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礦已達週期頂點?王傳福稱國內鋰資源可滿足3億輛電動車需求

  9月23日,鋰礦股震盪走低。西藏礦業跌超4%,中礦資源、融捷股份、天齊鋰業、盛新鋰能、金圓股份等跟跌。

  訊息面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百人會舉辦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2022)上表示,我國鋰資源總體是夠的,可以滿足全國3億輛汽車全面電動化的需求。就在這周, PLS 公司完成第九次鋰精礦拍賣,拍賣價格超預期,鋰鹽成本51.3萬元。鋰礦價格是否就此達到週期頂部?王傳福的觀點是否有失偏頗?本文將詳細解析。

  鋰礦供給錯配的時間視窗越來越窄

鋰礦已達週期頂點?王傳福稱國內鋰資源可滿足3億輛電動車需求

  從供給角度來看,業內預期2025年全球鋰礦產量將增至93.1萬噸LCE,且到2032年,將進一步達到134.7萬噸LCE。根據天齊鋰業港股招股書內容,鋰礦供給放量增速最高的階段集中於2022年-2026年,年化增速超過25%;此後至2032年,將維持1.3%的低速增長。

  從需求角度來看,目前鋰需求量最大的是消費級電池。參照 SQM 年報,2020 年全球鋰需求 33 萬噸碳酸鋰當量。湘財證券預計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940 萬輛(+38%),對應 2022 年動力電池鋰需求增量大約 14.4 萬噸碳酸鋰當量,總共碳酸鋰當量約為47.4萬噸LCE。

  除了消費級電池外,另一個鋰下游終端的需求也是儲能。2021年,離網儲能系統總電池使用量為19.8吉瓦,電網使用量為32.2吉瓦。預計在2022年至2026年間,網路應用的年增長率將達到44.2%。隨著電網儲能普及率不斷提升,2032年將達到每年13.8萬噸LCE。

  從未來鋰礦供給增量來看,儘管鋰化學品生產不斷增加,但2022年仍然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後續的供給錯配轉折將會出現在2023年。

  很多券商有色金屬組釋出了報告,稱鋰礦供應緊張,鋰價會繼續走高,甚至有傳言稱鋰礦企業的擴產計劃只是 PPT計劃,並沒有推動鋰礦的發展。因為它們還在享受著鋰價上漲帶來的好處,如果加快產能,導致鋰價下跌,那就虧大了。

  在這種“不擴大產能,只賺不到錢”的博弈中,有多少選擇了順勢而為,或者對外宣稱擴產以安撫市場焦慮實際投產卻拖拖拉拉的上游企業就不得而知了,但大機率會有。

  鋰礦從投資邏輯上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要知道,資本市場喜歡增長預期,價格只能維持,而不能上漲,那麼業績增長靠什麼實現?如果沒有預期的業績增長,為什麼要投資這些股票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鋰礦企業一年賺個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但跟去年比起來,還是差了十數倍。

  單從利潤上來看,那些大公司完全可以碾壓鋰礦行業,光是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的淨利潤,就比鋰礦公司的利潤還要多,但傳統金融股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並不大。原因在於這些企業及其所在行業已經飽和,沒有可談的增長故事,也沒有增長預期。

  兼聽則明,鋰礦投資還須關注供給需求兩端

鋰礦已達週期頂點?王傳福稱國內鋰資源可滿足3億輛電動車需求

  根據東海期貨資料,動力電池方面,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50.1 GWh,裝車量27.8 GWh,出口1.9 GWh,動力電池環節當月庫存淨累積20.4 GWh,靜態估算可滿足終端車企22天生產所需,這一產量和裝車量的顯著差異進一步印證了渠道庫存可能大幅走闊的隱憂,即下游各環節的主動補庫存可能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需求,價格快速提漲階段,原料庫存充沛的企業將優先消耗原料庫存、減少採購,對應表觀需求下滑、減緩價格的上行速度。

  從供給來看,新的鋰礦專案如何才能達產也面臨著阻力:

  (1) 環保問題。

  最近,歐盟委員會正在評估歐洲化學品管理局關於碳酸鋰、氯化鋰和氫氧化鋰等有害人體健康的提案,該提案將於2022年末或2023年初作出最終決定。該決定不僅對 ALB德國工廠產生影響,而且對歐洲鋰礦的擴產也產生了影響。

  (2) 綠地專案延期投產成為常態;

  簡單的解釋一下,“綠色”和“棕地”是源於住宅和工業建築專案。綠色專案是指完成在綠色區域(未開發土地)的專案;棕地專案是指在已用土地上進行其他用途的專案。從2021年開始,綠地專案從審批到開採到投產,都沒有達到預期。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幾年新開工的鋰礦專案,基本上都是以綠地為主,所以產能擴張速度可能延緩。

  (3) 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分化。

  當業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鋰價格上時,另一個巨大的預期落差來自於鋰化工產品,即碳酸鋰和氫氧化鋰。

  氫氧化鋰的生產,按照原料的不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用鋰輝石生產氫氧化鋰,另一條是鹽湖生產氫氧化鋰。鋰輝石可以直接生產氫氧化鋰,而鹽湖則需要先生產碳酸鋰,再進行苛化。

  氫氧化鋰屬於鋰鹽,類似於碳酸鋰。不同之處在於,碳酸鋰目前主要用於生產磷酸鐵鋰中低鎳正極材料。而氫氧化鋰則主要用於生產高鎳正極材料。根據市場調查,目前國外電池廠主要集中在高鎳三元電池上,而中國三元電池的高鎳化趨勢也在加速。因此,鋰化學成分的分化,也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

  中郵證券持續看好國內鋰鹽湖、鋰雲母、四川鋰礦等企業,看好未來的成長,建議關注:中礦資源,天齊鋰業,融捷股份,鹽湖股份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32 字。

轉載請註明: 鋰礦已達週期頂點?王傳福稱國內鋰資源可滿足3億輛電動車需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