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黃靖斯)訊,“2020年底,證券從業人員近35萬人,專業素質持續提升,呈現高學歷、年輕化、專業化特徵”——在5月22日中證協召開的第七次會員大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定調券業高質量發展,關於35萬從業人員的表述,也特別吸引行業注意。
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把時間拉長至10年,2010年證券從業人數突破20萬,已是巨大飛躍,至2020年這一資料已上升至33.2萬,10年增長近60%。顯然,券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同時體現在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上。
從業人員結構的鉅變是另一特徵。據證券業協會最新資料,投顧人數(63378人)已超過經紀人(62802人),成為證券業第一大崗位。
此外,在註冊制改革以及保代新規實施的共同作用下,保薦代表人數實現井噴式增長。目前,協會登記的保代人數為6972人再創新高,年內大增1454人,接近去年全年增量。
從業人員10年大增近60%,Top20券商佔半壁江山
最新資料顯示,截至5月底,在中證協登記的證券從業人員總數為33.55萬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人數19.7萬人,投資顧問和證券經紀人數雙雙破6萬,分別為6.34萬人和 6.28萬人,保薦代表6972人,分析師3447人,投資主辦人1289人,證券經紀業務營銷人員648人。
從中證協披露的127家券商來看,老牌券商從業人數穩穩居前,人數破萬的券商有4家,分別是廣發證券(11145人)、國信證券(11110人)、國泰君安證券(10847人)和中信證券(10807人)。據財聯社統計,2020年人數增加最多的是國信證券和中信證券,分別增加1566人和1453人。Top20的券商從業人數總和達到16.4萬,佔總人數近二分之一;但Top20中亦有分化,中金公司、國元證券、華福證券從業人員數均不足5000人。
拉長時間維度看,2010年證券從業人員為20.92萬人,到2020年,這一資料達到33.2萬,10年人數擴容超12萬,增幅達58.65%。來看10年的變化情況,2013年從業人數降至低谷,為22.28萬人,隨後逐年遞增,在2017年達到峰值35.07萬人。2013至2017短短4年間,從業人數大增近13萬人;其中僅2015年就增長超5萬人,而這一年的牛熊轉換或許也讓不少資深股民印象深刻。2017年後,從業人數開始逐年下滑至2020年的33.2萬。
10年擴容近15倍,投顧成券業人數規模第一大崗位
隨著財富管理轉型穩步推進,券業生態不斷重塑,從業人員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證券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券商投顧人數為63378人,證券經紀人數為62802人,投顧首次成為證券業人數規模第一大崗位。
近年來,大小券商都在積極推進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從業人數也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從2010年起,經紀從業人數逐年攀升,於2017年達到峰值9萬,彼時投顧人數4.24萬人,尚不足前者二分之一。2017年起,經紀人數量高位掉頭直下,三年銳減逾2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趨勢與近三年證券從業人數下降情況大體一致。
與經紀人員縮水相對應的是投顧人數的大幅擴容。2010年底,券商投顧人數僅3882人;2020年底,投顧人數達到60929人,近10年增幅達14.70倍,且這一增長趨勢有望延續。未來,隨著基金投顧試點開閘,財富管理市場從賣方投顧向買方投顧轉變,疊加投顧智慧系統、金融科技的賦能,投資顧問的職業發展空間或將大大拓寬。
保代人數井噴式增長,分析師人數略有下滑
2020年在註冊制改革以及保代新規實施的共同作用下,保薦代表人數實現井噴式增長。2019年保代人數僅為3806人,到2020年底該資料達到5518人,短短一年內人數大增1712人,超過前7年人數增長總和(2012-2019年增長1652人)。目前,證券業協會登記的保代從業人數為6972人再創新高,半年大增1454人,接近去年全年增量。
2020年6月,為配合新《證券法》實施和創業板註冊制等改革,證監會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其中,個人申請保代資格時擔任過專案協辦人及透過保代考試兩項重要條件均被取消,替代為“非准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保代准入門檻大幅降低。
研究是證券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動機,對資管、自營、投行、投顧等業務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賦能作用。據證券業協會資料,目前分析師從業人數為3447人,分佈在97家券商,總人數相對2020年底的3595人有所回落。但從近10年分析師的人數變化看,除2014-2016年有所下滑,總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近4年增勢明顯。
從業人員頻收罰單,易會滿講話三次提及“零容忍”
過去10年中國證券業不斷髮展壯大,從業人員持續擴容,監管機制也逐漸走向成熟完善,但頂風作案的情況時有發生,證券機構也頻收罰單。
根據易董統計資料,年初至5月11日,證監會以及各地地方證監局等針對投行業務違規問題已下發50份監管處罰函,15家券商和60位保代從業人員因投行業務違規問題遭罰。其中,海通證券、財信證券、華西證券、中山證券等4家券商違規行為還被中紀委點名。
財聯社記者發現,第七次會員大會上,易會滿再三強調行業的合規風險,講話中更是三次提到“零容忍”,如: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必須始終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對於不守法經營、破壞市場規則的機構,我們也將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嚴懲不貸,切實淨化市場生態;對於“偽市值管理”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勢,對利益鏈條上的相關方,無論涉及到誰,一經查實,將從嚴從快從重處理並及時向市場公開。
關於加強監管與合規經營,財聯社記者還梳理了以下關鍵表述:
合規經營是底線,風控能力是抓手。易會滿指出,合規經營始終是證券公司生存發展不可逾越的底線,風控能力是證券公司把握好風險和收益平衡、確保長期健康發展的有效抓手。行業必須始終把合規風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僅要健全與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風險管理架構,建立有效的風控前置程式、完備的風險管理系統、強大的風險文化體系,夯實證券公司合規展業、行穩致遠的制度基礎,還要不斷完善與註冊制相適應的責任體系,形成發行人質量、發行價格等方面的市場化約束機制,切實加強自身的技術、資本、流動性、聲譽等方面的風險管理。
強化股東穿透管理、堅持全鏈條問責。易會滿強調,公司治理方面,要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股權結構,釐清股東資質,規範股東行為,做到股東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監管部門將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強化股東穿透管理,加強對實際控制人監管。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持全鏈條問責,發現一起、從嚴處罰一起,絕不姑息。
明確“看門人”的職責定位。易會滿表示,在註冊制的背景下,中介機構特別是證券公司必須深刻認識“看門人”的職責定位,同時服務好融資方和投資方兩方面:既要強化保薦能力,從源頭上把好上市公司質量關,確保選出真公司,力爭挑出好公司;也要強化定價能力,加強投行業務與“買方研究”的有機結合,堅持倡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使真正有市場前景的公司融到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