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擠出價格“水分”,這些藥企的銷售費用終於降了

一直以來,在醫藥行業,包含市場、學術推廣等專案在內的銷售費用,被看作是商業賄賂高發區而備受關注。

當前,正值三季報披露時期,不少藥企紛紛披露業績。

有眼尖的業內人士發現,一些藥企銷售費用在下降。不過,各個企業對此給出了不同的解釋。

集採發揮作用

“這個產品一旦納入集採,也就再不需要我們銷售人員了,相應銷售費用也就不存在了。”一談及企業銷售費用和集採的關係,中原地區某大型藥企銷售人員就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吐槽”。記者注意到,當前一些企業的銷售費用之所以出現下滑,與其多個產品在集採中中標關係密切。

例如,華海藥業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產生銷售費用2億元,其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為3億元。對於此現象,該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國家近幾年實行‘藥改’,要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藥品價格,就要擠掉中間環節的費用。透過國家集採,改變了以往一級一級的銷售方式。由此,企業的銷售費用就下來了。”

華海藥業半年報披露,其曾先後參與多次藥品集中採購。截至半年報披露日,公司共有12個產品中標。而在第三輪國家集採中,華海藥業又有3個產品順利中標。銷售費用下滑,而銷售收入增加,由此,公司淨利潤快速上漲。2020年1-9月,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8.41億元,同比增長64.23%。

除了華海藥業,此前在集採中標產品較多的海正藥業和科倫藥業,其銷售費用也在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海正藥業的銷售費用為11.51億元,比同期減少約3億元,而科倫藥業的銷售費用為21.85億元,比同期減少約10億元。

集採擠出價格“水分”,這些藥企的銷售費用終於降了
疫情和企業結構調整也有影響

除了華海藥業,昆藥集團和普洛藥業也是銷售費用下降很明顯的企業。昆藥集團2020第三季度報顯示,企業第三季度銷售費用為6.5億元,前三季度銷售費用16.92億元,同比下滑約20%。

對於銷售費用的問題,昆藥集團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司銷售費用下降還是由於疫情影響。一些銷售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相關費用也就減少了。並且,疫情之下,公司整體的營收和利潤均有下滑。”前三季度內,昆藥集團實現營收54.24億元,同比下降5.92%;實現歸母淨利潤3.51億元,同比下降2.45%。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340餘家A股上市生物醫藥企業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總計1250億元,該資料在2019年上半年的資料為1416億元。由此看來,不少企業的銷售推廣工作均在疫情中受阻。

比起華海藥業和昆藥集團,普洛藥業的銷售費用下滑卻更多系公司業務結構調整。普洛藥業董事長祝方猛此前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1-9月份,企業CDMO業務增長較快,同比增加50%以上,而整個製劑板塊業務同比下降近35%。由此,銷售費用出現下滑。根據普洛藥業2020第三季度報資料,公司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但本期銷售費用比上期下降約40%。

銷售費用整體仍處高水平

不過,雖然個別企業的銷售費用在下降,醫藥行業的銷售費用依然不低。僅以頭部企業為例,恆瑞醫藥今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達69億元,同比增長12%,佔營業收入的35%。石藥集團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為48.76億元,同比增長15.3%,佔營業收入的38.7%。

在此前的第三次集採中標企業中,石藥歐意中標品種達到8個,中標數目在所有競標企業中位居第一,而恆瑞醫藥的中標品種也達到4個,相對較多。如果是集採能影響銷售費用,為什麼這類企業的銷售費用依舊居高不下?

前述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總的來說,集採品種在當前所有藥物品種中還是很小一部分。除了集採品種,企業還有其他品種。而且集採品種利潤低了,企業就不得不更重視其他品種的推廣。而即使是集採品種,除了院內渠道,部分產品在零售、院外渠道方面依然有競爭空間,也需要做推廣工作。”

對於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的問題,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認為,在目前醫藥產品的嚴重同質化、醫藥行業強化競爭背景下,使得醫藥企業只能透過投入大量營銷費用來拉昇業績。而企業想要實現良性發展,只能進一步增強研發能力,提升競爭力。

記者 黃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41 字。

轉載請註明: 集採擠出價格“水分”,這些藥企的銷售費用終於降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