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經濟開放水平和質量。展望未來,中國經濟有望持續強力復甦。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透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近日,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聯合國貿發會議資深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他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其透過的重要檔案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經濟的開放水平和質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中難得的亮點。
梁國勇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中國進入發展攻堅階段和外部發展環境出現重大變化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建議》將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走向定調。此外,繼十四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25年遠景目標之後,中國再次推出跨越三個五年計劃的遠景目標,無疑將為中國經濟今後的長期發展繪就藍圖。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是持續推進和深化市場化改革的結果,也離不開國家發展戰略的不斷完善和有效實施。從這個意義來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關鍵時刻對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作出最佳化和調整,將為未來五年、十五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指明道路。
梁國勇指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面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當下,中國經濟面臨“新三期疊加”的嚴峻挑戰,即國際經貿摩擦高發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恢復期和人均收入水平跨越期。針對人均收入水平跨越期,應注意到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大關,中國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關鍵階段。因此,長遠、審慎的戰略規劃必不可少。
梁國勇說,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經濟開放水平和質量。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應具有以下特徵。其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應涵蓋金融、貿易、投資、科技和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強調“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向,各方面、各方向協同推進;其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應抓住全球科技發展、數字化加速和綠色化程度提升的機遇,在關鍵產業領域努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其三,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調合作共贏,應妥善應對經貿摩擦,大力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努力推動多邊體制發揮應有作用。
梁國勇表示,過去5年,中國經濟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首先,在逆全球化和國際經貿摩擦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國際貿易和引進外資都保持了穩定增長。其次,自貿試驗區範圍不斷擴充套件,市場準入水平不斷提升,開放程度繼續提高。再次,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進展,相關國家在中國貿易和投資中所佔比重有所提升。相信透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將繼續保持開放力度。
梁國勇補充說,在雙邊層面,中美經貿摩擦已成為影響中國經濟、貿易和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搶抓機遇,創造條件,改善中美經貿關係值得思考。在區域層面,《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具有歷史性意義。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奠定了區域自由貿易體制東亞、北美、歐盟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此基礎上,如果中國能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並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破局,新的自由貿易投資安排將推動中國開放型經濟上升到一個新水平。
梁國勇認為,應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深遠影響。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增速下了一個臺階,從2000年—2007年的平均3.7%降到了2008年—2019年的平均2.6%。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增速再下一個臺階,進入年均增速2%以下的低速增長階段。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長期和深遠的。一是儘管新冠疫苗已經推出,但疫情影響並不會很快結束,部分在疫情衝擊下關閉的企業和喪失的就業即使在疫情結束後也無法恢復。二是發達國家規模空前的量化寬鬆和財政刺激難免帶來後遺症,特別是飆升的財政赤字和負債率壓縮了未來的政策空間,也難免在中長期壓制經濟增長。三是疫情期間國際貿易表現超出預期,但疫情難免強化逆全球化趨勢。四是疫情加劇了地緣政治風險,其中長期影響不容低估。預計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呈現V形反轉,這是因為今年的大幅負增長極大地壓低了增速基數。然而,世界經濟完全恢復尚需時日,中期將呈現弱復甦態勢。此外,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就業問題、社會問題、潛在的債務危機、金融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國際經貿摩擦和全球治理困局等。
梁國勇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衝擊全球和各國經濟普遍面臨嚴重衰退形勢下,中國經濟表現堪稱一枝獨秀。面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沖擊,中國經濟始終保持了穩定格局和增長態勢,並且都能在危機中逆勢走強,危機後強勢崛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此次也不例外。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率先實現了經濟復甦,將成為唯一實現年度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展望未來,中國經濟有望持續強力復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日內瓦記者 楊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