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創新要興糧穩產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面對糧食緊平衡和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解決中國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強化科技驅動,加快種業、農機等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實現糧食增產提質降本增效,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向科技要產能要產量,為確保實現今年1.3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生產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藏糧於技戰略是中國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成就舉世矚目,核心種源和新品種培育、底盤技術、丘陵農機等領域都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是中國糧食產能穩定提升、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背後的“科技密碼”。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但部分核心種源、高階裝備依然捏在別人手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糧食生產的源頭。在諸多農業科技中,良種是糧食增產的主導因素,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5%,居所有農業科技之首。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蹟。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是中國糧食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使中國水稻平均畝產提高20%以上,為國家乃至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李振聲的小麥遠緣雜交育種、李登海的緊湊型雜交玉米、謝華安推廣的再生稻以及朱有勇的旱地水稻種植技術等農業科技的突破,也對中國糧食增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要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農業科技進步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確保糧食安全,要強化科技驅動,向科技要產能要產量。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以產業急需為導向,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合成藥物、耕地質量、農業節水等領域,增強創新整體效能,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專案,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鹼作物等新品種;加緊大型智慧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等先進農機的研發,加快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要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既要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又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國家要捨得下力氣、增投入,對農業科技研發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援。要出臺金融、稅收等扶持政策,鼓勵引導涉農企業加大農業科研投資力度,推動形成穩定多元的農業創新投入機制。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始終是一個問題。要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广部門、農技服務組織和農業科研人員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針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才斷層、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各級政府應加大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力度,加強基層緊缺農技人才的培訓,提高農技人員的薪酬標準,讓基層農技隊伍穩下來。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里”。農業科研人員是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力量,要在實驗室搞科研,也要到田間地頭搞科研,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農民科技素質決定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的高低。糧食種植比較效益低,農民應用農業科技積極性不高。國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透過新品種的試驗示範、新技術的整合展示,讓農民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積極擁抱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為糧食增產賦能添智,為糧食產能提升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88 字。

轉載請註明: 向科技創新要興糧穩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