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7日訊 週四早盤,兩市開盤漲跌不一,隨後三大指數集體殺跌,滬指逼近3200點,創指尾盤跌近6%。盤面上,個股普跌,兩市跌停逾200家,多空分歧加大,賺錢效應差。
截止昨日收盤, 滬指報3210.10點,跌4.50%;深成指報12996.34點,跌5.37%;創業板指報2646.26點,跌5.93%。
分析人士表示,市場存在調整壓力,但持續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當前國內就業壓力較大的現實與新冠肺炎易反覆的特點使得寬鬆政策快速退出的機率較低。往後看,在經過短期樂觀情緒降溫、超常規寬鬆政策有序退出帶來的調整壓力後,後續市場還將存在一個由盈利驅動的上漲階段。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認為,基於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政策應不會轉向。進入三季度以後,經濟恢復向好的勢頭有望持續,維持經濟增速在下半年將恢復至疫前水平的判斷。
銀河證券指出,7月16日暴跌,誘導性原因是外資流出等因素。但是,深層次內因是市場過快上漲、估值過高,除了題材概念股,短時間過快上漲1-3倍形成了顯著泡沫,即使是茅臺、恆瑞等優質品種,也是貴的有點難以下手,交易結構很擁擠。短期“趨勢型”和“交易型”資金變動既是昨日大跌的原因。展望後市,短期有可能有震盪,更長一點看,市場仍有上漲空間,但要提高風險意識,對於“故事”要更加嚴格甄別!建議從過去一年成長股(牛市上半場)簡單持股不動的風格調整一些,適當增加大波段操作的次數,當然,這意味著操作難度在上升。
市場重要新聞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