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既有近憂,也有遠慮
(一)
何享健套現56億,增持8億自今年2月10日以來,美的集團在資本市場上遭遇水逆,股價跌跌不休,從最高點108元/股跌至最低點73.62元/股,跌幅逾32%,市值縮水超過2400億元。之後股價雖有所回撥,但市值仍然是大幅縮水,約1700億元。
面臨公司股價暴跌、市值的大幅縮水的狀況,美的集團管理層們開始了市值管理。
2月23日,美的集團董事會透過回購方案,在未來12個月內,同意以不超過140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過10,000萬股且不低於5,000萬股,回購的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計劃。4月2日,美的集團完成回購,最高成交價為95.68元/股,最低成交價為80.29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86.64億元。
5月10日,美的集團再一次啟動回購方案,擬以不超過50億元的資金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00元/股,回購的股份將予以登出,以減少註冊資本。尚未公佈回購進展。
兩次間隔很近的回購,回購股份的價格卻從140元/股降低至100元/股,下滑幅度接近30%,如此回購價格,美的集團是如何給出這兩大數字的?又是否合理?
首次回購期間,彼時美的集團的價格約90元/股,較140元/股有著50元/股的差距,幅度近36%。第二次回購情況也是如此,75元/股的價格與100元/股的價格有著25%的差距。這會讓投資者形成錯覺,誤以為美的集團股價有著大幅的上漲空間而買進,致使投資者被套牢,不知道美的集團此舉是否屬於無心之舉?
除了回購之外,美的集團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何享健也釋出了增持計劃。5月22日,何享健計劃在未來半年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美的集團股份,預計資金不低於8億元,沒有限定股價區間。
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美的集團多次釋出回購、增持計劃,涉及的金額接近150億元,充分彰顯美的集團對公司自身前景的肯定,同時給外界一種資金雄厚的感覺。
但令投資者疑惑的是,何享健在本次增持8億元之前,曾在去年減持了7028萬股股票,套現56億元,這個套現力度不可謂不大。或許這是導致美的集團股價持續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的集團自身業績情況。
(二)
增速放緩,空調毛利下滑兩次回購,美的集團給出的理由均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並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看好公司的前景,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營收、淨利增速放緩。2018年-2020年(報告期內),美的集團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96.65億元、2782.16億元、2842.21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87%、7.14%、2.16%。雖然營收保持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已經越來越慢,有停止增長、甚至下滑的趨勢。
報告期內,美的集團實現淨利潤分別為202.31億元、242.11億元、272.2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7.05%、19.68%、12.44%。也是呈現後繼乏力的態勢。
從產品來看,美的集團主要包括暖通空調、消費電器(含冰箱、洗衣機、廚房電器及其它小家電)、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在20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12.15億元、1138.9億元、215.8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2.65%、40.07%、7.60%。
可以看出,暖通空調與消費電器是美的集團收入的主要來源,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逾82%,是美的集團的經濟命脈。
2020年,家電行業市場總體呈現下滑趨勢。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資訊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 年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零售規模為 7,297 億元,同比下降 9.2%;家電行業出口規模為 4,582 億元(不含彩電),同比增長為 24.2%。
2020年,空調市場零售額為 1,475 億元,同比下降22.8%;洗衣機市場零售額達到 657.4 億元,同比下降 6.8%;冰箱市場零售額達到 930 億元,同比下降2.8%;廚衛家電零售額為 1,674.4 億元,同比下降4.8%。
在家電行業總體下滑的情況下,美的集團能夠實現微增長實屬不易,不過,具體到空調產品,格力空調仍然以36.9%的市場份額排在行業首位,美的空調則還是“千年”老二。此外,在冰箱、洗衣機等大型家電中,美的集團的線上、線下份額不如海爾,也是屈居第二。
競爭力不強。在2020年,美的集團暖通空調產品的毛利率大幅下跌,從31.75%下跌7.59%至24.16%,而格力空調的毛利率則下跌2.8%至34.23%,兩者空調產品的毛利率相差10%以上,說明美的空調產品的競爭力遠遠不如格力空調,產品沒有溢價能力。
對於投資者,更加關注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前景。家電行業的發展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密切關聯,產業線上認為,房地產投資增長受限於“三條紅線”,基建投資增長受限於地方債水平,持續大幅上升的空間有限。因此對未來消費增長不能寄望過高。
對於家用電器,消費者更加關心的是質量問題,但美的集團的產品的投訴量高企。在黑貓投訴平臺,搜尋關鍵詞“美的”就出現了5681條資料,投訴量也高達1823條,反觀格力電器,僅有1485條搜尋結果,投訴量為1032條,投訴量較美的集團少了近800條資料。
(三)
機器人“發育不良”對於企業而言,在原有主營業務不景氣的情況下,新業務的發展、培育情況是公司未來幾年內業績能否保持持續增長,甚至飛躍式發展的希望所在,也是資深投資者決定投資一家企業重要的參考因素。
之於美的集團而言,其在2016年完成了對全球機器人知名企業庫卡集團和以色列運動控制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公司Servotronix 的收購,在原有家電的基礎上,新增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並在2017年財報中對該新業務進行披露。
新業務營收下滑嚴重。2017年-2020年,美的集團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實現的營業收入下滑明顯,分別為270.37億元、256.78億元、251.92億元、215.89億元,2018年至2020年同比下滑的比例分別為5.03%、1.89%、14.30%,下滑加劇。
2017年-2020年,新業務佔美的集團總營業收入的比例也是逐年下降,分別為11.23%、9.89%、9.05%、7.60%。此外,新業務的毛利率先增後減,分別為14.48%、22.85%、20.79%、19.88%。
新業務收入的減少、佔總營收比例下滑、毛利率下跌等,說明美的集團未能把新業務發展起來,新業務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在2020年財報中,對於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收入的減少,美的集團稱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影響,全球各經濟體陸續停擺,庫卡的部分客戶也暫時關閉其工廠並減少投資活動,這導致庫卡主要業務顯著下滑。
但據睿工業(MIR)統計,2020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出貨量為 171,490 臺,同比增長 14.8%,在行業同比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美的集團新業務的這種表現實在無法令投資者滿意。
新的一年,工業機器人獲得較好的發展。據Wind資料,工業機器人行業2021年4月份產量30,178臺,同比增長43.00%,但不知道美的集團新業務的情況又是如何?由於美的集團在第一季度報告中沒有單獨對新業務進行披露,只能夠在半年報時才能進一步瞭解其新業務的發展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美的集團除了將希望放在機器人業務之外,近來也將目光投向了火爆的造車行業,但在原有家電業務增速放緩、新業務發展乏力的情況下,新增的汽車業務能否成為其新希望還有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