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視覺中國
創新藥企沒營收,本身不“稀奇”,但首藥控股-U(688197.SH)一季報的營收還是引起了大眾的圍觀。
日前,剛剛落戶科創板月餘的的首藥控股-U(688197.SH)公佈了上市後的首份季報。2022年Q1,首藥控股營收707.96元,同比下降99.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5066.23萬元。
有報道稱,首藥控股一季度700多的營收來自出售一臺二手保溫箱所得。對於一家上市企業整個季度收入700多元這件事,部分A股股民似乎大為不解,直呼“季報太扯”,甚至有股民調侃“營收都不夠我水電費的”。
對此,首藥控股董秘張英利回應稱“是真實的資料,但這不是主營業務收入”。張英利還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有獲批上市銷售的藥品,此前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是與正大天晴等公司合作研發所產生的合作開發收入。只有在合作研發專案取得階段性進展時,對方才會相應地支付里程碑款項,今年一季度公司還沒有這樣的里程碑事件發生,所以暫時沒有收入。
指著正大天晴創收的首藥控股,是什麼來頭?首藥控股的財報如何表現,完全取決於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正大天晴。
根據財報,首藥控股與正大天晴、石藥中奇等藥企進行合作研發,公司主要負責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發現及篩選,在完成小試合成工藝交接後,與正大天晴或石藥中奇合作進行後續的GLP毒理實驗、 臨床研發及商業化。其中,首藥控股營收主要依賴正大天晴的付款。
首藥控股前五大客戶收入情況(圖源自招股書)
首藥控股前五大客戶收入情況(圖源自2021年財報))
不過可以看到,首藥控股的大客戶在逐漸減少。據瞭解,2017年之後,首藥控股就未再簽訂合作研發合同,而是專注自主研發。
正因如此,2019年、2020年,其收入銳減,主要透過融資資金維持公司運作。2021年,公司收入1303.25萬元,其中來自正大天晴的收入佔比達99.75%。這或許意味著首藥控股短期內財報都不會“太好看”。
鈦媒體App製圖
不過,首藥控股旗下臨床試驗進度最快的SY-707預計將在2022年底申報NDA,2023年底有望獲批上市,實現初步商業化。這也意味著公司沒有營業收入的現狀將在一兩年後結束。
今年3月23日,首藥控股在科創板上市,募資14.83億元,上市首日破發,收盤市值47.75億元。一個多月過去,首藥控股股價步步走低,4月29日收盤報19.27元,較高點下跌46.44%,最新市值28.66億元。
首藥控股是一家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抗腫瘤等創新藥的研發。其目標是做到首創(first-in-class)或同類最優(best-in-class)藥物。
目前,該公司研發管線共有22個在研專案,均為1類新藥,其中完全自主研發11個,合作研發11個。研發管線涵蓋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癌、肝細胞癌、胰腺癌、甲狀腺癌、暖巢癌、白血病等重點腫瘤適應症以及Ⅱ型糖尿病等其他重要疾病領域。
首藥控股在研專案情況
首藥控股旗下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是第二代ALK激酶多靶點抑制劑(SY-707),正值II、III 期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細分的產品賽道已經稍顯擁擠,國內有4款ALK抑制劑,3款進口,1款國產,另有超15個ALK抑制劑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當前,首藥控股整體還在高研發投入階段。2022年一季度,首藥控股研發投入為4611.81萬元,同比增長40.4%。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為1.57億元,同比增長84.45%。
在2021年年報中,首藥控股直言為保證產品成功研發並及時推出,公司需要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在未來一定期間內仍將可能處於無法盈利的狀態。
低收入、高研發,在創新藥企中間並不罕見,而且,首藥控股也並非高研發投入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有點“摳門”。其自主研發的SY-1530為BTK抑制劑,三年半的研發費用僅2377.83萬元,整體預算是1.8億元,而同為BTK抑制劑的澤布替尼,百濟神州三年半研發費用已經高達34.9億元。
不要吃驚,不賺錢是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特色首先,科創板上市的第五套標準可以說是為生物醫藥企業“量身定製”。
新藥開發耗時長久,根據塔夫茨藥物開發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項資料,一款新藥的平均成本大約為26億美元,一般需要12到15年的時間才能從試驗室走入市場。
正因於此,前期長期虧損新藥研發也是最難獲得融資的細分賽道,受制於滬深主機板盈利條件的限制,很多仍處於早期研發階段的新興生物醫藥企業只能選擇私募融資或登入港股、美股,而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對於這類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可以說對未盈利公司打開了“方便之門”。
根據第五套標準,謀求上市公司需要滿足4個條件:
1.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
2.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
3.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
4.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而以首藥控股為代表,諸多未有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均是採用第五套標準於科創板上市。
在關注首藥控股今年一季度麥二手保溫箱創收707.96元之外,還要關注同樣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上市公司,由阿斯利康、國投創新聯合成立的迪哲醫藥-U(688192.SH)和專注於癌症和代謝疾病的海創藥業-U(688302.SH)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0,專注於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及其它重大疾病領域的亞虹醫藥-U(688176.SH)2022Q1營收也僅9149.76元。
鈦媒體App製圖,資料來源:Wind
截至發稿,科創板透過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公司共有16家,目前公佈2022年一季報的15家公司中,收入不過億元的有10家,佔比過半。與此同時,歸母淨利潤為正的僅有新冠疫苗熱門企業康希諾(688185.SH)一家,其餘均為虧損。而這些低創收、大虧損的公司在研發投入上均是大手筆,其中Q1研發費用過億元的有8家。
其實在科創板之前,透過香港18A制度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已經提前蹚路。2018年是信達生物(01801.HK)上市後的首個財年,其營收不足1000萬元,當期鉅虧57.71億元。但同年12月27日,信達生物迎來首款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產品達伯舒(信迪利單抗),2019年營收迅速上升至10.48億元,到2022年,其第一季度的營收就超過了10億元。
對於生物醫藥公司來說,短期的營收尷尬並不可怕,藥品一旦成功獲批上市放量,高研發投入都會馬上兌現為營收的快速增長。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