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8日,A股市場成交額已連續34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這次的開始時間要從10月22日算起。此前A股市場成交額也曾連續突破萬億元,並一舉打破2015年創下的43天紀錄,被投資者稱為“夢迴2015”。
其實,A股市場成交額連續突破萬億元成交額有著很強的政策基礎。2020年4月7日,國務院金融委第二十五次會議提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當時市場各界就對中國股市的活躍度提升充滿了期待。
現在,A股市場成交額已經可以輕鬆突破萬億元,但會不會再次出現像今年10月份發生的“斷流”現象呢?對這個問題,筆者的判斷是,A股市場連續成交破萬億元是一種新常態,除非有不可抗力或其他因素干擾,否則這種狀態就很難被打破。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市場規模的擴容。滬深交易所上市企業數量增加明顯,再有北交所的加入,A股成交額保持在一定規模就有了基本保證。
二是交易機制的改革更加深入。監管層一直在完善交易機制方面不斷探索和推進,改革的前提是能夠保證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A股市場交易機制改革採取的是循序漸進的策略,先有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再到科創板的日漲跌幅升至20%,後又推廣至創業板,及至北交所實施的30%日漲跌幅限制。可以看出,A股市場的交易機制正在有序、有度放開。
量化交易和高頻交易被認為是上一輪A股市場成交額連續破萬億元的重要因素之一。監管層對這一交易形式的看法是,對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有益,但交易趨同、波動加劇則有違市場公平,量化交易避免交易趨同才能降低副作用。據此,量化交易不會被市場拒絕,規範執行才有前途。
對於T+0,市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次大討論,但討論的結果無外乎就是有利於投資者及時糾錯云云。從A股市場現階段的情況看,實施T+0仍需進行充分論證。
監管層在交易機制方面的改革,確實對提升市場活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未來在這方面的探索還將繼續。這是A股市場成交額不斷實現突破的制度基礎。
三是投資者信心顯著增強。投資者保護一直被監管層視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代表人訴訟機制出現在新證券法中則被看作是投資者保護工作的里程碑。
在康美藥業案中,獨董被判連帶賠償,是代表人訴訟制度施行以來的首勝,增強了A股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經過多年的淬鍊,現在的A股市場已經擁有了一批具有很強實戰能力的投資者,並且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股市成長的紅利。
政策制度的保駕護航和投資理念、技術日益成熟的投資者群體,共同形成了A股市場成交額保持一定規模的“防火牆”。
除去上述市場因素,宏觀政策環境的暖風頻吹也構成了刺激A股市場成交額增加的重要基礎。比如優質房企接連獲得融資突破,就直接刺激了房企股的交投活躍度提升;年內第二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雖然有特定指向,但對增強產業鏈韌性是有很大幫助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就會在A股市場得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