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2021年兩個大熱概念,一曰元宇宙,二是NFT。

今年3月,推特聯合創始人JackDorsey將自己在2006年發出的第一條推特掛到拍賣網站Valuables上競價,這條僅5個單詞的推特賣出250萬美元高價。受該事件影響,美股Dolphin娛樂、大公文交所、A股順利辦、弘業股份等NFT概念股迎來一波暴漲。

9月,球星庫裡花18萬美元買下一隻NFT猴子頭像的新聞讓NFT概念在國內又火了一把,富婆大款們紛紛跟風入場。作家、藝術家顧湘@顧不厭掛出幾幅作品,一下子就賣出去了,“也不知道為什麼”。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NFT,全名Non-FungibleToken,是區塊鏈的一個條目。與前幾年火爆的比特幣、以太幣不同,NFT最大的賣點就是不可替代且不可分割,即獨一無二。因此,NFT成為紀錄和儲存包括藝術品、遊戲和收藏品等數字產品所有權的理想選擇。

先火起來的是NFT藝術品,遊戲則是業內普遍看好的NFT又一應用場景。從球鞋到盲盒,反正年輕人什麼都肯收藏,總盼著能興趣理財兩不誤。NFT遊戲代幣會成為下一個優質“炒貨”嗎?反正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是——“想賺錢的人的錢最好賺”。

NFT遊戲,邊玩邊賺?

區塊鏈概念剛火,就有腦子活絡的人想到了遊戲上鍊的玩法。誕生於2017年的《CrypoKitties》(加密貓),是第一個破圈的NFT遊戲。

《加密貓》是一款虛擬養貓遊戲,玩法並不特別,玩家可將兩隻“貓咪”配對生下後代。但因為遊戲中每隻小貓都有256組基因,且還有隱性基因設計,所以每隻貓都具備獨一無二性。遊戲基於區塊鏈技術,所以全球玩家都可以自由交易手中的貓咪。該遊戲中貓咪平均價格一度達到117.5美元,上線一週遊戲內便有近3.5萬次交易發生,交易額約合402萬美元。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但因玩法單一,《加密貓》很快過氣,關於鏈遊的討論也被其他熱門話題取代。直到《AxieInfinity》——東南亞鏈遊版寶可夢的出現,NFT遊戲捲土重來。

躺在家裡就能賺錢?這是多少網賺模式打出的誘人口號啊,東南亞人民同樣抵禦不了。《AxieInfinity》有多瘋狂,直觀體現在數字上。日收入2400萬美元,月收入逼近5.5億,要知道《王者》也才不到4億美元,而火了足足一年的原神則徘徊在2.3億左右。

《AxieInfinity》又被稱為第二代NFT遊戲。與依靠時間推移收集遊戲內資源,缺乏玩家長期參與的第一代NFT遊戲不同,第二代在“Play-to-Earn”的基礎上,著力提高玩家的長期參與度。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簡單來說,在《AxieInfinity》中,玩家可以飼養、繁殖或交易小寵物,並透過任務系統及戰鬥獲得獎勵。另外,《AxieInfinity》與所有NFT遊戲一樣,具有唯一性,遊戲中每個小寵物的編號、長相、功能等都是獨一無二的。

遊戲中有兩套代幣,一套是根據每個月排位發放的AXS,這種代幣能夠用於小寵物的繁育。另一種則被稱為“愛情水”,小寵物之間的繁殖就靠它。想要獲得更強的寵物,就需要有“愛情水”,而獲得“愛情水”則需要操控寵物贏取戰鬥。愛情水、AXS及小寵物,在公開的交易所(如Uniswap、OpenSea)進行交易,可兌現為法定貨幣。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該模式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遊戲內金融系統,NFT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遊戲公司“濫發紙幣”(道具貶值)的問題。二、遊戲裡的產出可以更直接地反饋到現實世界。

簡而言之,在遊戲裡賺錢變得更可行了。疫情持續兩年,東南亞國家的就業受到嚴重衝擊。打著“邊玩邊賺”旗號的《AxieInfinity》簡直太容易俘獲人心。《AxieInfinity》號稱使用者平均收入約為100美元/周,而該遊戲使用者最多的菲律賓,平均日薪僅有5-11美元。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這股《AxieInfinity》風也迅速刮到國內。不過,雖然比《加密貓》玩法明顯進步,但對於見慣了各類大作、玩遊戲還就是玩遊戲的國內年輕人而言,《AxieInfinity》的吸引力相當有限,一頭扎進去的還是那些幣圈人。

其實,國內大廠也先後推出過鏈遊,比如網易星球、百度萊茨狗、元鏈星系、公信寶等。在《加密貓》大熱之際,騰訊曾表示將推出鏈遊,並以“Z”作為這款遊戲代號。2019年4月,騰訊推出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遊戲《一起來捉妖》。但問題是,妖靈只能在遊戲內進行交易,不能兌換為法定貨幣,也就成了群眾眼中的“偽鏈遊”。

終於有新概念了,快撲!

NFT遊戲誕生至今已有五年,影響力卻一直侷限於幣圈,當然與遊戲玩法有直接關係。即使是引發破圈效應的《加密貓》《AxieInfinity》,對於普通群眾來說也與“網賺遊戲”無異,只是賺得更多、風險更大而已。

甚至不少遊戲人也並不看好NFT遊戲,認為“至少從現階段來看只是在炒作而已”。但這並不妨礙資本市場對NFT遊戲的青睞。

NFT遊戲的融資動作,從前幾年玩概念時期的小打小鬧,一路升級至動輒上億美元的大手筆。InvestGame報告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明星創始人KevinChou創辦的Forte拿到1.85億美元;足球NFT收藏遊戲Sorare拿到軟銀領投的6.8億美元;區塊鏈遊戲《加密貓》締造者,加拿大公司DapperLabs則在9月拿到2.5億美元融資。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韓國Netmarble、NCsoft、Gamevil一眾廠商或表示要發行NFT遊戲,或乾脆組局搭建NFT遊戲平臺,爭先恐後要搭上這班車。

連奢侈品都來湊熱鬧。為慶祝創始人200週年誕辰,LV搞了一款名為“LouisTheGame”的小遊戲,遊戲中有30個NFT,價值2萬-2000萬美金不等。這些NFT貨幣會以定期抽獎的方式發放給幸運玩家,也正因如此,該遊戲剛上線時一度擠掉老牌霸主《王者榮耀》,登頂App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

國內大廠也沒閒著,百度、網易、騰訊在2017年左右就開始搗鼓鏈遊。劍指元宇宙的米哈遊與莉莉絲,也被認為不會錯過NFT這班車。

融資動作頻頻,且有不少大廠入局,當然因為NFT遊戲大有可為。從最近幾個NFT遊戲開發者的動作不難發現,NFT遊戲想要捕獲的,顯然不止是炒幣人,而是消費能力更強、且更樂於發聲的年輕人們。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當代年輕人有兩大愛好。一是搞收集,盲盒硬幣甚至橡皮章,萬物皆可被收集;二是搞基建,有條件的回老家打造桃花源,沒條件的在二次元建造dreamhouse。這兩大愛好,NFT遊戲都在試圖滿足。

NFT遊戲一直難以擺脫的問題:真玩家太少,投機者太多。這也是為什麼一隻畫素貓賣出80萬高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當都有人上”,而不是“我也要下載遊戲試試看”。

將NFT遊戲與社會公認價值物結合,正成為NFT遊戲的新方向。直白點說,你以前收集的什麼球星卡啦、泡麵水滸卡啦,有望上鍊。

足球區塊鏈遊戲《Sorare》就是這麼幹的。該遊戲和皇馬(RealMadrid)、利物浦、尤文圖斯、法國和德國足球聯合會達成合作,得以在遊戲中推出上述機構旗下球員的卡,換言之就是鏈遊版收集球星卡。

無獨有偶,《加密貓》的締造者DapperLabs搞了一款名為《NBATopShot》的遊戲,玩家可以買賣那些NBA球星的影片。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和元宇宙結合,則是NFT遊戲的另一種玩法。當代青年對造房子類沙盒遊戲頗為熱愛,《TheSandbox》就是一款結合了元宇宙概念的NFT沙盒遊戲。在這個世界,玩家可以透過做任務來賺取SAND幣,後者可以用在建立、購買和質押數字資產。

遊戲上鍊靠譜嗎?

雖說資本層面動作不斷、神奇新聞層出不窮,但從玩家角度看,大概是這幾年幣圈負面太多,大部分人對於鏈遊還是抱著警惕與審慎的態度。

必須承認,NFT確實與遊戲具備天然結合點。在沒有NFT的時候,玩家也會為了遊戲中某個稀缺資源自主交易,比如魔獸世界的稀有坐騎、陰陽師中的式神等等。“上鍊”也能解決遊戲廠商對遊戲內容掌握全部解釋權,使用者“物權”無法得到切實保障的問題。

我們不妨先回顧下一週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天刀》事件”。

有玩家在主播直播《天涯明月刀》時發現,主播倉庫中居然有還未在遊戲中上線的道具。玩家怒火立刻被點燃,並找到官方維權。官方表示是道具發放錯誤,併發放遊戲貨幣作為補償。但玩家對這個解釋並不滿意,多名土豪玩家直播融號以示抵制,官方則反手一份“玩家只擁有遊戲賬號使用權而非所有權,未經允許刪號可能會引發法律糾紛”的公告,徹底寒了玩家的心。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確實,遊戲公司發行的遊戲裝備和“皮膚”,其本質是一種服務而非資產。玩家花費再多精力、氪再多的金,擁有的實際上只是體驗權,“資產”可能被官方沒收。如果將NFT技術引入遊戲,NFT通證在遊戲中的應用可以實現這些皮膚裝備的資產化確權和流通。

因版本迭代,幾乎所有遊戲都會出現的數值膨脹問題,也就是常說的“一代版本一代神”。為了推陳出新,策劃則需要不斷調高新版本活動難度,“逼氪”玩家。數值膨脹到了極限,一款遊戲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引入NFT技術,獨一無二屬效能夠消弭數值膨脹問題,解決玩家的付費遺憾。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原神》走上數值膨脹,初代角色慘遭背刺

然而僅憑這些好處,似乎不能成為說服這屆年輕人投身鏈遊的理由。

誠如上文所說,至少目前還沒有出現可玩性大於賺錢性的NFT遊戲,因此多數玩家對其印象停留於“網賺遊戲”。其次則是政策問題。STEAM因早年吃了官司虧,對NFT遊戲的態度相當慎重。

《黎明殺機》推出具有NFT性質的DLC《DeadbyDaylight-HellraiserChapter》,遊戲上架STEAM後立刻遭遇社群玩家集體炮轟,STEAM則修改了商品上架規定,明確表示不允許交換加密貨幣或NFT內容的作品上架的條例,還同時下架了自己平臺上所有NFT遊戲。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隔壁韓國自稱首款接入NFT交易系統的《》FORklaton版,因遊戲內包含NFT功能,被韓國遊戲管理委員會拒絕進行審查和評級。

我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更是慎之又慎。鵝廠的《一起來捉妖》雖然上了鏈,卻不能兌換法幣。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最後,則是玩家與廠商之間一貫的對立情緒。從這幾年玩家與大廠之間就虛擬物品掉率的摩擦來看,就算是遊戲上鍊,NFT具備可追溯性及唯一性,仍舊會有人認為“資本背後操縱割韭菜”,甚至鬧到向上級部門舉報。而聯絡我國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以及對遊戲行業的監管收緊,“NFT引發的慘案”隨時可能上演。

總之,雖然NFT遊戲在海外搞得風起雲湧,但我們目前也就是當個新聞聽聽、當個新方向看看。尤其是NFT遊戲投資人行列出現了孫宇晨的名字,嗯,其中必有詐(開玩笑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18 字。

轉載請註明: 靠玩NFT遊戲賺錢,究竟是誰賺誰的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