯,格力電器2021年8月公告稱,公司透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得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董明珠將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託公司行使。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合計控制銀隆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控股子公司。
2021年11月,銀隆新能源更名為格力鈦。格力鈦是一家集鈦酸鋰電池核心材料、電池、智慧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為一體的綜合性新能源產業集團。截至2023年6月30日,格力鈦資產總額243.11億元,負債總額242.45 億元,應收賬款27.03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0.66億元。
與之對比,這次交易中,資產與負債相當的格力鈦,全部權益價值為41.38億元。
格力鈦2022年度營業收入25.87億元,營業利潤-19.69億元,淨利潤-19.05億元。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4.40億元,營業利潤-1.42億元,淨利潤-1.71 億元。格力鈦已於2021年納入格力電器上市公司的合併範圍。
梁振鵬認為,格力電器增持格力鈦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加碼投入,不過格力鈦前股東留下太多債務,公司歷史包袱太重,許多方面需要時間梳理,這也是格力鈦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增持格力鈦凸顯了董明珠和格力電器對新能源賽道的決心和樂觀預期;另外,目前格力鈦處於估值低位,增持成本也較低,一旦未來格力鈦業績改善,資本價值也會得到釋放。”丁少將表示。
格力多元化佈局,此前已控股多家企業
“格力鈦的鈦酸鋰技術安全性突出,具有快充放、 耐寬溫、長壽命等特性,缺點在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比較低,所以格力鈦電池成本比較高,價格也偏高。讓鈦酸鋰電池成為行業主流產品之一,是格力電器對格力肽公司的戰略規劃,能否實現需要觀察。”梁振鵬認為。
2021年,格力電器先後收購銀隆新能源、盾安環境,劍指新能源領域,被視為由“內生式增長”向“外延式擴張”轉變。盾安環境是全球製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盾安環境也為格力電器供應相關製冷配件物料。近年來,盾安環境佈局5G、軌交、冷鏈、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等新基建和新消費產業關聯的空調與製冷業務。
談及公司多元化,2021年底,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格力要做好兩大板塊,一個是消費電子板塊全產業鏈的覆蓋,一個是工業板塊,包括數控機床、精密模具等。”
格力電器2022年財報也提到,格力電器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費品牌及凌達、凱邦、新元等工業品牌,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2023年以來,格力電器加強“好空調,格力造”到“好電器,格力造”轉變。
格力電器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工業製品營收54.88億元,同比增長90.01%;綠色能源營收29.15億元,同比增長51.32%;智慧裝置營收2.48億元,同比增長23.68%。
對於增持格力鈦,格力電器表示,基於對中國宏觀經濟、資本市場、新能源行業的長期信心,公司堅定推進實施新能源戰略。
“格力鈦是公司新能源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格力鈦的控股股東,公司對格力鈦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本次交易是公司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公司加強對格力鈦的管理與控制,充分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降低內部管理成本,加速推進落實格力電器的綠色能源戰略,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格力電器表示。
梁振鵬指出,格力鈦的技術對格力電器實現低碳化轉型有一定幫助。有格力鈦技術的支撐,格力電器已實現了光儲空技術的應用,而且這讓格力能夠深入到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多個領域,例如空調、壓縮機、電控和電容等。
“多年以來,格力電器一直致力於多元化發展,但目前公司多元化程度並不高,空調等家電業務仍是格力電器主要營收來源。格力鈦屬於新能源賽道,如果能夠成功布局,形成規模化,對格力電器多元化發展大有助益。屆時,資本市場也會有不一樣的反應。”丁少將認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陳維城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