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投資佈局應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硬科技與軟科技高度融合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鄭仲芹

2023年11月20日, 2023年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暨《時代週報》成立15週年慶典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時代週報、時代財經APP承辦,新週刊、時代商學院、消費者報道、創業圈、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協辦。

論壇大咖齊聚,其中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做了主題為“產業現代化的金融邏輯”的演講,從宏觀、產業、投資三個角度分享了新質生產力的投資邏輯。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投資佈局應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硬科技與軟科技高度融合

“新質生產力我們投資過很多次,但是新質生產力不僅僅是技術,還有商業模式等新的能力,在從舊到新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有成功有教訓,也因此發現了一些規律,接下來我們可以分享一下。”在論壇上,魏鳳春表示。

技術界定秩序已是共識

魏鳳春表示,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透過技術突破來界定全球新秩序已經成為共識。

“既然企業家和政治家都認為這是必由之路,資本市場一定會引領全球去投資這樣的新公司。今年投資者對人工智慧及其背後的數字經濟感興趣,反映的是對科技板塊的看好,十年前以TMT為代表的科技行情的輝煌還歷歷在目,渴望科技股行情繁榮昨日重現是很多投資者的夢想。”魏鳳春指出。

“但高新產業的脆弱性使我們不得不考慮政策博弈、宏觀經濟執行的穩定性。”魏鳳春在會上表示,“我們認為基於對宏觀經濟的預測,未來會更多地考慮對科技股的投資。正因為中國的債務週期和房地產週期對經濟總量形成了約束,反而顯得科技股的結構性行情特別耀眼。”

新技術主導產業發展已是規律

魏鳳春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透過新技術、新要素、新模式來滿足主導產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一種規律。同時,新舊產業的演化又決定著資產配置中收益和風險的分離。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投資佈局應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硬科技與軟科技高度融合

“我們對所謂的新質生產力的分析將從四個角度出發,包括制度革命、要素革命、技術革命、需求革命。”魏鳳春表示。

具體來看,第一,隨著政策的積極推動,制度變革方面,現在很多公司的體現還是非常明顯的;第二,當前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是數字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要素;第三,人工智慧又是技術革命的關鍵;第四,需求革命則體現為對廣大居民美好生活質量提升的滿足。透過以上四個角度,將能夠很好地解釋新質生產力。

魏鳳春指出,“到今年年底,科技股的春天大機率就要來了,這是很有利的訊號。”

但是魏鳳春也提醒到,重大的科技革命也有兩面性,我們不僅需要認識它的進步作用,抓住它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充分意識到重大變革也有很大的額外不確定性,負面效果也會隨之出現,需要充分估計它將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

那麼,從投資視角,我們應當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魏鳳春在會上表示,“從2020年開始,全球增長不確定性的情況是實際存在的,對此我們要採取一些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以今年的行情來說,一九策略,即啞鈴策略,是確定性風險下的最優選擇。“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投資佈局應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硬科技與軟科技高度融合

而針對於未來幾年的投資策略,魏鳳春認為啞鈴策略太過保守,應該更積極一些。

應該如何擁抱變化?魏鳳春舉了安德森和伍德兩位基金經理的例子。

安德森透過長期重倉持有特斯拉、亞馬遜等股票獲得高收益,而伍德則透過重倉特斯拉、比特幣等資產,取得了驚人的業績。他們二人的成功,根本原因在於認知決策上與大多數基金經理完全不同,他們會重倉所謂的“行業破壞者”,踐行“顛覆式創新”的投資思想。

“我們從現在的投資研究過程中看到,投資是有邏輯的,也是有邊界的,上面我們提到的現代化科技、中國的消費、金融、週期,大家都可以佈局。”魏春鳳建議,“最後,我們還認為,未來新的生產力不僅僅是科技,還有大眾化、稀有金屬、智慧化、新能源、品質消費、環保等綜合力量。聚焦到製造業上,我們認為軟科技開始從擴散到收斂;而硬科技則從積聚到吸附。市場更希望看到的是硬科技與軟科技的融合,透過這種方式佈局,成功的機率應該會更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3 字。

轉載請註明: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投資佈局應從擴散到收斂,從積聚到吸附,硬科技與軟科技高度融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