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新熵(ID:baoliaohui),作者:伊頁,編輯:明非,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杭州未來科技城,2021元旦假期剛一結束,區塊鏈產業園的打工人們便反常地急切回到工位,熱火朝天討論起比特幣漲勢,炫耀自己的數字錢包,彷彿夢迴2017,一枚比特幣價格首次超過一盎司黃金的時間點。
站上3萬美元價格,全球比特幣的資產規模,幾乎要與科技城一路之隔的阿里巴巴市值比肩,幣圈的人們確實值得為之瘋狂。
2020年讓89歲的巴菲特見證了歷史,經歷了4次美股熔斷。到了2021,被老人家嗤之以鼻為“貝殼”、“老鼠藥”的比特幣,也一舉超越伯克希爾的資產規模,報復成功。
不到3個月前,比特幣還在1萬美元徘徊的時候,美國上市BI服務公司Microstrategy的創始人兼執行長,Michael Saylor就對媒體表示:“我不會出售比特幣,我會持有100年。”
這番言論,當然與其公司持有超過7萬枚比特幣的事實有關,同時也是2020年PayPal、灰度、星展銀行等20多家機構資金,進入比特幣市場的一個縮影。
機構接盤,這便與2017年,代幣炒作造成的比特幣牛市,根源不同。理所當然,人們更不會相信2018年底的暴跌會那麼快到來。國外更有研究分析師稱,比特幣突破5萬美元指日可待。
何況回到現實,在全球還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之際,美聯儲的縮表承諾遙遙無期,其他央行也只能硬著頭皮開閘放水。選擇“數字黃金”,是相信未來還是無奈避險,在各家機構心中佔比幾何,只有自己知道。
就像12月份,比特幣剛翻了一番達到2萬美元時,一位國內投行人士的朋友圈感慨:“唯有茅臺和比特幣能抗通脹”。
現實就是如此荒誕,人民日報7月份的發文《變味的茅臺 誰在買單?》,也擋不住A股茅臺市值穩步攀升,元旦結束首破2000元大關。
分析茅臺目前十大流通股東,代表外資的滬股通賬戶和QFIT機構已在持股量和二級市場的盤面、定價上掌握了一定話語權。
擁有超過萬億資管規模的美國資本集團旗下,就有兩支基金“歐洲亞太成長”和“新世界”重倉茅臺;總部位於蘇黎世的瑞銀集團,在A股藍籌股中也偏好白酒,旗艦基金“中國機遇”對茅臺情有獨鍾。
避險,成了2020全球資本市場貫穿一整年的主題,也將延續到2021。
疫情下的海外一團亂麻,後疫情時代的國內,新的市場環境也讓企業家們很不習慣。
以前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呼風喚雨”的時代一去不返,國家監管部門也動作不斷;勞資關係的矛盾加劇,商業擴張的邊界愈發明顯,焦慮成了國內公司掌門人的常態。
2021年初,各路資產價格的狂飆,掩飾不住的其實是市場上所有角色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惶恐,都希望抓住那少數幾根所謂的“救命稻草”,幻想著泡沫不會在自己手中炸裂。
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是2021年每個人的重中之重。
| 疫情下的冰火兩重天離杭州市區僅有100多公里的乾潭鎮,被譽為“中國家紡寢具名鎮”。300餘家民營家紡企業彙集在此,養活了從全國各地趕來謀生的近3萬務工人員。
老家江西的李紅芳就是其中一員,丈夫在附近工地上幹活,她就會輾轉在各個家紡工廠裡打著零工貼補家用。
年初疫情讓她所在的廠子緊急停工,老闆訂單拖欠太多,賠錢歇業。接到家鄉疫情通知,夫婦二人決定留在浙江過年,但各行各業按下暫停鍵,讓坐吃山空的日子有點難熬。
好不容易盼來了復工,往日天還未亮就人聲鼎沸的人才市場卻異常冷清。因為全球疫情的爆發,國外客戶紛紛取消了訂單,三分之二的廠子都處於閒置或半開工狀態。
丈夫從工地回來後,給在出租屋裡閒了倆月的李紅芳出主意:“要不你去旁邊的義烏看看?聽說那邊拿個手機就能直播賣貨。”
她撇撇嘴,不想跟一幫和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湊在一起,可微信群裡“等通知吧”、“後續暫停”,類似的訊息成百上千,刺激著神經。
又糾結了一個月,捱不下去的李紅芳終於下定決心,買了一張去義烏的車票。之前幫過忙的一個工廠老闆突然打來電話:“明天有空沒有?我這邊需要十個熟練工,至少四天的量。”
日子可不止重回正軌那麼簡單,訂單一個接著一個。臨近年尾,李紅芳所在的廠子,一天5到6櫃(1櫃=1集裝箱)的產量都滿足不了國外客戶的需求。
“聽老闆說,我們搶了好多印度那邊的單子,今年過年也不回家了,要把上半年丟掉的掙回來。”消失了幾個月的笑容回到了李紅芳的臉上。
國家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顯示,第一、第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外貿正在加速回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恢復到疫前2019年的產出水平,增長5.2%。IMF原副總裁朱民表示,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的功勞最大,GDP增速有可能達到13%。
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也做出了預言:中國經濟將在2021年進入高增長、低通脹的最佳狀態。
然而,這些測算都是建立在2020年下半年,疫情未出現明顯反彈的資料基礎之上。隨著國外疫情的多變,美國單日新增病例超40萬,英國倫敦封城,日本首相考慮再度封國,國內近日也出現一起“超級傳播者”現象。2021,人類與疫情的鬥爭還未結束。
隨著加入RCEP和中歐投資協議的簽訂,國內經濟與全球環境的聯絡愈加緊密,受其影響也在所難免。
但可以確定的是,世界範圍內,唯一透過三期臨床試驗上市的國產疫苗,將是帶領全球走出陰霾的希望。
屆時,才是真正的“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 看得見的手張開五指國外的資本、市場和企業,被疫情折磨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內的同仁也需要積極擁抱全新的環境。疫情的放大鏡下,不同社會體制、市場政策的優劣對比進一步顯現,既凝聚了國內民眾輿論的心之所向,也堅定了執政決策層面的初心不忘。
不僅如此,2008年次貸危機,國內的“四萬億”應對策略,經過多年的教訓分析、經驗總結,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操控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美國宣佈制裁華為、限制晶片出口之後,國內相當數量的半導體企業不驚反喜、望眼欲穿,寄希望於政府加大力度的撥款補貼。
根據企查查的資料,2020上半年半導體相關企業的註冊量增速迅猛,二季度共註冊4600多家,同比增長207%。
終於,大有“新能源汽車騙補門”架勢的半導體產業,等來了發改委的新令: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責任,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專案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援、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緊接著,國家隊清華系的紫光集團爆雷,13億私募債的實質性違約,彰顯了政府壯士斷腕的決心。
被各路媒體解讀為科創板一週年“生日禮物”的螞蟻集團,上市前夕被緊急叫停;京東、天貓、唯品會“雙十一”活動,定價先漲後降的行為被頂格罰款;阿里、閱文、豐巢的一系列併購操作因違反《反壟斷法》被行政處罰。
監管部門的頻頻出手,不再顧忌重大政績工程或時間節點,釋放出的訊號只有一個,就是要資本和企業擔當起早已拋在腦後的社會責任。
10年前加入WTO,在“央媽”和“財爸”溺愛式的照料下,國內大部分企業和商人,錯把無序野蠻生長的環境當成了理所當然。
不過,資本的逐利天性是驅使著企業家,趕在政策法規完全落實之前,哄搶門票,發起自殺式的衝擊;還是認清趨勢,迴歸市場創造價值的本質,加入到國家民族復興崛起的大潮當中,相信各色人等都將露出本來面目。
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精準補貼、自主決策、自主擔責;還是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上層意志已然十分清晰:高質量發展,將是2021年的新發展格局。
同時提高到戰略層面的“雙迴圈”和“需求側改革”,則是留給資本和企業的“命題式作文”,誰的答案能夠讓人民滿意,誰就能在2021年一往無前。
這幾日,上海陸家嘴一家FA(財務顧問)機構的負責人,業務接到手軟,不光有行業寡頭、上市公司的專案需求諮詢,還收到許多各行各業腰部公司、初創者的商業計劃書。他興奮地跟朋友開玩笑道:“彷彿回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候!”。
| 支撐996的有無奈,也有未來經濟環境的下行,一方面造成了大批中小企業的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也給頭部大廠拉響了資金流的警報。風投、私募的偃旗息鼓,二級市場的放水泡沫,兩害相權取其輕,IPO勢必成為2021行業龍頭的必選選項。
於是乎,位元組、快手開啟加班模式,滴滴也再次吹響上市號角。而切換到職場打工人的真實視角卻是:失業的羨慕欠薪的,欠薪的嫉妒加班的。
在網上喊著“資本家就是吸血鬼”的白領精英,其實正在寫字樓裡邊“996”邊改著方案。北漂多年的小卓目前負責快手平臺遊戲內容的運營,剛剛經歷MCN創業失敗,能夠加入頭部平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運氣爆棚”。
“大小周對我來說沒影響,以前自己幹何止996,一年多都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小卓嘴上無所謂,但手下剛畢業的小姑娘卻抱怨不斷。
多方接觸下來,不難發現,雖然輿論場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對網際網路大廠加班常態化現象批判抱怨,但大部分打工人仍難逃“真香”定律。
普遍意見較多的是已經成家,需要重心傾斜的中年職場人士,以及剛從舒適的校園象牙塔走出,還未適應競爭節奏的學生黨。
不菲的加班費,行業頭部的優越感,還有明星專案的履歷,在內卷嚴重的網際網路行業中,大大抵消了加班帶來的負面影響。
社交平臺上的情緒發洩,本身就是一種心理補償機制的生效,透支身體健康,拼命奮鬥的年輕人們,需要的只是“不被戳破的窗戶紙”,可偏偏有人在那強灌假裝換位思考的“毒雞湯”。
能夠側面反映國內年輕人心理群像的B站彈幕,觀察發現,能為民企被霸權制裁義憤填膺,也為祖國崛起發展自豪驕傲,卻為自己的“後浪”前途焦慮迷茫。
不確定的工作,不確定的行業,不確定的未來,國家民族都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們一時找不到方向也在情理之間。
但可以確定的是,縱使被資本冠上“Z世代”之名,被輿論貼上“懶、佛、喪”等標籤,新一代的中國青年人們,不會亞於百年前的五四先驅,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將自身追求融入到大勢格局當中,目標就會撥開時間的迷霧來到眼前。2021的不確定性,需要自己去打破;2021的確定性,只有靠自己才能創造!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