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密集發聲,謀劃新一輪舉措,進一步加大中小企業支援力度。記者獲悉,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結構性政策也將進一步強化,增加對中小企業的定向滴灌。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等多路資金將加速湧入,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渡過難關。專家表示,未來機構還應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平臺進行融資對接,探索金融科技在授信准入、風險管理等環節的應用,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
監管密集發聲 政策再加力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
一系列具體部署已經展開。金融政策方面,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要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援力度。銀保監會下半年工作會也表示,圍繞改善經濟社會薄弱環節金融服務,繼續實施系列紓困政策,不斷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財政政策也將進一步發力。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密切跟蹤宏觀經濟形勢,考慮助企紓困發展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有關具體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平穩執行和高質量發展。
地方層面也相繼展開部署,披露新一輪中小企業支援方案。8月4日北京下發《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2021-2023年)》,確定了近三年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目標,完善對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考核機制,督導轄內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督導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北京市分行2021年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於30%。8月6日,陝西省財政廳提前下達資金2000萬元,支援中國建設銀行陝西省分行等12家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雲南省近日公佈《雲南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提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透過資助、購買服務、獎勵等方式,幫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開拓市場,支援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和融資服務體系建設。
多路資金“輸血” 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一系列政策部署下,多路資金加速湧入,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渡過難關。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近日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部門進一步最佳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透過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政策、分類調整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新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以及持續實施降費措施等,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
同時,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人民銀行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此次降準目的在於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事實上,在多重政策幫扶下,上半年市場主體的融資環境持續改善。央行資料顯示,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7.7萬億元,同比增長31%;支援小微經營主體3830萬戶,同比增長29.2%。
機構層面也動作頻頻。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與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旨在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據悉,雙方將發揮“金融+政務”互補優勢,積極對接平臺政府採購資料,為平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下一步將按照融資方案,用成熟產品和系統做好對接,力爭9月底前上線,年底前實現貸款發放。
資本市場的作用也將進一步發揮。近日新三板精選層轉板上市制度進入實施階段。新三板是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主陣地”,符合條件的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可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上市。業內指出,新三板精選層轉板上市制度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條“邊融資、邊交易、邊上市”的新路徑,有利於資本市場將更好地為中小企業賦能。
結構性政策或將強化 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
業內專家表示,進一步支援中小企業發展,未來還應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拓寬融資方式和渠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金融政策方面,在多目標綜合權衡之下,下半年政策利率有望保持穩定。接下來,監管層可能更多借助結構性政策工具,如強化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以及適度擴大普惠性強、資金利率低、投向精準的再貸款規模等,增加對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支援領域的定向滴灌,同時堅守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基調。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為,一方面,可以鼓勵透過盡職免責、單列信貸計劃、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等形式,提高服務小微企業積極性和強化資源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平臺進行融資對接,持續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此外,探索金融科技在客戶信用評價、授信准入、風險管理等環節的應用,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
談及如何平衡風險與幫扶小微的關係,任濤認為,可以進一步發展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同時支援銀行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開展合作,明確風險分擔比例,降低擔保費用和企業融資成本。(記者 汪子旭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