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上海證券報記者再訪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相較去年2月對A股的較樂觀態度,這位掌管著3萬多億元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的大佬,對今年A股的投資機會依舊抱以期待。
他透露,今年依然延續去年的配置思路,股票的相對吸引力會強於債券。考慮到今年股市的波動可能會加大,因此,在防範風險的同時,還會利用好市場的波動性機會,進行一些戰術性操作。至於看好的板塊,依然鍾情於以低估值、高分紅股票為核心的優質資產,預期今年有望修復。
在全球低利率環境短期不會產生變化、內外部宏觀環境仍存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平安如何在各類要素市場佈局?今年的權益投資策略又有哪些重點?陳德賢一一詳述。
一看風格:高分紅價值型股票有修復機會
每年握有約5000億元投資資產(到期再投資資產+新增保費+當期分紅),中國平安面臨的配置壓力不言而喻。
為此,陳德賢多次向記者感慨:“最頭痛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這些錢要投向哪裡。”
雖然大部分資產配置於固定收益類專案,但由於總資產盤子大,中國平安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依然不容小覷,“一舉一動”都被視為風向標。
談到股票市場機會時,他坦言,今年中國平安延續去年的看法,相比債券的價格水平,股票的相對吸引力依然更大。“預期今年國內權益品種仍是優質資產,我們將繼續堅持長期持有、逆週期、面向價值和基本面的投資策略,以低估值、高分紅股票為核心。”
“今年的投資策略主要分兩個維度來看。一看風格,二看行業。”他表示。
從風格看,傳統的高分紅價值型股票估值一度受到市場風格壓制,去年大幅跑輸於大盤,目前已跌至歷史低位。從相對錶現看,雖然全面反轉仍需要時間,但低估值、高分紅股票再跑輸大盤的機率不大,預計未來會迎來修復。
當然,從不同產品賬戶的特點及不同投資經理的風格偏好來看,中國平安也會關注一些交易性機會。陳德賢透露稱,“我們會同時在戰術策略層面適當增強收益,如強化波段操作,尋求成長風格結構性機會。但戰術配置每年最多能抓住兩次到三次大的超配和低配機會。”
除自身精選優質上市公司之外,陳德賢透露,中國平安同時會以FOF、MOM的形式,優選市場上優秀的明星基金和基金管理人,委託外部力量提升收益,獲取超額回報。“如中小板、創新板未來也提供不少的投資機會,我們會透過FOF、MOM的方式參與。”此外,還會發揮A股和港股兩個市場的分散效應。
二看行業:重點留意七個方面
在談到哪些行業有機會時,陳德賢表示,今年有幾個主題需要留意,其中有投資機會,也要留意風險。
歸納起來有七個方面:
一是大消費主題。大消費主題不單只是個人消費,也包括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和海外需求。過去是供給側改革下,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現在是需求側管理下,推動消費升級和提高消費能力。
二是產業升級。“去全球化”的概念還會持續,本土產業升級是必然方向,其中會出現不少投資機會。
三是貨幣政策正常化後所衍生出來的流動性壓力、債務壓力。這是需要留意的風險。
四是人民幣匯率偏強。短期美元可能會有一個小幅的反彈,但美國貨幣金融結構性問題嚴重,長遠對美元有壓力。相對來說,人民幣比較穩健,加上海外資金流入,都將支撐人民幣匯率偏強。
五是資本市場有大發展的機會。從去年看,IPO的發行量及募集金額均比前一年大幅上升。預計今年或明年,從間接融資慢慢演變為直接融資的方向會越來越明顯。在這過程中,預計政策也會鼓勵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和發展。
六是數字經濟。政府對推動數字化經濟的力度前所未有,同時也把它納入到監管範圍內。總體方向是積極的,未來關於數字化經濟的投資機會不會少。
七是新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十四五”規劃中又再次被強調要繼續貫徹。需要對此深入研究,抓住機會。
如何增強信用風險管控能力
市場雖然更關注股票投資策略,但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才是保險公司的配置大頭。在低利率及信用風險仍存的環境下,中國平安作為債券投資大戶,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陳德賢說,從中長期看,經濟增長動力切換期,信用風險局部發生是正常現象,但不存在系統性風險的爆發。
“2020年公司險資沒有任何債券違約,且自投資非標債以來也沒有任何違約。”他表示,這是在經濟轉型疊加疫情影響,違約風險有所增大的背景下實現的。目前,平安險資債券配置主要以利率債為主(佔債券組合的73%),信用債佔比相對較小(8.4%),且平安的信用債、金融產品配置多集中在高等級,90%以上為AAA評級。這樣的信用配置結構預計將會維持。
如何避免信用風險?在陳德賢看來,保險資金應不斷加強信用風險管控能力建設。
一是更加前瞻性地開展宏觀、利率及信用行業等自上而下的研究;
二是高度重視對個券細緻的、多維度的研究,嚴把信用風險准入關;
三是加強信用風險預警研究,發行主體違約前勢必有跡可循,因此應對信用風險進行動態監控管理,加強預警研究,做好投後管理;
四是佈局金融科技,重視大資料及AI技術在防範信用風險的輔助功能。
在談到此次疫情對投資的影響時,他直言,公司沒有因疫情而特別調整大類資產配置策略。“我們認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階段性的、短暫的。因此,不會影響我們對資產的長期判斷,也不觸發調整。另一方面,疫情衝擊為險資提供了一定的逆向配置機會。”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