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8日晚間,央行大動作,新能源迎大利好,可能釋放一萬億資金!
剛剛,央行推出重磅工具!
碳減排支援工具正式推出!
11月8日,央行宣佈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發展,並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設立碳減排支援工具”,因而碳減排支援工具的設立工作一直備受關注。本次央行正式推出這一工具,央行有關負責人也在答記者問中談及了這一新工具的更多細節。央行表示,碳減排支援工具的推出將發揮政策示範效應,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充分地認識綠色轉型的重要意義,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向企業和公眾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迴圈經濟等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碳減排支援工具發放物件是誰?
央行表示,碳減排支援工具發放物件暫定為全國性金融機構。
據悉,碳減排支援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提供碳減排貸款,貸款利率應與同期限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大致持平。金融機構向重點領域發放碳減排貸款後,可向人民銀行申請資金支援。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60%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援,利率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機構需向人民銀行提供合格質押品。
碳減排支援工具支援的專案有哪些?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碳減排支援工具精準支援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領域,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國內多種標準交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原則,以減少碳排放為導向,重點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初期的碳減排重點領域範圍突出“小而精”,重點支援正處於發展起步階段,但促進碳減排的空間較大,給予一定的金融支援可以帶來顯著碳減排效應的行業。
具體而言,清潔能源領域主要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生物質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氫能利用、地熱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熱泵、高效儲能(包括電化學儲能)、智慧電網、大型風電光伏源網荷儲一體化專案、戶用分散式光伏整縣推進、跨地區清潔電力輸送系統、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等。節能環保領域主要包括工業領域能效提升、新型電力系統改造等。碳減排技術領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後續支援範圍可根據行業發展或政策需要進行調整。
該負責人稱,碳減排支援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資金支援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從而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金融機構應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融資支援,助力國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
如何實現碳減排支援工具的減排效果?
根據央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金融機構向人民銀行申請碳減排支援工具時,需提供碳減排專案相關貸款的碳減排資料,並承諾對公眾披露相關資訊。金融機構參考碳減排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報告或市場認可的專業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以及貸款佔專案總投資的比例,計算貸款的年度碳減排量。
金融機構獲得碳減排支援工具支援後,需按季度向社會披露碳減排支援工具支援的碳減排領域、專案數量、貸款金額和加權平均利率以及碳減排資料等資訊,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透過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核查等多種方式,核實驗證金融機構資訊披露的真實性。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透過明確碳減排重點領域、強化金融機構對碳減排的資訊披露等制度安排,碳減排支援工具將發揮政策示範效應,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充分地認識綠色轉型的重要意義,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向企業和公眾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迴圈經濟等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釋放多少資金?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微博表示,11月8日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相當於定向降息再貸款支援綠色經濟、新能源。截止2021年Q3,綠色貸款累計餘額14.78萬億。央行碳減排支援工具可能釋放1萬億級別的貨幣量。
華泰證券分析稱,醞釀已久的碳減排支援工具亮相。本次工具主要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商業上的可行性明顯強於普惠金融再貸款,有助於調動銀行積極性。規模上到明年底預計將超過萬億,四季度預計有限。
西南證券分析稱,這種機制符合疫情以來央行貨幣政策由總量操作轉向結構調節的特徵。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貨幣政策的特點也會是在貨幣增速總量與名義經濟增速適配的情況下,更多地在結構方面做文章,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產業、小微企業等政策重點支援方向。
西南證券稱,本次碳減排支援工具的操作機制可以理解為再貸款,即金融機構首先對企業發放貸款,並建立電子臺賬,隨後再向央行申請“報銷”。這種操作機制實現了央行審批關口前移,有利於對重點領域的精準滴灌,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類比支小再貸款的使用,碳減排支援工具的使用會極大地促進碳減排貸款發放的速度,進而對於明年信貸的增量產生積極影響。觀察金融機構對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可以發現其同比增速與央行支小再貸款工具的使用量有明顯的相關關係,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央行這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果。我們認為碳減排支援工具明年正常執行後,規模應該不小於支小再貸款的規模(接近一萬億元)。因為該工具“做加法”的特點,展望明年,綠色貸款新增規模有望在央行支援與自身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力,這對於明年貸款增速的穩定增長有重要意義。
是否變相降息?
光大固收團隊認為,碳減排支援工具的利率為1.75%,低於同期限的MLF利率,因此部分投資者將其理解為變相降息。我們認為這是不妥的。
一來該工具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規模不會很大,對全域性的影響有限;二來該工具的利率並非政策利率,高一點低一點都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的變化;三來該工具有較濃的再貸款色彩,將其利率與MLF利率對比欠妥,而再貸款中金融穩定再貸款的利率也是1.75%。
事實上,在TMLF創設初期也有過“變相降息”的說法,但後期金融市場的走勢證明這是不對的,本次碳減排支援工具亦同理。
如上所述,碳減排支援工具既不是短期促進信貸總量增長的逆週期調節手段,也不是變相降息,所以對債券市場既談不上利空也談不上利多,影響是中性的。債券收益率受到貨幣政策的直接影響,在當前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央行主要透過MLF、OMO等政策利率釋放利率調控訊號,並引導DR007等市場基準利率以政策利率為中樞執行,最終影響到貸款等金融產品的利率。
其中的MLF利率既是央行操作工具的利率,也是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還是LPR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觀察政策取向、判斷債市走勢時我們首先應關注該利率是否出現了變化。此外,DR007是貨幣政策調控的關鍵性參考指標,可以比較準確地體現出政策的取向,其也代表金融機構透過回購加槓桿的資金成本。MLF利率和DR007是債券市場定價的基礎,碳減排支援工具的推出並不會導致這兩個利率出現變化,顯然其對債券市場是中性的。
中泰證券稱,此降息非彼降息,結構工具並非“答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再貸款利率看似有所下調,但這和傳統意義上的降息所產生的政策效果並不能等而論之。碳減排工具之所以採用專項再貸款的形式,而沒有選擇綠色MLF,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碳減排支援工具的落腳點更多地在於對國家產業政策的配合,並不承擔流動性管理的職能。
由於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對於貸款利率的調整主要圍繞著“逆回購利率-MLF-LPR”這一鏈條,選擇綠色MLF的方式無疑會擾亂政策訊號,混淆結構性與總量性政策工具的區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雖然碳減排工具的推出確實能夠取得“穩信用”乃至“寬信用”的效果,但這一工具並非央行應對經濟穩增長壓力所給出的唯一答案,如果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結構矛盾突出的問題得不到扭轉,不排除央行後續使用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可能。
而華泰固收分析稱,相當於區域性降息。實施過程中投放基礎貨幣,且利率只有1.75%,相當於區域性降息,如果規模持續放大,會有一定的資金溢位(如降低MLF需求)和銀行負債成本降低效應,也有助於信貸需求的充分滿足、信貸利率的穩中有降。本次碳減排支援工具市場已經早有預期,後續效果需要時間驗證,在當前點位下,市場預計不會有太劇烈反應。
廣發宏觀稱,第一,“碳減排支援工具”一直都在年內政策的計劃上,政策表述次數比較多,市場預期相對比較充分。
第二,碳減排支援工具在機制設計上有四大值得關注的要點。
第三,碳減排支援工具是“做加法”,即用增量資金支援。對廣義流動性而言,碳減排支援工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於面向的行業與貸款發放範圍偏窄,在落地上是專案驅動,對流動性的作用不宜高估。對狹義流動性而言,碳減排支援工具能夠釋放的基礎貨幣規模短期也相對有限,其“寬鬆”的意味並不如傳統貨幣工具;長期來看,碳減排支援工具的設立,使央行新增了投放中長期資金的渠道,反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降準補充銀行中長期資金的必要性。
第四,相對來說,“碳減排支援工具”更值得重視的訊號在於對產業端,它重點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關於細分領域也有進一步的詳細圈定,這相當於一個碳減排推進初段的政策地圖。
第五,碳減排支援工具更主要的意義主要在中長期,對於碳達峰、碳中和對應的投資規模來說,金融支援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碳減排支援工具”是一個開端。作為雙碳頂層設計檔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關於財政金融支援部分提出來的方案包括政府採購、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銀行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支援等。
第六,三季度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有所上升,PMI已連續兩個月處於50以下,邏輯上需要政策有進一步的穩增長穩內需措施。新華社《十問中國經濟》也明確指出“未來幾個月,更多擴內需舉措的出臺,有望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進一步暢通國內經濟迴圈”。我們理解這一過程尚待年底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進一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