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滬深兩市加上北交所合計有60家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創出歷史紀錄。部分龍頭企業如贛鋒鋰業、貝特瑞等也榜上有名。二級市場上,釋出被立案調查的公司66.67%跑輸大市。
前三季度60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9月24日,ST天潤(002113)釋出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對公司實際控制人賴淦鋒的《立案告知書》,因賴淦鋒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賴淦鋒則表態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因涉嫌信披違規,ST天潤及公司多位高管被處罰,前述公司實控人賴淦鋒被給予警告、罰款60萬元,並被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ST天潤表示,賴淦鋒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
此外,公司之前也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今年7月22日,ST天潤曾釋出公告稱,因公司涉嫌存在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於2022年7月11日決定對公司立案。
《投資快報》記者關注到,近年來,對於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方面的監管持續趨嚴,多家公司遭到立案調查,上市公司信披環境不斷最佳化。除ST天潤外,9月份以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司還有*ST海倫(300201)、江蘇陽光(600220)和恆寶股份(002104)。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被立案調查的公司中,有些還是龍頭企業。如贛鋒鋰業(002460)7月4日釋出公告稱,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公告顯示,證監會早在今年1月24日便對贛鋒鋰業立案,但公司在7月1日才收到告知書。
根據官網和財報介紹,曾有“鋰王”之稱贛鋒鋰業主營業務貫穿資源開採、提煉加工、電池製造回收全產業鏈,產品被應用於電動汽車、儲能、3C產品、化學品及製藥等領域。同時,該公司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登陸A股8年後,2018年又在港股上市,成為鋰行業首家“A+H”上市公司。
此外,有“北交所一哥”之稱的貝特瑞(835185)今年7月20日晚間釋出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賀雪琴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開資料顯示,貝特瑞主營業務為生產經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主要產品包括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等,最新市值349.48億元,是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
近七成被立案公司股價跑輸大市
今年以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司已創下歷史紀錄。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9月28日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共計有60家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據統計,2021年同期僅有38家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0年同期數字為53家,2019年為51家,2018年為49家。
業內人士指出,立案調查數量創下新高,一方面體現出監管層對於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另一方面也表明,如今上市公司資訊披露整體質量仍有待改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披露資訊是證券市場有序執行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小投資者瞭解上市公司和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基本依據。尤其是在即將實施全面註冊制的背景下,資訊披露在證券發行中的核心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被立案調查會有什麼影響?業內人士表示,被立案調查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透露出監管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決心與態度。而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對一家公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重大資產重組,根據《股票異常交易監管暫行規定》第六條的規定,上市公司向證監會提出重大資產重組行政許可申請,如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尚未受理的,證監會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證監會暫停稽核。另外,還可能引發暫停上市甚至終止上市等。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被立案調查的公司多數股價表現不佳。據同花順iFinD資料統計,截至9月28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60家公司中,有40家公司股價年內跑輸同期大市(滬指)。當中*ST紫晶(688086)、澤達易盛(688555)、*ST宜康(000150)、ST太安(002433)、*ST吉藥(300108)、ST美盛(002699)、杭可科技(688006)、*ST海倫(300201)等跑輸大市(同期滬指跌幅16.34%)超過30個百分點。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60家公司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