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傳聞重挫海康威視,這禍延到了諸多股票持有者。眾所周知,海康威視向來是資金趨之若鶩的物件。而在股價大跌之下,這些投資者首當其衝。其中,重陽投資是海康威視的第十大流通股東,持倉市值為18億元。此外,全市場超過600只基金重倉了海康威視,其中不乏知名的基金經理,比如劉彥春、歸凱等。
海康威視後院“失火”,使得一眾投資者叫苦不迭。
6月9日,海康威視盤中跌9%,其異常的背後或與傳聞有關。有傳聞稱英國以安全風險為由,擬要求政府部門拆除中企生產的監控裝置。
而股價重挫之下,海康威視的投資者也“躺槍”。其中,百億私募重陽投資剛在四季度晉升為海康威視的第十大流通股東,無辜踩雷。
私募之外,海康威視也是公募基金抱團的物件。截至今年1季度末,超過600只基金重倉了海康威視,持倉市值合計約為250億元。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比如前海開源的曲揚、景順長城的劉彥春、嘉實基金的歸凱等。隨著海康威視暴跌,這些基金也被“誤傷”。
海康威視因何“閃崩”?
6月9日,海康威視盤中跌9%,收盤價為32.36元/股,成交額高達38.52億元,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海康威視稱,導致股價閃崩的原因或是公募基金調倉。
不過坊間傳聞,導致海康威視“閃崩”的原因或與“小作文”有關。
傳聞稱,英國政府將釋出從中央政府敏感場所移除受相關法規約束的企業生產的監控裝置的時間表。而該項宣告中並未提到企業的具體名稱。
根據英政府監控攝像頭專員統計,英格蘭和威爾士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警察部隊使用海康威視生產的監控攝像頭。2016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根據研究機構的資料,在短短4年內,這家中國公司的產品已經佔英國閉路電視攝像頭市場份額的14% 。
不過,有券商認為頭部企業在海外的政府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政府市場,收入來源佔比很低。因此,英國政府沒有多少實際的業務貢獻量,公司在英國開展To B、渠道、C端業務不太受影響。
公募、私募“躺槍”
海康威視一向是各路資金趨之若鶩的物件,隨著此番股價受到重挫,這些公募、私募首當其衝。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百億私募重陽投資以4142萬股位列海康威視的第十大流通股東。這傢俬募是在去年第四季度以4777.6萬股新晉成為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東,以去年12月30日的收盤價為34元/股來算,重陽投資的持倉市值為16億元。
此後在今年一季度減持436萬股,這個階段海康威視股價均價為38.61元/股,重陽投資的套現金額約為1.68億元。
如今,海康威視的股價跌至32.36元/股,由此來看,重陽投資大機率沒討到多少好處。
私募之外,公募也被殃及。
Choice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合計有629只基金重倉了海康威視,持倉市值約為249億元。
僅重倉海康威視產品合計持有的市值在5億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有12家,即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前海開源基金、華安基金、博時基金、泓德基金、興全基金、東方紅資管。這12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的持倉市值分別為29億元、24億元、13億元、15.9億元、6.69億元、7.5億元、15億元、6.8億元、7億元、6億元、22億元、7.3億元。
從基金經理來看,不乏市場中的明星基金經理。
其中,在興全基金高達22億元的持倉中,謝治宇佔到了大頭。具體來看,興全基金的謝治宇分別與葉峰、董理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LOF)、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對海康威視的持股數量分別為3263.22萬股、1298.94萬股,持倉市值分別為13.9億元、5.5億元。
此外,嘉實基金的歸凱、前海開源的曲揚、華夏基金的榮膺、景順長城的劉彥春也無一例外“躺槍”。Choice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季度末期,這些基金經理管理的3只、8只、1只、2只基金分別持有海康威視872.64萬股、2725.39萬股763.71萬股、2660萬股,持倉市值分別為3.7億元、11億元、3.3億元、11億元。
安防巨頭的增長困境
安防市場近幾年進入調整期,以傳統業務為主的海康威視難免受到波及。
2022年,海康威視的淨利潤在近十年中首次出現下滑。年報顯示,去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收831.66億元,同比上漲2.14%;同期應對的歸母淨利潤128.37億元,同比變動-23.59%。
進入2023年以來,情勢並未好轉。根據今年1季報,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視實現營收162.01億元,同比下滑-1.94%;歸母淨利潤為18.1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0.69%。
實際上,早在2018年開始,海康威視整體營收開始放緩,當年營收的同比增速為18.93%,而在2014年到2017年,海康威視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0.37%、46.64%、26.37%、31.22%。
有分析認為,出現上述現象是因為國內傳統的安防業務已經處於飽和狀態。
安防展覽網指出,受大環境影響,2019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至6.1%,加之安防終端使用者治理整頓,行業裝置和軟體供應漸入飽和,安防系統整合行業增速短期內也會有所放緩。
而在傳統安防領域,海康威視將國內業務劃分為 PBG(公共服務事業群)、EBG(企事業單位事業群)、SMBG(中小企業事業群)三大事業群,分別對應G端市場(政府)、大B企業市場和中小企業市場。根據2022年年報顯示,這部分飽和的業務在海康威視的營收中佔比達55.39%。
安防業務飽和之外,海康威視還要面對來自行業巨頭的競爭。
比如華為在2018年進入安防領域,根據最新訊息,5月上旬華為已釋出超微光全綵球升級版、惠普全結構化小筒升級版、魔方2.0雙目全綵AI筒形攝像機、AI超微光3.0電警卡口筒形攝像機四款產品,引起業內關注。
華為殺進安防領域,無疑對海康威視會造成一定的威脅。此外,“AI四小龍”也緊跟華為的步伐。商湯科技在2021年推出第二代3D面部識別智慧門鎖解決方案;人臉識別技術被應用於城市安防和交通監控系統中;雲從科技早已在2018年釋出了首款高效能AI攝像機……
顯然,安防行業的下半場,遍佈荊棘。
而嗅覺頗為靈敏的海康威視也沒有坐以待斃,早已在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2015年以來,海康威視鼓勵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建立內部創新跟投制度,先後成立了8個創新業務(螢石網路、海康機器人、海康汽車技術、海康微影、海康儲存、海康慧影、海康消防及海康安檢等業務以及相應產品。)。
從當前來看,這部分業務增速較快,資料顯示,2020年到2022年,分別實現收入61.68億元、122.71億元、150.70億元,然而營收佔比僅為18%。
此外,海康威視創新業務中,螢石網路已登陸A股,海康機器人的正在衝擊IPO。